2025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实证了稻作农业“中国起源说”。下列与河姆渡遗址有关的是(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干栏式建筑 C、甲骨文 D、人面鱼纹彩陶盆2. 中华大地上通达南北的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中国五大水系,沉淀了千载的家国记忆。根据右边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 )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A、涿郡 B、余杭 C、长安 D、洛阳3. 鸦片战争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虎门销烟4. 某校八年级(1)班小明同学近日读到一首诗:“上海小楼,南湖红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A、民国十九年 B、民国二十四年 C、民国二十九年 D、民国三十四年6. 历慎思同学整理了关于抗美援朝的笔记: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②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③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④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边境地区。笔记反映了抗美援朝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意义7. 《安徽日报》在《从“泥路草房”到美丽乡村——三代小岗人谈四十年变化》一文中提到“曾经泥路草房、民生凋敝的小岗村,大包干后日子越过越好”。文中“大包干”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8. 史明辨同学参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在一个展柜中看到一块黑色石柱,解说员介绍:“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9. 学校组织学生制作“世界古代文明模型展”,如下图所示,这些展品直观地展现了世界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辉煌成就,从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文明之争 B、文明的传播 C、文明多元性 D、文明的融合10. 14世纪中叶,英国乡村的自耕农约翰发现村里有位富裕的农民收购了其他佃户的土地,还雇用了部分无地的村民去劳作,产出的农产品大多运往市场销售。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 )A、手工作坊 B、租地农场 C、封建庄园 D、手工工场11.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1488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非洲好望角 C、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章西女王率领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12.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满怀期待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 )A、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体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5—29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3. 【辉煌灿烂】是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的“四大发明”之一,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重要方面。14. 【历史转折】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关键时刻,为红军和党扭转乾坤,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名称即。15. 【英雄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好战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6. 【科技创新】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17. 【生物科学】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科学巨著《》。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理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0小题,共10分。
-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民族国家统一】
材料一
疆域示意图
【民族交融】
材料二 某同学整理关于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融的学习笔记:
①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兵北击匈奴;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与当地汉人不断错居杂处;
④唐太宗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⑤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民族文化认同】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1)、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其在地方上全面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2)、根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形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1分,第32小题10分,共21分。
-
19.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灿烂文明 领先世界】
材料一
【学习西方 工业救国】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自立自强 科技发展】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防科委,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示例,在图A、图C中任选一幅,谈谈后人纪念该历史人物的理由。示例:图B: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后世的印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4)、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0.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材料二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事件,具有多方面的重大功绩。从政治层面来看,确保了联邦的完整,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向世界展示了美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民主制度的决心与能力,为其他国家解决类似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范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德国立即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彻底驶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快速地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领域,并加快发展电气、化学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确立德国工业强权地位的支柱性产业。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内容出自哪一份文件,此后,英国逐渐形成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内战的主要功绩。(3)、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确立工业强权地位的有利条件。(4)、综合上述材料,英国、美国、德国的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