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4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手机网民中绝对的“宠爱”。

    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用户规模和网民使用率两项指标看,短视频早在2018年就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黑马”,超过了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专业机构对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艾媒咨询发布的两份关于中国短视频行业专题调查分析报告中,对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预判分别为3.53亿和5.01亿。实际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6.48亿。

    短视频为何发展如此迅猛?对此,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表示:短视频是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和壮大的,由于短视频只有几十秒或者三五分钟,非常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场景;其次,短视频主题鲜明,叙事结构紧凑,在一个视频中就能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十分符合当前受众高效获取信息的习惯;再次,短视频直接而又直观的表达方式能让“90后”“95后”感觉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在手机、动漫等包围的成长环境中使用媒介的习惯。

    “这一轮短视频风口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内容逻辑。我们可能看到,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够专业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东西是人民群众想知道的、想看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曾这样表示。他认为:“短视频的出现,让媒体传播手段、信息交互方式等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主流媒体不把握这个机会就会没有未来。”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博持续在短视频领域发力,网易、搜狐等也纷纷推出新的短视频应用。受各路互联网大鳄的影响,不少传统媒体也加入短视频流量的争夺战。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深圳晚报社,其视频产品早在2015年便已起步。除了产品多样化外,也实现了平台的矩阵化,除ZAKER和网易两大平台之外,还在新浪开通直播间,在微视、头条号、大鱼号和人民号等近10个平台开设了短视频专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视频也起步较早,早在2018年就已经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生产原创视频4113条,全网播放量总计39.22亿。

    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媒体已经认识到,短视频产品要产生影响力,获取商业收益,仅仅有流量是不够的,产品的质量更为重要。

    梨视频自上线以来,很多爆款都是优质内容带来的,其中正能量视频占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信心从何而来”专题,从一个奥地利人对中国人为何坚信自己的孩子会比自己过得好这样的提问出发,通过全球拍客网络,梨视频在全国选取了3万个家庭,以中国下一代采访上一代的“家庭原生访谈”形式,诠释了“中国人的信心从何而来”。这些普通人现身说法,分享自身经历,述说目前境况和未来期待,给出的答案令人信服。“平凡之光——中国日2018年度人物评选”的视频直播活动,则收获了单场直播微博在线播放人次281万、微博话题阅读量3.9亿、视频全网总播放量超过10亿次的成绩。这场直播,回顾了60多个“小人物”的高光时刻,这些人都是由梨视频的6万名拍客从各个角落发掘出来的“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从浙视频到梨视频的实践可以看到,彰显时代的价值观、发现人性的闪光点,通过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表达,这样的短视频才能更有影响力与生命力。

    (摘编自杜一娜《短视频已是媒体必争之地 新风口正颠覆以往内容逻辑》)

    材料二:

    时下,“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等类似介绍读书、快速阅读名著的短视频节目,已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来看,受众不少。

    为什么当下短视频流行?这是今天快餐文化流行的一种反映,也是一种时代文化心理的反映。人们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图像,似乎已经成为接受和吸收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形式和趋势。

    虽然短视频具有文字和图片无法比拟的直观和快速的特点,但如果受众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其实收效甚微。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再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我们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其中,浏览速度当然快,但代价却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梗概,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细节、细腻情感、精彩故事,就会与我们无缘,我们很可能会因此变得理性力量匮乏、思想碎片化,而最终滑入精神创造、思想认知、思考能力枯萎和退化的泥淖!

    我们知道,阅读书籍文字之所以与观看视频图像不同,根本在于书籍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者必须同时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也就是说,文字阅读需要具备领悟抽象思想的能力,具备讨论严肃精神问题的能力;而形象、直接的短视频往往流于肤浅,不需要过多思考。

    我不禁想起帕斯卡尔的《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中的几句话: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如今,大量短视频类的节目已经充斥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但必须警醒的是,我们的精神理性不能缺失,思想不能让位。

    (摘编自袁跃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短视频用户的实际规模,超过了艾媒咨询在行业专题调查分析报告中的预判,这是短视频发展速度快的有力证明。 B、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认为,只要是人民群众想知道的、想看到的,短视频即使不够专业,也应该得到平台的支持。 C、材料二认为,短视频是一种快餐文化,人们仅仅依靠短视频来接受和吸收文化,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升。 D、t有关阅读的短视频具有直观、快速、便捷的优点,但是受众难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想象力与思考力也往往会缺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主题鲜明、叙事结构紧凑、表达直接又直观的短视频,这种表达形式也会得到迅猛发展。 B、媒体发布的短视频只有拥有优质内容,质量过硬,才能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带来丰富的商业收益。 C、“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这类短视频,因其短小,无法兼顾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是正常的。 D、材料二引用帕斯卡尔的话,是为了证明思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读者关注阅读类短视频带来的弊端。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人们希望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人感到满意,即便是精神文化生活也必须服务于这种短暂快速的快乐需求。 B、我们正在受到各种图像和大量短视频的“进攻”,它们不给我们任何空闲去思考,甚至使我们不需要再思考。 C、短视频流行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但是,这种流行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的思维和思想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D、只有阅读,我们才能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中思考,它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训练、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采用哪些方法增强说服力的。
    (5)、面对“短视频”这一共同的对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

    “卖杨梅——!”

    “玉麦粑粑——!”

    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下一点盐,蒸熟,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这玩意好消化,不伤人,下肚没多少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遛,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建文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它总不好好走路。马夫拽着它的嚼子,它的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摹仿:

    “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有多处对不同行业的叙写,详略不一,而重点写一个过早就业的孩子,使得“职业”这一标题的内涵更为深远。 B、开篇用不少笔墨描述中年女人和苗族少女,既表现了颇具特色的当地生活风俗,也为后文卖糕饼孩子的出场作了铺垫。 C、主人公卖糕饼的孩子早孤、失学,但他十分懂事尽职,毫不贪玩,辛苦繁重的工作使他早早失去了孩童的童趣与童心。 D、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模式,情节上没有设置典型的矛盾冲突,所用语言充满生活气息。
    (2)、下面对这篇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是汪曾祺文学创作的一种视角。就像这篇《职业》,作者抓住“街头吆喝声”这一个“点”,生动细致地呈现出城市生活平静而琐碎的一个“面”。 B、本文以对多年前昆明街头各种吆喝声的描写开篇,既从听觉角度营造了一幅四十年代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同时也通过对这些的描写,为后文卖糕饼孩子的出场作铺垫。 C、本文描写了街头小贩吆喝卖东西的很多细节,他们整日奔波于大街小巷,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对社会贫富巨大差距的猛烈抨击。 D、本篇的语言表达平实委婉而又富有弹性,生活气息浓厚,如对小贩所卖食物的具体介绍。同时这种平淡质朴的文风也是他心地淡泊和关心百姓民生的人格写照。
    (3)、请简要赏析文中反复出现吆喝叫卖声的作用。
    (4)、小说既写出了“人世的苦辛”,也写出了“人生的温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滕文公问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 , 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库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二)

    自孔子 , 诸子各以所闻著书,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无有统要。若孟子,可谓深于《诗》而长于《春秋》者矣。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 , 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选自苏轼《孟轲论》,有删改)

    【注】①索绹:搓绳索。②贡,贡纳。与下文“助、彻”都是夏、商、周三代征收赋税的方法。③龙子:古代的圣贤。④盻盻(xì):勤苦不休息。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毫厘A有所计B至宽C而不可犯D至E密而不可察F此G其中H必有所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治理。     亟:屡次,每每。 B、恒:稳定的,固定的     罔:欺骗,陷害。 C、什一:十分之一     藉:借,借给 D、恶:哪里,怎么     没:通“殁”,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老百姓没有稳定产业的话,最终会无法无天、肆意妄为进而走向犯罪之路。 B、孟子认为夏、商、周虽然赋税制度不同,本质上却没有区别,因此也没好坏之分。 C、苏轼认为后世学者没有意识到诸子百家中只有孟子真正探寻到了孔子思想的源流。 D、滕文公若能接受孟子建议,也能像文王一样使古老的滕国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②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孟子建议滕文公应如何“行不忍人之政”,请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东溪【注】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这首诗作于作者53岁乡居时。蒲耳,初生的菖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面对美好的景物,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B、诗人写水乡春色,善于抓住最有特征的岸上野凫和岸旁老树,并赋予其人的想象和感受。 C、“短短”“平平”两个叠词,抓住“蒲耳”与“沙石”的独特之处,强化了意境的宏远开阔。 D、本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边叙边议,有景有意,水乡的秀丽风光与自己的闲情逸趣巧妙融合。
    (2)、尾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
    (3)、《过秦论》中“”两句形象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叶片____般扩张。几天之内,池塘里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不到半月,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荷花____。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夏夜每当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月色皎洁,____,我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____。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驰电掣     层出不穷     万籁俱寂     无影无踪 B、风驰电掣     接踵而至     鸦雀无声     无影无踪 C、欣欣向荣     层出不穷     鸦雀无声     销声匿迹 D、欣欣向荣     接踵而至     万籁俱寂     销声匿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原来叶片平卧在水面上 B、平卧的叶片原来在水面上 C、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叶片 D、叶片原来平卧在水面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夏夜塘荷每当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B、每当我徜徉在塘边,夏夜塘荷总是盛开 C、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D、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我总是徜徉在塘边时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了——“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很高兴在问天实验舱与大家继续探索科学奥秘!”10月12日下午4时许,随着航天员陈冬的声音通过信号传至千家万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如约与大家见面,正式开启“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科学之旅。

    这是“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中授课,由蔡旭哲老师“掌镜”,陈冬和刘洋两位老师首先带大家仔细参观了这间今年7月才刚刚入轨对接的“新教室”。刘洋边飞边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的能力和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空间站。”

    授课中,航天员老师再次用水开启了天地对比实验。随后,航天员老师还演示和讲解了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物理实验,并留下思考题,天地现象的不同引发同学们惊叹和思考。

    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简洁流畅,不超过20个字。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首先,现代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社会要发展,只能依靠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的人才。通才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掌握多种技能,他们必然能够迅速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只有成为通才,才能接受并理解新事物。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其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呈现出领域多元、分工细化的特点,不同分工之间需要有效整合和协调沟通。现代社会要有效整合、协调不同分工,就需要拥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通才凭借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往往拥有比专才更强的综合能力。通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能够更有效整合、协调不同分工。因此,通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上述文字是辩题为“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辩论赛正方一辩的部分辩稿,第1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①社会要发展并不只依靠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的人才。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 9. 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人们对需求的理解及需求的多寡高低差异很大。

    请以“我理解的需求”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