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4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经系统学家对人脑的了解越多,他们就越惊叹于它的复杂性。它被称为宇宙中最复杂的结构。试想一下,你在街上看见了你的一位朋友时发生了什么?每秒有20亿个神经脉冲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进入几十个不同的脑区域。你的大脑把这个图像与所有你见过的数百万个人、狗、猫、椅子、树等的图像进行比较。当有一个图像与之吻合后,你与那个人的共同经历也从你的记忆中涌现出来。信号传入泪腺,流下一滴眼泪来。另一个过程指挥你的胳膊和手举起来向她打招呼。喉头、嘴唇和声带的肌肉也正确地运动,于是你叫道:“嘿,苏珊。”这一切发生在不到两秒钟内。
显然,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由1000亿~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这些神经元的末端有很多细小的分支,一端称为末梢,另一端称为树突。有些神经细胞拥有8000个末端分支。这些末端分支使得神经细胞能与其他的神经细胞联系。一个标准的神经细胞与其他的细胞有10万个联系,这样就形成一个由数千万亿个神经细胞相互联系的神经网络,并使得一个神经脉冲有几乎无数个传输的路径。
人脑就是通过这个惊人的微观网络开展它的工作的。每个神经元接收到数千个刺激信号,并立刻决定是中止它还是将信号传给它众多的邻居。在这个过程中,将有数千亿个不同的传输方向。这是人脑与电脑的根本不同。一个电脑基本上是一维的:它操作一个计算,然后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是一种线性的形式。它不能同时操作大量不同的工序,并将它们综合平衡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结果,但人脑能有效地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工作一样地运转。
人脑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在电脑中则是硅晶体管。简而言之,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它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这就产生了电脑存储和调用数据的语言。
神经元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的信号本质上是电化学性质的。这意味着,电脉冲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液——传播的,神经液是神经元本身所拥有的秘密。存在有几十种不同的神经液。神经元对每种神经液有不同层次的反应。它们不是简单的开或关,而是对接触它们的神经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人脑的复杂性又一次极大地掩饰了它毫不费力的操作。
今天的电脑设计者试图重复人脑的基本构造。他们将许多电脑互联在一起,使它们能同时平行地工作。新墨西哥州的国家实验室已经建立起了可能是最强有力的超级电脑。它的名字叫 TF—1,使用了 1024个单独的处理器。困难不是将它们连起来,而是开发硬件和软件程序使它们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有一些研究者看到了使用硅晶体管智能的困难,他们在特殊的表面上培养神经元以创造一个人造生物工作网络。
在所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中,最主要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人脑是“活”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反应。例如,人脑可以记住相当于500本百科全书的知识并能立刻将其中的一部分回忆起来。神经学家认为神经元是靠改变它们的分子结构来做到这一点的。但到底它是怎样改变的仍是一个谜。有一点是清楚的:神经元总是在改变它们的结构和行为,没有两个神经元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电脑和由电脑操纵的机器人能思考吗?回答是一个字:不!它们不能对环境作出创造性的反应。人工智能装置仍然只比综合逻辑机好一些,它们盲目地遵守建立在它们之内的规则。人脑与之有多大的区别呢?正如艾萨克·阿西莫夫所说的:“这是人脑的伟大之处——它能做我们无法写出规则的事情。”
(巴里·齐然尔曼《在岩石上漂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材料二: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2日报道,一台能够全面模拟人脑突触的超级计算机将于明年在澳大利亚启用。这台名为“深南”的神经形态超级计算机每秒能进行228万亿次突触操作,与科学家估算的人脑中突触操作的数量相当,将有助了解人脑是如何在消耗相对较少能量的情况下处理大量信息的。
研究团队指出,此前已有类似的神经形态计算机面世,但“深南”将是迄今最大的。“深南”由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国际神经形态系统中心联合英特尔及戴尔公司合作制造。与普通计算机不同,“深南”的硬件芯片可实现尖峰神经网络,从而对突触处理大脑信息的方式进行建模。
“深南”项目负责人安德鲁·范·斯海克指出,这将是他们首次实时模拟人脑大小的尖峰神经网络活动。尽管“深南”的功能并没有现有超级计算机那样强大,但它将有助于推进对神经形态计算和生物大脑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洞悉大脑的工作原理。
超级计算机是能源消耗大户,而人脑消耗的能源不比灯泡多。这种差异部分归因于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传统计算机执行操作时,数据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不断移动;而神经形态架构并行执行许多操作,大大减少了数据的移动。由于数据移动是最耗能的部分之一,因此神经形态架构可显著减少能耗。此外,尖峰神经网络由事件驱动,这意味着神经形态系统只对输入的变化作出反应,而不像传统计算机那样在后台连续运行,从而进一步减少能耗。
研究人员表示,“深南”将助推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可为更高的计算能效铺平道路。如果该技术能够小型化,将提升无人机和机器人的自主能力。
(选自《科技日报》,2023年12月14日,记者刘霞)
(1)、关于“神经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其树突和末梢与其他神经细胞联系,完成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B、数量极大的神经元相互联系形成神经网络,成为神经脉冲近乎畅行无阻的传输路径。 C、每个神经元在接收到刺激信号后,都会立刻对信号作出判断并传给附近的其他同伴。 D、神经元对接触它们的神经液显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与晶体管开闭的操作方式不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街上看见一位朋友时,人们可以在不到两秒钟内做出各种反应,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经历了大脑的复杂运转。 B、作者说人脑是“活”的,其主要依据是神经元总是在改变它们的结构和行为,这是人工智能的元件难以比拟的。 C、即将启用的超级计算机“深南”,有力地证明了材料一中所说的“今天的电脑设计者试图重复人脑的基本构造”。 D、“深南”首次实时模拟人脑大小的尖峰神经网络活动,将助推神经科学的研究,从而提升未来机器人的自主能力。(3)、下列说法,与材料一的观点不 一致的一项是( )A、电脑取代的完全是人类左脑逻辑思维的功能,而形象思维、知觉、预感、创意这些人类右脑的功能,迄今计算机尚难以企及。 B、人脑计算机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建造,它能够环绕在一个半圆“座舱”呈现数千张3D图像,从而使科学家能够真实“飞越”不同大脑区域。 C、人类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联想和回忆,能够一边思索旧问题,一边解答新问题;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人能够随机应变,妥善处理,电子计算机就缺乏这种创造性思维。 D、至少在适当的特定情况下,单个神经元有着一种复杂的响应机制,这种机制要比遵循简单的基本逻辑运算模式所做出的“刺激—反应”的教条性的描述复杂得多。(4)、某班级开展关于科普文特点的交流、有个小组根据材料一进行了梳理。请结合材料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文章特点 文中的依据或例子 知识的准确性 ① 表达的通俗性 ② ③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多种方法说明人脑与电脑的差异。 ④ 运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总是”“完全”等限制性和修饰性词语。 (5)、传统计算机与人脑“工作”中的主要区别有哪些?请根据两则材料加以概括。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结婚现场会(节选)
马烽
(前情提要:西岭村买卖婚姻现象严重,县妇联主任武艾英在工作中发现三对结婚不要彩礼的典型,与支书郑谷而决定开一个“结婚现场会”,并邀请县委书记“我”参加。期间二兰父亲“老牛筋”突然变卦,索要彩礼,“我”要求村里派饭到“老牛筋”家,借机劝说。)
二兰刚把炕桌摆好,老牛筋也进来了,他一声不响地坐到了我对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眉眼:长方脸,络腮胡,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我,好像是等待我的问话。可我问他三句,他顶多回答一句。我问他一年能赚多少劳动日②?一个劳动日分多少红?生活过得怎么样?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话:“总算都没有饿死!”说完再不开腔了。
二兰大概怕我下不了台,忙说道:“爹,饭好了,还是先吃饭吧。”
老牛筋“嗯”了一声,顷刻间饭菜已经端上来了。一大盘拌着辣椒的酸菜,一人一碗玉芟、高粱糁糊糊,里边煮着几块山药。老牛筋没有动筷子,他边抽烟,边看我就着酸菜喝糊糊。他忽然问道:“这饭怎么样?”
这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①可我真有点不好回答。后来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对他说:“这饭实在不好吃,不过我能吃下去。”我深有感慨地说:“解放已经快三十年了,我们农民的生活还是这样清苦。”
老牛筋听完,脸上忽然出现了一点喜色,他顺手磕掉烟灰,吩咐老伴热一壶酒,切一盘熟肉。我忙加以拦阻,二兰妈说:“这原本是准备明天办喜事的,现成。”
老牛筋夺过我的碗说:“你要看得起我们,就喝上几盅。要是怕这怕那,你就吃饭,我一个人喝。”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难以拒绝。于是就和他喝了起来。喝酒中间,老牛筋向我说道:“该开讲了。”
我问:“讲什么?”
老牛筋道:“讲买卖婚姻的罪恶性,讲要彩礼的反动性,还有什么农民的落后性……多啦!”
我笑着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要讲这些?”
老牛筋道:“哪个干部来了不是讲这一套?你今天专门派到我家来吃饭,不就是要说这些吗?”我说:“那咱们就打开窗户说亮话吧,我只问你一句话:为啥非要五百块彩礼不可?”
老牛筋闷着头喝酒,没有正面回答,反问声:“嫁闺女不要彩礼,将来拿什么给儿子娶媳妇呀?”
二兰弟弟听到这句话,羞得红了脸,端着饭碗跑了。
老牛筋边喝酒,边接着说道:“你会说,孩子还小,只要好好贯彻婚姻法,将来就都不要彩礼了。哼!就照你们这样贯彻婚姻法……”
我笑着向他说:②“依我看,你这一招是冲着我来的。”
老牛筋没否认。他边喝酒,边说:“连县委书记都坐上小汽车来开这号会,难道开上这么个会,从此买卖婚姻就断根了?”
我说:“就算断不了根,那也总比提倡卖闺女强吧?”
③老牛筋半天没搭茬。
过了好大一阵,才说道:“卖闺女,没什么稀奇。在旧社会,不要说卖闺女,卖儿子、卖老婆也是常有的事。为啥?一个字:穷!”他的脸已红到了脖子后头,鼻尖上也爬满了汗珠。
他边说,边又斟满了一盅酒,二兰妈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可随即又眉开眼笑地对老伴说道:“拿过酒壶来,我再给你倒一壶。”
老牛筋道:“你想把我灌醉?我偏不喝了。”他说着把那盅酒又倒回了酒壶里,随即端起碗来喝糊糊。
老牛筋继续说道:“断了骨头不接,只在外边抹红药水。哼!结婚开现场会,生娃娃开不开现场会?生产上不去,搞这些花里胡哨顶屁用?”
我虽然只喝了两盅酒,可这时觉得脸上火烫火烫。
这时候发现二兰不住地用眼睛瞅我。我懂她的意思,忙向老牛筋说:“老王啊,咱闲话少说,二兰的婚事,你究竟打算怎么办呢?”
“好办。”老牛筋随口说道:“拿出五百块彩礼来,明天结婚;要不就连夜把我送法院,明天也可以结婚!”
看来再谈下去,也是白费唾沫。我只好又闲扯了几句,告辞出来。
第二天,结婚现场会还是按计划举行了,而且开得很隆重。④我看见老牛筋也看热闹来了。会上,我没有念武艾英连夜替我起草的祝贺词,而是按照老牛筋的意思讲的,中心是说:要想彻底消除买卖婚姻,关键是努力生产,增加收入,尽快使社员们富裕起来。最后我还根据《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同意了郑谷雨提出来的“得劲措施”。我的讲话一完,会场里立刻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正在这时,人群中闪开了一条路,只见王二兰和郑云山每人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后补参加结婚典礼来了。我忙向二兰问:“你爹同意了?”
二兰微笑着点了点头。郑云山说:“她爹刚才让我给他开了张五百块彩礼的欠条。”
武艾英叫道:“开欠条?简直是胡闹!”
郑云山笑着说:“他让我在欠条上批了句话:‘下一辈子还’。”
人们听完,不由得都笑了起来。连武艾英也忍不住笑了。郑谷雨说:“只有老牛筋能出这号点子。他是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
(原载《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派饭:当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农村工作,基层干部将其分派到各农户家轮流照管其饮食。②劳动日:在集体经济时期,农民靠在生产队劳动,获取的每日工值。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到老牛筋家吃派饭,既体现了干部深入群众的传统优良作风,也让“我”在和群众交流谈心中提升了认识。 B、老牛筋家摆上的饭既是当时百姓生活清苦的真实反映,也带有对“我”这个来吃“派饭”的县委书记的考验意味。 C、“我”改换了贺词,将结婚现场会开成了生产动员会,打动了老牛筋,说明了做群众工作要知错就改,才能获得群众认可。 D、本文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都讲述了农村青年在婚恋问题上经历曲折、终成眷属的故事。(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不好回答”反映了“我”作为领导干部既不能说假话,又顾虑群众影响的两难心理。 B、句子②表现“我”参加结婚现场会反而使二兰婚事产生波折,也体现了老牛筋的性格特点。 C、句子③中老牛筋“半天没接茬”,体现了“我”的反问让他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D、句子④“老牛筋也看热闹来了”看似闲笔,但与后文情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3)、“老牛筋”是人们给二兰父亲起的绰号,形象地表现其性格。请分析下面两处文字是如何塑造这一特点的。①二兰妈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可随即又眉开眼笑地对老伴说道:“拿过酒壶来,我再给你倒一壶。”
②断了骨头不接,只在外边抹红药水。哼!结婚开现场会.生娃娃开不开现场会?生产上不去,搞这些花里胡梢顶屁用?
(4)、故事结尾采用“虚写”,通过众人之口展现老牛筋思想转变、同意婚礼等情节。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五》)
材料二: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粟、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 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君子寡A欲则不役于物B可以直道C而行D小人寡E欲则能谨身F节用G远罪H丰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趣,文章意思为赶紧、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意思相同。 B、临,文中意思为“管理”,与《过秦论》中“临不测之渊”中的“临”意思不同。 C、忝,是谦辞,与《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营”中的“猥”用法相同。 D、先公,作者称呼去世的父亲。与《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婢”中的“先”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景公送给晏子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于是自己也不再享用奢华的车辆。 B、材料二一开始,作者先交代了勤俭持家是一贯的家风,接着列举自己的生平事迹说明自己不喜欢奢靡的性格,现身说法,亲切动人。 C、材料二第二段慨叹近年风俗侈靡,并列举风俗奢靡的具体表现加以佐证,最后对居高位者随波逐流的做法、给予了委婉的批评。 D、材料二末段引用御孙的话,从理论上说明“俭”和“侈”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两者鲜明的对比使文章深入一层,说服力进一步增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②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5)、两则材料对于奢侈的危害各持怎样的观点?请加以概括。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
梅尧臣
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
一夕风雨来,且喜农亩滋。
中河不阻涩,舟楫亦所宜。
况闻新疾愈,当与嗜好䏅。
何须顾小约,岂不是他时。
淡泊全精神,老氏吾将师。
幸因答来章,敢不以此咨。
此咨有深理,愿君劝且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烹茶、观画、听琴三项活动,清逸雅致,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艺术化生活。 B、一夕风雨打断了友人聚会,但风雨能够滋润农田,有利行舟,令人欣喜。 C、诗人听说朋友因雨病情加重,分外关切,劝朋友应暂时搁置自己的爱好。 D、由“依韵和”“答来章”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诗人酬答朋友邵不疑所作。(2)、欧阳修《六一诗话》认为梅诗创作追求“闲淡深远”。请结合此诗,作简要分析。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红楼梦》中,探春写信邀请贾宝玉参加海棠诗社,信的末尾写到“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其中的“扫花以待”,便由杜甫的《客至》诗化出:“ , ”。(2)、张老师上课时,有学生说自己和别人想法不同,张老师可以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 , ”两句进行鼓励和引导。(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生活、战斗的情形,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这样的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是我亲自 ① 的林庚先生的最后一课。那天上课,他缓缓地朗声说道:“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顿时,全场肃然,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先生又 ② , 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学生们也听得 ③ , 全然忘记了时间。但刚走下讲台,先生就站不住了,回到家就病倒了。他是拼着生命的全力上完这最后一课的,这真是“天鹅的绝唱”。
我非常幸福,在我年轻的时候能够听到天鹅的绝唱。回头仔细_④_林庚先生的这句话,关键词是“奸奇”和“发现”:首先要保持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你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大学者大在哪儿?就大在他们始终有婴儿般的纯真和无邪,面对世界和社会永远有好奇心与新鲜感,所以他们心里有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这就是____。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汪曾祺说的“星斗其文,赤子其心” B、李大钊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C、陈寅恪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D、梁启超说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3)、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了引号,请简要分析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颜色,① , 比如蓝色的物体吸收了除蓝色之外的所有光,而蓝色光则向四周反射,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我们看到这个物体都是蓝色的。而当我们把任何物体放在镜子前时,从铲子中都能看到物体及它的颜色,我们似乎可以说镜子反射了所有光,它是白色的。
但事实上,② 。我们日常所用的镜子在反射过程中,大约会吸收4%到5%的光,因此镜子不是白色的。而大多数制成镜子的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钙、铁等物质,这些材料的组合反射绿光的能力比反射其他光的能力更强。此外,镜子背面薄薄的银或铝抛光剂,增强了反射过程,能更好地反射绿光。因此,③ 。
镜子的绿色我们用肉眼很难直接看到,但是在镜子隧道中可以观察到。将两面镜子相对放置时,我们就能观察到“镜子隧道”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同样的景象会被来回反射,我们就能在镜子隧道的尽头,看到更暗、更绿的图像。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根据第三段内容,给“镜子隧道”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1提到,人脑是“活”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反应。的确,以动态思维应对动态环境,作出创造性的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