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初教育集团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2.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 3.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6Pa D、500N,104Pa
  • 4. 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已知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现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
    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三个圆柱一样大
  • 5.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4:1 B、4:3 C、1:2 D、8:1
  • 6. 爸爸和上小学的女儿都光脚走在沙滩上。关于他们在沙滩上脚印深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因爸爸比女儿重,所以爸爸的脚印比女儿的脚印深 B、因女儿的脚小,所以女儿的脚印比爸爸的脚印深 C、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可能相同 D、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不可能相同
  • 7. 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已被送上月球。“中华牌”月球车安装了较多的车轮,并且车轮上刻有花纹,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B、增大压强,减小摩擦 C、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D、减小压力,减小摩擦
  • 8.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 9.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的较宽 B、切苹果器刀片做的较薄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 10. 小波同学去超市购物,双手常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为此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认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增大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减小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 11.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ρ)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F的关系是(  )

    A、F一定大于F B、F可能等于F C、F一定小于F D、F可能小于F
  •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装的都是水,与乙等高的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则(  )

    A、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C、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D、三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 14. 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1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 15. 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 , 则(  )

    A、F1=F2 , p1>p2 B、F1=F2 , p1<p2 C、F1>F2 , p1=p2 D、F1<F2 , p1=p2
  • 16. 如下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容器上端与大气相通,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下图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 17. 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 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 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 18. 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 20. 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 21. 如图所示,是小雨同学在做“探究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后绘制的p-F关系图像,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为 , 这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

  • 22. 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越小,产生的越大。

  • 23. 在生活中,我们观察发现:①马路上专门供盲人行走的盲道上面做有很深的条纹;②运动鞋的鞋底花纹做得很深;③矿泉水瓶壁上有花纹;④针尖做得很细很尖。其中主要目的是改变压强的是(填序号),另外一类的目的是
  • 24. 一款环保共享电动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90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 , 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F=N,压强p1Pa;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2p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取10N/kg)。
  • 25. 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 , 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 , 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p1 p2 , 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F2(填“>”、“=”或“<”)。

  • 26. 如图所示是旧时农村妇女制作布鞋鞋底的情景。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看,他们用针纳鞋底时,用的针尖要锋利是为了对布的压强;在纳鞋底时,妇女手指上带有项针,即戴在手指上的工具,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上面有许多小窝儿,用来抵住针鼻儿,使针容易穿过活计而手指不至于受伤,顶针为了对手指的压强;在纳鞋底时,妇女时不时地将针在头上擦一下,为了利用发根油脂减小针与鞋底的

  • 27. 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隔板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因素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因素有关;

    (3)如图2所示,一个密封的满瓶矿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在B点打一个小孔,则矿泉水(填“会”或“不会”)流出来;若在A点再打一个小孔,则水从(填“A点”“B点”或“A和B两点”)流出来。此现象还能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第29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 28.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29. 为了估测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课外活动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i)用台秤称出小强同学的质量为55.5kg。

    (ii)为了测量地面的受力面积,活动小组将小强同学的鞋底印在一张带有正方形方格的白纸上,通过鞋底印占有方格的个数(大于半个方格面积的计数,小于半个方格面积的不计数)及每个方格的面积计算出地面的受力面积。

    (iii)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中得到的鞋底印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cm2。小组同学在进行该步骤时发现图中鞋底印占有的方格个数太多,计数比较麻烦,分析图后发现可以根据图中方格的行、列数计算出图中全部方格的总数,再用步骤(ii)的方法找出鞋底印外的方格个数为 , 该鞋底印的面积为cm2

    (2)为方便计算,取g=10N/kg,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

    (3)为了使结果更加的精确,请提出你的建议

  • 30. 如图所示,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1)你的猜想是

    (2)请你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

    推导得出柱状物体压强表达式为p=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一和二是的。

  • 31. 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实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的来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的;

    (2)小明做图甲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

    1

    3

    朝上

    2.8

    2

    6

    朝上

    5.8

    3

    9

    朝上

    8.4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4)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于是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四、分析计算题(共19分)

  • 32.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在多个比赛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多枚金牌,由此在国内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热潮。一天,小华和父母去滑雪场滑雪。已知小华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60kg,滑雪板与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求:(g=10N/kg)

    (1)小华和滑雪板的总重力;

    (2)小华踏着滑雪板站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

  • 33. 按照规定,我国载货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某型号货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司机师傅在执行一次运输任务时,开着装满沙子的货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取g=10N/kg,ρ=2.5×103kg/m3)。

    自重

    5×104N

    车轮个数

    10

    每个轮胎触地面积

    3×102m2

    车厢容积

    10m3

    (1)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是多少?

    (2)货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载?

  • 34. 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有一辆10轮的卡车自重5t,装了4m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 ,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为总重力的0.05倍,设每个轮子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 求:

    (1)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公路上通过?(要求通过计算进行说明,g取10N/kg)

    (2)匀速行驶过程中,卡车的动力为多大

    (3)试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如果货车超载会造成哪些危害?

    (4)小轿车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可防止轿车被(填“前面”或“后面”)的车撞击时对乘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