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 B、
钻石 C、
燃烧的火把 D、
萤火虫
2. 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3. 马铃薯一般用块茎来繁殖,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将其催芽(如图甲),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乙),拌种之后种植到土壤里面,很快就出苗生长,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4. 下列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新冠状病毒 B、
乳酸杆菌 C、
酵母菌 D、
根霉
5. 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
氯化钠洒出 C、
俯视读数 D、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6. 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B、
吸管吸饮料 C、
吸盘挂钩 D、
吸尘器
7.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 B、产生与的质量比约为2∶1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和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8. 四月初樱花公园的樱花期已近尾声,四明山上樱花才刚开放,下列关于樱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樱花颜色鲜艳,属于风媒花 B、花是它的生殖器官 C、四明山上所有的樱花是一个群落 D、四明山上樱花开放较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9.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下列有关生活中的色彩描述合理的是( )A、我们能看到世界万物,是因为所有的物体自身都会发光,发出的光会进入人眼 B、我们透过红色的塑料薄膜看到的所有物体颜色都是红色 C、太阳光是复合色光,我们可以利用三棱镜等光学元件将其分解成多种单色光 D、我们看到物体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10. 下列物质还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化学肥料和农药 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1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 )A、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 B、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C、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D、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12.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个体内的DDT金量最高 ②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③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 ④该生态系统不是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 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14. 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15. 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两个充气瓶子挂在木条两侧,使得木条保持水平,打开其中一个瓶塞
打开瓶塞的那端翘起来了
空气具有质量
C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空气中分别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
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得越剧烈
D
冷却硫酸铜热饱和溶液
有晶体析出
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A、A B、B C、C D、D16. 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7. 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18. 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用降温的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氯化钠晶体19. 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cd段气压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对装置进行了振荡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大于1体积的二氧化碳20. 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科倒入质量分数1%的盐水100克以配成质量分数2%的盐水,但小科却错误的倒入100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你再将第三种盐水5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A、2% B、4% C、4.5% D、5%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21.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 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2)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22. 如图所示为蔗糖、松香分别在水和无水酒精中的溶解性实验。比较图中的A1、B1或A2、B2 , 我们可得到结论一: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填“相同”或“不相同”)。比较、或、 , 可得到结论二:。23.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1)、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是否可以直接流入胎儿体内?。(2)、胎盘着生的部位是(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24.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称为光的 , 由此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棱镜对B处光的偏折作用更强,B处光是光。
25. 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花的结构中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2)、雌蕊的[5]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26. 识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成虫三个时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古诗中描述的是图这类昆虫的一段生命历程,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27.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1)、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2)、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3)、请写出一条人为二级消费者的食物链。28. T℃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乙溶液在B点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方法是。
(4)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29. 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cm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高度变小得(填“快”或“慢”);设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30. 扦插是乌柳繁殖的主要手段,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因素有插穗年龄、插穗长度、土壤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为了筛选乌柳扦插的最适插穗长度,某校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剪取1年生无病虫害的乌柳健康枝条,分成5组,每组30根,插穗长度分别为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下端削成斜面,扦插前以0.0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溶液浸泡3小时,扦插到相同的土壤中,深度均为插穗长的 , 40天后,统计其株高生长量、成活率,实验重复3次,结果处理并记录如下表。实验记录表
组别
插穗长度/厘米
株高平均生长量/厘米
平均成活率/%
1
4
3.25
9.3
2
8
6.70
26.0
3
12
17.6
94.7
4
16
19.6
95.0
5
20
16.4
95.4
(1)每组剪取插穗30根的目的是。
(2)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是。
(3)为了进一步探究0.01%是否为乌柳扦插所需的最适GGR6浓度,请设计实验方案。
31.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步骤:①将仪器按图甲装置连接好,检查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Ⅰ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Ⅰ中水进入Ⅱ中,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测得Ⅱ中水的体积为200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充分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白磷有剩余;
⑤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填实验操作),Ⅱ中水倒吸进入Ⅰ中,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变为145mL;
⑥小科计算所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与实际值差200mL距较大。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2)图乙是实验装置内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趋势。Y表示变化曲线,曲线X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
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2题6分,33题6分,34题8分,共20分)
-
32. 有200g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或剩余)
(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g。
(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g。
(3)若与25%的食盐溶液混合,其溶液质量g。
33. 如图甲是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演示的“冰雪球”实验,通过航天员的介绍,小科同学知道了这里所用的溶液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已经超过该温度、压力下该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点结晶核颗粒或振动,就能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请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题可知,“冰雪球”是因为而形成的(选填“溶液结晶”或“溶液凝固”)。
(2)市面上由一种掰热暖宝宝(里面装有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如图乙所示,只需要用力掰动袋中金属片,就能达到发热取暖效果,掰动金属片的目的是。
(3)下表是乙酸钠的溶解度,小科现在100℃水中配制其饱和溶液,一定条件下降温到40℃,此时没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3
46.5
65.5
139
153
170
34. 一款被称为“喝水神器”的55度保温杯在网店热销。往保温杯中加入热水,并可使温度快速降至55度并较长时间保持。项目小组想选择海波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自制一款48℃保温杯。器材:易拉罐(导热性能好),铝箔隔热棉(导热性能差),海波,剪裁好的2个直径不同的塑料瓶。
(1)方案设计:请你选择上述材料,通过画图,并注明所用材料,设计一个速冷保温杯;
(2)实验验证:盖上盖子摇一摇,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杯中水和海波的温度,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发现并没有快速使水达到48℃,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3)方案迭代:在改进实验后,重复上述实验,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图乙);请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科学知识,解释水能快速降到48℃并维持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