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12分)
-
1. 请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放学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隐约看到一只小鸟躲在树桩的kònɡ xì里,是一只羽翼还未fēnɡ mǎn小家雀(qiǎo què) , 它的腿部受了伤,已经jīnɡ pí lì jiē了,翅膀也pū da不起来。它zuŏ ɡù yòu pàn寻求帮助,看到我靠近,它发出一声bēi cǎn的哀号,眼睛里露出jué wànɡ的表情。我心里不由得发颤(chàn zhàn) , 一个qīnɡ xī的声音告诉我:一定要救它。
二、选择题( 6分)
-
2. 请仔细看看下面词语的读音或书写,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 )A、霎(shà)时 花蕊(luǐ) 挨揍 重整旗鼓 B、气氛(fēn) 荧(yínɡ)屏 严历 奋奋不平 C、门框(kuànɡ) 嘶(sī)哑 拔打 无缘无故 D、薄(bó)雾 旋转(zhuǎn) 掩护 哄堂大笑3.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B、炎帝之少女 , 名曰女娃。 盛开的荷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 C、众皆弃去。 处处留心皆学问。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4.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是我们的领头羊 , 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B、爸爸总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工作,人们称他为“老黄牛”。 C、在这场辩论赛中,我方始终占上风 , 成功反驳了对方的观点。 D、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但这次捐款,他竟破天荒地捐了10元钱。
三、按要求完成任务(27分)
-
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①云雾
②人声鼎
③彻云霄
④精报
⑤铁面无
⑥鸦无声
(2)、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母亲在他背上刺下四个字,宋朝名臣包拯可用词语来形容。(3)、下课铃响了,原本的教室变得。6. 句子加工厂。(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2)、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恰当的动作描写来表现它。快乐 着急 害怕
例:生气 看到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死死盯着玩具,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一边跺脚,一边大吼起来。
(3)、纪昌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继续练习眼力。(长话短说概括句子的意思)7. 积累运用。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大家各抒己见。
小语:我从诗句中悟出了哲理,《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告诉我们要从整体观察事物。
小文:学习日积月累让我收获颇丰,“ , 十场秋雨要穿棉”让我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博学之, , 慎思之, , 笃行之”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庆庆:我被书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如王戎“树在道边而多子,”的聪慧;精卫“常衔 , 以堙于东海”的锲而不舍。
云云:《观潮》中描写的奇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 好像大地都被”让我印象深刻。
8. 综合性学习(1)、从图可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 月 日。(2)、2024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请你为这一活动写一个宣传语。(3)、你发现班里有不少同学戴上了眼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①
②
四、阅读理解(25分)
-
9. (一)阅读
愚公移山
①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
②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每次出门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恼火 愤怒),决定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③一天,愚公(召集 号召)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一起努力把它挖掉,你们觉得好不好?”大家都很(赞同 赞扬)。
④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⑤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大家称呼他为智叟。智叟劝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掉山上几根草,怎么可能
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又怎么会搬不了呢?”
⑥听了这番话,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⑦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挡 阻止)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划去。(2)、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补充完整。起因: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愚公下决心挖走它们。
经过:
结果:
(3)、第五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对愚公的描写,从愚公身上感受到他的精神。(4)、发挥想象,愚公在移山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哪些困难?(5)、除了课本和试卷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任写一个,并简要说说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10. (二)阅读捅马蜂窝
①爷爷的后院很小,里边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连连摇手。【批注:____】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瞧着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批注:____】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1)、文中“我”捅马蜂窝的原因是、 (写出两点即可)人们常用“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捅马蜂窝”在生活中常用于。(2)、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3)、文章⑥—⑧自然段描写了“我”捅马蜂窝前后的表现,反复读读,完成下列表格。情节
主要描写方法
一个关键语句
心情
捅马蜂窝前
捅马蜂窝时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
迟疑、胆怯
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捅马蜂窝后
外貌描写
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
(4)、默读短文,按提示在文中的方框里作批注。①读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从体会他们心情的角度进行批注。
②读第七自然段,从疑问的角度进行批注。
五、 习作(30分)
-
11. 习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00字左右。
题目一:快放寒假了,请你给在远方的亲戚或朋友写一封信,向他(她)推荐一个好地方,让他(她)在学习或工作之余也能到此放松身心。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要求:①请先补充题目:写给_______的一封信;②书信格式要正确。③推荐的地方要介绍清楚,推荐理由要充分。
题目二:第一次登台表演时的紧张,收到礼物时的喜悦,坐过山车时的刺激,考试成绩公布前的忐忑......生活中有许多令我们怦怦跳的事,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把他分享给大家。题目自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