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44分)

  • 1. 我能拼,我会写。

    2024年,是快乐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我们学会了留心guān chá:看jiē dào两旁,梧桐树叶随风fēi wǔ , 轻轻地飘落下来,píng zhǎn地粘在水泥道上;在草地上,看pú gōng yīng盛开,听鸟儿们gē chàng;在雨后的树林里,大自然像一位yīn yuè jiā , yǎn zòu着各种měi miào的乐曲……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装  请 B、诵  后   C、  羊   D、奇  问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互相   族行   秋高气爽 B、气焰   规则   张牙舞爪 C、烛光   荒野   果实累累 D、知觉   滴答   眼疾手快
  • 4. 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江陵一日(退还) B、白云处有人家(生长) C、远上寒山石斜(小路) D、知有儿童促织(挑选)
  • 5. 下列由词句展开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绚丽多彩(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朵一起绽放的情景) B、鸦雀无声(夜幕降临,树林里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的样子) C、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风一吹,花朵左右摇晃的情景) D、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晃。(云在空中飘来飘去的样子)
  • 6.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要读出“什么也不懂”应该重读(  )
    A、一点儿 B、什么 C、意思 D、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等。 B、我和同学交流暑假生活时,不可以借助实物和图片。 C、《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山行》都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D、《不懂就要问》一文中,孙中山认为,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8. 我会填空。
    (1)、我想跟着古诗去旅行,去看看长江,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壮阔;去杭州走走,领略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清秀;去洞庭湖看看,欣赏“遥望洞庭山水翠,”的宁静;到了秋天,去北京香山看“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美丽。
    (2)、“”告诉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迁怒,”提醒我不要迁怒他人,也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关于道理,我们这样想,“有理走遍天下,”;关于团结,我们这样做,”。
  • 9. 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冬天到了,小溪懒洋洋的,后来干脆躺在冰房子里睡大觉;树木光秃秃的,在大风中冻得直发抖;许多鸟儿飞到了南方,森林里空荡荡静悄悄的。

    (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小草

    (2)、语段将小溪、树木当作人来写,请仿照这种写法,写一种事物。
    (3)、看到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任选一个词语写句子。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朗读下面的句子时,该如何停顿呢?请你用“/”划一划吧。

    ①群儿戏于庭

    ②儿得活

    (2)、下面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群儿”游戏的地方是庭院。 B、“足跌没水中”的“没”读音是“mò”。 C、“众皆弃去”中的“皆”是“一起”的意思。
    (3)、司马光用砸破(前两空用原文中的词语填写),救出了落水伙伴,他可真 ,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4)、古今中外,像司马光这样值得学习的人物还有
  •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吃过午饭,我蹲在树旁看着一队蚂蚁爬上爬下。突然,一个问号在我脑海里闪过: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可是有六条腿的哟。

       我刚把问题提出来,同学们便嚷嚷开了。有的说:“先走左边的三条腿,再走右边的三条腿呗。”有的说:____“才不是呢。应该是按腿的顺序,一对一对地走。”……

       大伙儿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二天,我们捉来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白纸上。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瞪大眼睛盯着。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个究竟。怎么办呢?不知谁嘟囔了一句:“唉,要是有脚印就好了。”这句话提醒了我,我找来了红墨水,提起蚂蚁蘸上墨水,然后把它放回到白纸上。蚂蚁在纸上逃窜,可是,除了两条红线,看不出有什么脚印。我们泄了气,想不出什么再好的法子了。

      “看,脚印!”不知是谁惊喜得大叫。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点。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镜片下,那些小红点呈(chéng)“品”字形排列着。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1)、下列词语中,作短文的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一只大蚂蚁 B、蚂蚁走路的奥秘 C、蚂蚁的脚印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句的意思。

    议论纷纷:

    眼花了,腰酸了: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伙伴们在研究蚂蚁走路的奥秘时,先把蚂蚁 , 瞪大眼睛盯着;再捉起蚂蚁后观察;最后,借助 , 才揭开奥秘。

    (4)、蚂蚁走路的奥秘究竟是怎样的?用“曲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5)、在画横线的句子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想一想,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表达运用(30分)

  • 12. 我会表达。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写日记。请大家动笔写一篇日记,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新鲜事,也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美景。注意日记的格式,把句子写通顺,把内容写完整,如果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会更加生动。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