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
1. 如图是清朝道光年间白银外流数额的统计图(单位:万银元)。据此判断,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2.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现代专著《火烧圆明园》 D、电影《圆明园劫难》3.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运动。下表反映了这两场运动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可以看出( )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领导与组织
缺乏成熟的政治理念和组织纪律,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和持久的战力
政治目标
缺乏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和长远规划
军事行动
军事上的不专业性和战略短视
A、农民斗争缺乏规划 B、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自然经济的保守性4. 下列材料是对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相关描述。该段描述突出强调了洋务运动的(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A、兴起原因 B、开展目的 C、失败原因 D、积极影响5. 1895年(光绪21年)英商怡和纱厂成立,1896年(光绪22年)英商增裕面粉公司、美商鸿源纱厂、德商瑞记纱厂等成立……这一时期,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辛亥革命的爆发6. 历史图片中包含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仔细观察如图,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A、戊戌变法运动号召变法图强 B、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救亡图存 C、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7.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无限蓬勃生气……”这段话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蕴含巨大力量 B、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C、近代中国人口增长迅速 D、瓜分狂潮的不断加深8. 下图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9. 下表是中国20世纪初相关数据的统计表。该表可以用于研究(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一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一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一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B、《天津条约》的影响 C、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D、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10.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所展示的年代尺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的扩张 B、近代的侵略与探索 C、中国人民的反抗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1. 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 诗史合一是毛泽东诗词的鲜明特色。下列诗词中反映长征时期革命斗争的是( )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3. 下面是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言论。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 )毛泽东
“我们不是正面反蒋,而是具体指出蒋介石个人的错误,不把反蒋抗日并列。”
周恩来
“西安这一行动是为了抗日,而不是针对南京政府。”
张闻天
“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
A、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和平谈判,一致抗日14. 下表是1933年、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组成结构比例表。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33年
1938年
农民
62%
48%
工人
18%
14%
知识分子
20%
16%
中小商人
0
10%
地主
0
12%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15. 仔细观察如图《三大战役示意图》,选出对①②③三处战役名称及战果表述正确的一项( )A、①处为辽沈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 B、②处为平津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C、③处为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 D、③处为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16. 胡适说:“张季直(即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而影响及于全国。”张季直作为“开路先锋”,其思想主张是( )A、维新变法 B、民主科学 C、武装革命 D、实业救国二、非选择题
-
17.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民族危亡之际,近代青年用行动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
【民族苦难,青年探索】
材料一
序号
时间
人物
地点
年龄
①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28岁
②
1898年
梁启超
北京
25岁
③
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36岁
④
1919年
李大钊
北京
30岁
⑤
1927年
周恩来
南昌
29岁
(1)分别写出与序号①、②、③信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序号④信息相对应的文章是什么?请写出⑤信息相关历史事件的意义?
【民族觉醒,青年先锋】
材料二
五四运动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与五四运动的性质,写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并对材料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民族危亡,青春战歌】
材料三
(3)由《国民革命歌》歌词指出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北伐顺利进军的原因。《义勇军进行曲》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是什么?发出此呼喊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4)恰逢新时代,吾辈正青春。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18.近代百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和磨难,凭借顽强的革命斗志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力挽狂澜,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
【革命足迹】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自图二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图三召开的会议有何重大意义?【革命智慧】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49年间与土地政策相关的口号统计表。
序号
时间
口号
①
1927—1937年
打土豪,分田地
②
1937—1945年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③
1946—1949年
耕者有其田
(2)请写出三个口号分别所处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革命功绩】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