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 B、 C、千克 D、摄氏度
  • 2.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圆形光斑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日晷盘上有晷针的影子 D、从泳池岸上看水底比实际浅一些
  • 3. 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防治噪声措施的是(  )
    A、设立环境噪声检测仪 B、机场周边安装超声驱鸟器 C、球场外围安装围栏网 D、航母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4. 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的特性,实验室用的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的,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B、戴上棉布手套后去拿加热的食物餐盘 C、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重新鼓了起来 D、哈密熔岩塔式光热发电站将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
  • 5. 七星纹铜镜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面铜镜,直径8.8cm , 厚0.4cm。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比较先进的复合范铸造技术,将铜和锡按照1:0.096的比例混合后加热变为液体,倒入模范中,待其冷却成型。冷却成型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 6.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移动位置开展探测任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祝融号”是静止的 B、以月球为参照物,“祝融号”是静止的 C、“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探测时,以火星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D、“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探测时,以火星岩石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 7.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 8. 正确写字姿势的“三个一”是: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其中对“一尺”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3cm B、30cm C、300cm D、3000cm
  • 9. 将一束激光射入到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曲线,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盐水后,再次将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B、图乙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C、图甲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图乙盐水中的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 10. 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 一部分光发生折射后从玻璃砖射出,图中能正确反映折射光路的是(  )
    A、 B、 C、 D、
  • 11. 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现象与其解释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 12. 公路旁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60km/h”的标志牌,若一辆汽车在该路段行驶,速度为18m/s , 下列换算及判断是否超速正确的是(  )

    A、18m/s=18m1s=18×103km3600h=5km/h , 没有超速 B、18m/s=18m1s=18×103km1×13600h=64.8km/h , 超速了 C、18m/s=18m1s=18km1h=18km/h , 没有超速 D、18m/s=18m1s=18×103km60h=3×104km/h , 没有超速
  • 13. 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如图所示的钢管搭设而成,这些钢管规格相同,每根钢管的外径为d1 , 内径为d2 , 长为l , 钢的密度为ρ , 则一根钢管的质量为(  )

    A、m=ρlπd122πd222 B、m=ρlπd122 C、m=ρlπd222 D、m=ρl
  • 14. 如图所示是一个用光电屏显示液面高度的仪器。它工作时,激光器和光电屏保持不动,通过反射光束照射在光电屏上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液面的高低。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液面上升时,入射角变小 B、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位置不变 C、当液面上升时,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变小 D、当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左移动
  • 15. 该图是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5~15s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在0~5s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D、乙车在0~10s的平均速度比15~20s的平均速度大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6. 小力学习了热现象后对知识进行了整理,画出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处应填气态,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B、②处应填吸热,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C、从①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变化过程中放热 D、雾和露的形成是从①变成液态的物态变化
  • 17. 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屏上,屏上呈现由7种色光组成的光带,图为此现象的光路示意图。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现象是由于各种色光在棱镜中的反射角不同 B、此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此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雨后彩虹和此现象原理相同
  • 18. 下表为几种晶体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196

    -183

    78

    357

    A、200时氧是液态 B、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固态水银熔化过程中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D、200的氮和氧放在同温度的环境中,持续升高环境温度,氮气会先分离出来
  • 19.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B、乙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D、乙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 20. 如图所示,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同时开始计时,经过斜面上B点运动至斜面底端C点,测量AB、AC间距离和小车从A到B、C的时间,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AC

    路程s/cm

    40

    80

    时间t/s

    3.6

    5.1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坡度较大 B、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C、测量小车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如果整个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AC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可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量出它运动到C点的时间,计算出vBC

三、实验探究题(共48分。21、22、25、26题4分,23题10分,24题8分,27题2分,28、29题6分)

  • 21. 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2)、根据图乙中给出的入射光线ab和其折射光线a'b' , 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 22.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过程中能够判断水沸腾的现象是:
    (2)、待水温达到91时,开始每间隔0.5min记录水的温度和是否沸腾,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是否沸腾

  • 23. 用图所示鼓、鼓槌、碎纸屑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是否有关。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改变自变量的方式是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 观测方式是
    (3)、实验过程中碎纸屑的作用是
  • 24. 某同学要测量一枚石头印章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头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头印章的质量是g;
    (3)、向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此时体积为40cm3 , 放入石头印章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头印章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得出石头印章的密度是g/cm3
  • 25. 图所示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的电器,它能吹出暖风使手上的水快速变干。小力想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是否有关,他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滴管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水的表面积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②打开吹风机加热挡对其中一滴水吹风,比较两滴水变干的快慢。

    (1)、该探究过程存在的错误是
    (2)、请写出改进措施
  • 26. 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一束光沿玻璃砖AO方向射向镜面,光线沿OB方向射出,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测量ir , 并记录到表格中;

    ②改变入射光线方向五次,测量ir , 并记录到表格中。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实验结论:光发生反射时,

    i/°

    30

    35

    40

    45

    50

    55

    r/°

    30

    35

    40

    45

    50

    55

    (3)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27. 在物理课上,小力正在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两块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平面镜分别呈60°90°120°夹角,将电子蜡烛放在两块平面镜中间,观察电子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个数,实验装置俯视情况如图所示,小力所探究的问题是

  • 28. 用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B是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高度可调的电子蜡烛)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距是否有关。

    (1)、平面镜中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因此该像是像。
    (2)、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将电子蜡烛A放在薄透明玻璃板前适当位置,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在玻璃板前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 , 将电子蜡烛B放到薄透明玻璃板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在玻璃板前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B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3)、画出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 29. 实验桌上有光具座、2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5cm、10cm)、电子蜡烛、光屏、刻度尺。现利用上述器材探究物距一定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h与凸透镜焦距f是否有关。

    (1)、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将电子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的滑块上,将三者的中心

    ②如图所示,将点亮的电子蜡烛固定在0cm刻度线处,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在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 , 将焦距fh记录在表格中。

    (2)、如图所示,凸透镜f=10cm , 物距u=30cm , 移动光屏,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 30. 请阅读《刻漏》回答题。

    刻漏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寒来暑往,花开花谢,从古至今,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变化,周而复始,而时间计量却是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刻漏,又称水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精确的计时工具,它是根据流水的量与流逝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我国使用刻漏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到了汉武帝时期则发明了浮箭漏,图甲所示为单级浮箭漏示意图。浮箭漏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因为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所以通常称为箭壶,随着受水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为提高计时精度,人们把单级刻漏发展成多级刻漏,多级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如图乙所示,从上往下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箭壶,上面的三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箭壶的结构图如图丙所示,里面有一个由箭杆和木块组成的箭舟,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箭舟也慢慢上浮,在箭杆上面刻有精确的刻度,根据箭杆露出的刻度,就可以准确的读出时间。每隔一天,向日壶中装满水,将箭壶里的水倒空。东汉以后,我国刻漏最好的日误差已经可以达到在20s左右。刻漏作为古代计时装置,在类型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精度到高精度的演变。而在现代,其原理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文化展示和创意设计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刻漏,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计时的仪器。
    (2)、若图甲的箭尺上标记的A点是中午11点,请你判断箭尺上的B点是中午11点之前还是之后的时间,并写出判断依据。

五、计算题(共8分,31、32题4分)

  • 31. 捏泥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技艺,其所用的土坯质量分布均匀。现用一块边长为10cm、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土坯捏泥人,最后雕琢成型的泥人质量变为1.8kg , 求:
    (1)、泥人的密度;
    (2)、泥人的体积。
  • 32. 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56s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 求:
    (1)、月地距离;
    (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不停的行驶,行驶完月地距离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