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38分)
-
1. 下面是小明针对读书小报的内容设计的开场语,请你读一读,按要求帮他完善。
ㅤㅤ全民阅读,是对知识的尊重。经典书籍像一座座diàn táng①_____ , 蕴含bù kě jì shǔ②
_____的宝藏,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③_____的想象,qǐ dí④_____我们心灵;丰富的积累(A.lěi B.lèi)也会让我们博闻强识(A.shí B.zhì)。每个人都有阅读的quán lì⑤_____ , 也享受着阅读带来的ēn huì⑥_____。畅游书海,我们lǐng lüè⑦_____到“秋风瑟瑟,大雁南飞”美好yì jìng⑧_____ , 也体会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辛酸……这些呕心lì血的书卷(A.juàn B.juǎn),激lì着我们不断前行。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开场语的横线里填写正确的词语。(2)、根据语境,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画“√”。(3)、“酸”在字典中有五种解释。联系上下文,开场语中“辛酸”的“酸”字应选第种解释。酸suān①像醋的味道或气味:~梅|~菜|~溜溜。②化学中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③伤心;悲痛:心~|辛~。④酸麻,微痛无力的感觉:痛|腰~背痛。⑤形容因穷困而不大方,不体面的样子:寒~|穷~。
(4)、小明通过查字典,分辨“呕心lì血创作的文学作品,激lì我们不断前行”中的两个“lì”字_____①
厉lì①严格,切实:~行节约。
②严厉,严肃:正言~色。
②
历lì①经过了的:~年|~代。
②遍,逐一:~览。
③
励lì劝勉,奋勉:~志|奖~
④
沥lì液体一滴滴的落下:滴~。
A、①④ B、④① C、③② D、④③2. 以下词语描述的景象,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诗意不符的一项是( )A、兵荒马乱 B、流离失所 C、民不聊生 D、政通人和3. 小明要在书房里悬挂一幅勤学善读的名言,下列不合适的是(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C、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D、学如不及,犹恐失之。4. 同学们在交流见闻时,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小高:巴以战争使许多人流离失所 , 无家可归。 B、小新:时隔163年,举世闻名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圆明园与马首相聚。 C、小语: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发布,表达了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D、小文:地铁开通后,同学们得意忘形地去乘坐城市轨道,感受济南速度。5. 你能把“秋风瑟瑟,大雁南飞”这个画面写具体吗?6. 同学们相互交流书是什么:有的同学说“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说“书,是 , 也是 。”7. 在阅读中我们懂得读书和做人之道:持续的阅读能让我们不断丰富积累,保持思想鲜活,正如朱熹所言:“?”;小明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去请教,我用《论语》中的“ , ”鼓励他;听到有些同学说现在条件好了,没有必要那么节俭了,我用魏征的“ , ”进行提醒劝诫。在阅读中我感受自然美景:看到明月朗照、泉水潺潺,让我想起王维的“ , ”,像这样动静结合的诗句时我还知道有“ , 。”
二、阅读理解(32分)
-
8. 自然,是一本神奇的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用心阅读这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材料一】《蝉》〔说明文中的蝉〕
ㅤㅤ①蝉,又名知了。古人以为蝉是用触角喝露水生活,但其实蝉是把口器插到树的枝干里吸取汁液为生。它体长约3-5公分,有两对膜翅。a雄蝉腹部有发声器,像一个蒙着一层鼓膜的大鼓,声带肌肉每秒可以伸缩一万次左右,所以声音大。雌蝉不发声。
ㅤㅤ②蝉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b每次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之所以产许多卵,是为了防御危险。昆虫蚋,就是蝉家族的大灾祸。我曾看见三个蚋掠夺一个倒霉的蝉。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蚋立刻像在自己家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然后代替了蝉的家族。
ㅤㅤ③蝉卵要花一年时间才能孵化成幼虫。卵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等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ㅤㅤ④最后,这小生物找到适当的地点,就钻下去,隐藏了自己。它要在地底下生活2-17年。到幼虫成熟后,才会爬到地面,脱去外壳,羽化为长有双翼的成虫。c但成虫也有很多天敌,如肉食类昆虫,小型肉食鸟类,齿蜴等。
ㅤㅤ⑤即便成为幸存站在枝头鸣叫,可它在阳光下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坚持不懈地多年黑暗中的苦工,数十天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多年,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材料二】〔蝉的成长图〕
【材料三】〔生活中的蝉〕
ㅤㅤ《本草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症。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执,当用蝉蜕。
【材料四】〔诗歌中的蝉〕《蝉》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ㅤㅤ蝉,栖于高枝,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它代表着品格高洁。
(1)、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怎样才能说清楚明白?读“材料一”划横线句子,谈谈看法。A:我的看法是,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明白。比如横线c运用了的说明的方法,把的特点说明白了。
B:有时我们需也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才能把事物特点说明白。比如横线a综合运用了、等说明方法,把雄蝉的特点说明白了。
C:说明白,特别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严谨。横线b中“”这个词语,就用得很准确
(2)、联读四篇材料,正确的√,错误打×。①蝉用口器插到树的枝干,吸植物汁液为生。
②蝉一生只蜕皮一次,脱掉浅黄色的蝉衣才变成了有翅膀的蝉。
③蝉是一位“歌唱家”,雌蝉和雄蝉用他们的歌唱表达爱慕之情。
④蝉一生要经历重重危险:产卵期要寻觅藏身之处;幼虫期会被蚋侵袭;成虫期又有很多天敌。
(3)、为蝉设计名片。9. 读名人读书故事,我们汲取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润泽自己的心灵,成就更好的人生。童年读书
莫言
ㅤㅤ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位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机会,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印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ㅤㅤ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我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饿得狂叫。我心里忐忑不安,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ㅤ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①____),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②____)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我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ㅤㅤ后来,我从一个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楹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资料袋:
ㅤㅤ 十一岁的莫言辍学之后,给生产队放羊。那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他看“闲书”,他看书就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1)、文章围绕莫言的读书经历写了哪些场景?有哪些细节带给你最深刻的感受。在第②个场景中,我从这个细节中感受到。
(2)、联系上下文,将下列选项分别选入文中的(①)和(②)里。A.一只喝水的鹅
B.勤劳的小蜜蜂
C.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
D.爱美的花儿
(3)、结合“资料袋”,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幸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母亲原谅“我”的失误,让“我”感到幸福。 B、看完了书让“我”满足,母亲的理解与宽容让“我”感到幸福。 C、读了一下午的书,“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D、能帮母亲干活,“我”感到幸福。三、表达运用(30分)
-
10. “爱阅读”主题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请选择一个任务,完成习作。
ㅤㅤ任务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地逐渐建成新型图书馆,请想象图书馆新型的功能区、创新的阅读方式、新颖的阅读活动等,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
ㅤㅤ任务二:班级征集读书故事,你会记录什么呢?是遇见一本心爱的书的经历?是自己的读书感受?与父母、同学共读书的体验?还是读书历程中结识了特别的人?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自己的读书故事,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