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素养期末诊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知识积累水平考查 (45%)

  •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力(qiǎn)  使(jì)  山地裂(bēng) B、髓(suí)  可(níng)  愤不平(fèn) C、时(shà)  折(qū)  堂大笑 (hōng)
  • 2. 下列三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博斗  鹅卵石  腾云架雾 B、自毫  暖洋洋  横七坚八 C、掩护  眼睁睁  通情达理
  • 3. 下列加点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听到明天要去郊游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B、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亮亮是“迟到大王”,今天早上竟然破天荒第一个到了教室。
  • 4. “鼢(fén)”是一个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这个字的意思最有可能和(   )有关。
    A、一种气体的名称 B、样子像老鼠一样的动物 C、分数
  • 5. 给下列句子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

    嫩:①经验少,不老练;②颜色浅淡;③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⑴青椒牛肉这道菜,炒点才好吃。

    ⑵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红的。

    ⑶他刚参加工作,就让他独立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还显得了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 6.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精卫(缘故) B、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C、竞走取之(争着跑过去)
  • 7. 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 8. 下列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一项是 (    )
    A、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B、靠近了,靠近了,只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C、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 9. 关于“批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读文章的时候,只在写得好、有启发的地方写批注,其他地方不用写。 B、互相交流批注,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C、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词句,也可以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话通常气魄宏大,读的时候要发挥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 B、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观察日记,只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不用写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 11.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与呵护下,那个céng jīng胆小害羞的我已zhú jiànzhú jiàn成长为阳光zì xìn的少年。成长的道路虽然有很多挫折与失败,但家人和老师的  nài xīn  指导,让我学会如何chóng zhěng qí gǔ再次出发。我相信只要我jiān dìng信念,不惧风雨,努力向前,děng dài我的终将是成功的果实。

  • 12. 按要求填空。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们将爱国之情倾注笔下,唐朝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 ,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宋代诗人在《夏日绝句》中写道:“ , 死亦为鬼雄。”
    (2)、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说话要有分寸,不要给自己惹祸;还要说话算话,做到“ , 驷马难追”。
    (3)、诗中有画,《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了一幅暮江美景图;诗中有情,《》中的“ , 天下谁人不识君?”传递了诗人对友人真诚的劝慰和赞誉。
    (4)、“学”和“问”是同等重要的,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
  • 13. 神话故事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神奇的想象,除课文外,我还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如读了《神农尝百草》,我认识了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神农 , 其中神奇的地方是神农的身体是透明的,他吃下植物后,能看到植物在体内的反应;再如读了《》,我认识了 , 其中神奇的地方是

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25分)

  • 14. 语段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____(忽然 果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____(沉重 深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请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朗读。
    A、平淡无奇 B、疑惑不解 C、无奈、愤怒
    (3)、选文主要写的是 (    )
    A、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B、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少年周恩来和围观的人,目睹了中国人受到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感到很气愤。
    (4)、选文中哪句话触动了你?请摘抄下来,并写一写触动你的理由。

    句子: 

    理由: 

  • 15. 现代文阅读

    酸枣 

    ①在家乡的沟坎崖畔上,生长着一种名叫酸枣刺的木本植物。它结出的酸枣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在贫瘠的土地和陡峭的崖畔上,酸枣刺将硬朗的根深深扎进窄小的石缝,任凭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日晒雪压,顽强地生存着。它的枝干上长满半寸长的芒刺。农历三月份,在翠绿的椭圆形小叶间开出了嫩黄的小花儿。花儿落了,便留下了又小又青的枣儿。

    ③初秋时节,酸枣熟的并不多。刚开始,零零星星有了半红的,不过几天就变红了。 随着季节的深入,熟的慢慢多了起来。每当放学后,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我望着沟坎上暗红色的酸枣垂涎欲滴。我们先观察一个好下手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绕开圪针,扯开缠在酸枣树上的藤蔓 ,有时候还得躲开树上的柴蜂窝,免得被蜇了要疼很久。要是没有意外,我们便把酸枣一颗一颗地摘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心里无比快活。

    ④酸枣打回家以后,就开始 酿酸枣。将晒到半干的酸枣倒进大肚子瓦罐里,等到西北风把酸枣树的叶子和果实都扫净以后,母亲便从父亲的酒瓶里倒一小 盅 烧酒,把酒盅放在瓦罐里的酸枣上面,再把瓦罐封严实,酿酸枣就此完成。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盯着那一瓦罐酸枣,期待着开封的那一刻。

    ⑤终于到能吃酸枣的时候了——打开瓦罐,酒盅里的烧酒被妥妥地吸收掉了,而酸枣红红亮亮的,飘着丝丝缕缕的酒香。每天上学时抓两把酸枣揣在衣服口袋里,不时掏几颗和同学们分享,大家一边嚷着酸一边吃,看着对方的表情像揉皱的纸一样,心中却无比欢乐……

    (1)、文章第③至⑤自然段,作者围绕“酸枣”写了以下三件事:

    (摘酸枣) → →

    (2)、请对文中画线部分进行批注,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3)、酸枣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
    A、红→暗红→半红 B、暗红→半红→红 C、半红→红→暗红
    (4)、第⑤自然段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酸枣,不仅写了     看     到的、到的,还写了到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酸枣的之情。

三、表达创作能力考查(30分)

  • 16. 轻松习作。

    题目一:生活就像个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你高兴、激动、自豪;有的使你惭愧、后悔、烦恼;也有的让你难过、流泪……选择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题目二:你一定玩过不少有趣的游戏,哪一次玩游戏的经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它写下来吧。以“记一次有趣的游戏”为题,注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并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要求:①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