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是( )A、熔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汽化现象2. 小红骑着自行车在去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路旁的树木 B、小红骑的自行车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4.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所需器材有平面镜、刻度尺、白纸、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等。 B、实验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此时成像最清晰。 C、蜡烛成的像可以承接在光屏上,像的大小和物体相等。 D、实验中蜡烛随着燃烧会越来远短,成的像和另一只蜡烛将无法完全重合5. 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由图可知这次成像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等于2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6. 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用到的工具很多,下列所述四种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质量的有( )
(1)建筑工人用的水平尺
(2)菜市场卖菜用的杆秤
(3)游标卡尺
(4)超市里用的台秤
A、(1)(2) B、(2)(3) C、(1)(4) D、(2)(4)7.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B、
C、
D、
8. 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看报纸上的字。他们移动凸透镜,当报纸离凸透镜20cm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窗外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如果此时将报纸放在离此透镜30cm处,则透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观察报纸,可看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9. 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
②使用更细的玻璃管
③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
④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 如图甲所示,一个杯子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质量为 B、该液体的密度为 C、该杯子的容积为 D、当时,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11. 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12. 甲、乙两名小学生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2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C、0~12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0~12s内,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
13. 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会形成一个像(填写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14. 期末考试考场内翻阅试卷产生的声音是由纸张的产生的.蝙蝠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是利用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15. 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的质量 , 体积 , 密度 (选填: “变大”、“变小”“不变”)。16. 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这是光的现象;如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在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
三、作图与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
17. 一束射向凹透镜的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方向。18. 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9. 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20. 小明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便于让像承接在。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变大、变小或不变)。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
21. 小明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利用位置传感器通过超声波测出小车的实时距离,再用计算机算出运动速度,如图所示;假设位置传感器发射的超声波信号经0.01秒反射回来并被接收,此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传感器与小车间的距离是m;小车从A处滑到C处的过程,位置传感器的屏幕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到达C处的速度为m/s。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
22. 校园内有一块景观石,慧慧同学想估测一下这块景观石的总质量。她取了同种材料的一个长方体小石块为样品,测出小石块的长为6cm,宽为5cm,厚为2cm,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150g。慧慧又测出景观石的总体积为12 m3 , 请你帮慧慧同学解决下列问题:
(1)样品小石块的体积为多大?
(2)样品小石块的密度为多大?
(3)景观石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23. 有一内径和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 显示的温度为 104℃,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实际温度为54℃时,它的示数为多少?
(2)当显示温度为32℃时,它所测量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3)当实际温度为多少时,它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