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强调:“初中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思考未来职业和生活目标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丰富,还在人格和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这说明,初中阶段( )
①是人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石
②对个人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③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决定时期
④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 袁隆平,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与“杂交水稻之父”。他笃定科学规划与努力可解粮食困局,青年时立志农业科研,并精心规划。此后长期实验,成功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卓越力量。他的人生和科研道路展示了( )A、目标明确,行动就有方向 B、精心规划,不如等待机会 C、未雨绸缪,必能实现梦想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 小华参加“自我与他人眼中的我”主题活动。老师夸他上课认真、作业仔细,同学们称他乐于助人、有团队精神,是班级活动积极分子。小华借此知晓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可见,小华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A、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C、通过成绩排名来认识自己 D、通过参与竞赛来认识自己4. 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小李因表现不好而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很差,做什么都不成功。班长鼓励他说:“你有不少优点,你善于倾听、有组织能力,要懂得自己的价值,更要努力提升自己呀。”小李听后重拾信心,努力改进,此后表现优异。材料说明了( )①人贵自知,明晰自身优点可振作精神
②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能实现自我超越
③只有经历失败,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
④认识自己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 2024年7月29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加赛中,黄雨婷0.1环之差不敌韩国选手获银牌,她微笑表示虽遗憾但会继续努力。这启示我们( )A、接纳不足,无视缺点才能继续前行 B、接受瑕疵,放任自我方可缓解失意 C、接纳自己,正视不完美才会迈向进步 D、认可缺点,放弃改进才可减轻压力6. 在家庭生活中,婴儿时长辈用筷子教你辨味是文化传递,孩童时因筷子使用不当被家长纠正蕴含礼教启蒙,长大后用筷子为长辈夹菜体现感恩。家的记忆虽有差异,但亲情永恒。家庭情感与文化在代际延续形成了家的独特意义。从材料可见( )①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②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家庭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筷子
③家庭只靠血缘维系,筷子的文化意义可忽略不计
④优良家风引导家庭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和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 梁启超秉持爱国重教的传统美德,并以此教导子女。梁思成与林徽因投身建筑事业,期间历经艰难,他们彼此支撑,工作时专注努力,闲暇时关怀家人,尊重家中每一个人,他们家庭和睦,子女也深受感染,积极为家庭贡献力量。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①独断专行掌控家庭走向
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家庭成员共同分担责任
④相互关照、彼此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小兰精心绘制漫画《齐心协力》送给班主任杨老师,表达对她的感恩之情。对漫画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②师生交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③学生应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的付出
④学生只听从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教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鲁迅与瞿秋白在动荡年代相识,他们经常于昏暗灯光下促膝长谈。瞿秋白避难时,鲁迅不顾危险予以收留;鲁迅遭反动派攻击,瞿秋白则发文力挺。鲁迅与瞿秋白的交往故事体现了( )A、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B、友谊是一种利益同盟 C、友谊是一种短暂交集 D、友谊是一种尊卑关系10. 下图是“中学生交友认识”的小调查。以下关于中学生交友的分析与启示,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基本能感悟到友谊是心灵的相遇,且认同交友需平等尊重
②大部分学生在交友时,处理矛盾方法策略性不足、对原则把握不准
③中学生要珍视友谊,平等尊重朋友,善于化解矛盾并恪守交友准则
④中学生朋友数量越多越好,在交友过程不需遵循原则,开心就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小明在中学时期结识了一些经常逃课的朋友,并劝他学习没什么用,后来还拉着小明一起去网吧。小明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还因多次逃课被学校记过处分。小明的经历警示我们( )A、朋友多了生活才精彩 B、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C、为朋友就该两肋插刀 D、朋友间应忽视缺点12. 小辉原本是个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孩子。进入学校足球队后,在与队友们共同训练、并肩作战的集体生活里,他学会了相互协作、勇敢拼搏,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且坚韧。这说明( )A、个人成长只靠天赋,与集体无关 B、个人离开集体,什么事都做不成 C、集体生活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D、只要进入集体就能实现自我价值13. 学校书法社团在成立时就确立了“传播文化,创意无限”的发展目标。在社团干部的带领下,大家以目标为导向,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团能够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成员个人利益高于集体整体利益 B、集体发展全靠核心人物引领 C、优秀社团依靠频繁活动维系 D、建设活力社团,需确定共同愿景14. 下列对在集体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班级在学校拔河比赛中失利,同学们相互安慰,一起分析失败原因
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关心和理解,共同成长
②
学校开展文艺汇演,同学们各展其能,为班级争得荣誉
个人在集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③
班级合唱比赛,忘记歌词的同学努力补救,众人齐心完成表演
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成员的责任感,为集体利益而努力
④
班级午休时间要求安静,小张与同桌同学大声交流学习问题
集体规则不合理就不用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某中学七年级二班成功举办了“品诗词之韵,悟人生之理”诗词分享会。下列同学看法你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华华:我喜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时光易逝,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虚度光阴。
晨晨:我喜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虽然会遭遇挫折,但有顽强的延续性。
阳阳:我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生充满无奈,美好逝去就不会再来,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凯凯:我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年轻人就应该及时行乐,不用考虑未来。
A、华华和阳阳 B、华华和晨晨 C、阳阳和凯凯 D、晨晨和凯凯16. 在2024年虎门半程马拉松赛中,虎门公安、交警、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消防等多个部门精心策划与保障,引入了12辆救护车和262名医疗志愿者,确保能够妥善处理各类紧急情况。这彰显了主办方( )A、为了提高赛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B、主要是为了展示城市形象 C、为保障安全不惜浪费资源 D、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17. 对下列行为点评正确的一项是( )序号
行为
点评
①
在学校食堂插队打饭
符合规则意识
②
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
违反规则意识
③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不保持通风良好
具有风险意识
④
在高楼窗台摆放杂物且不设防护
缺乏风险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户外实践活动中,小明不小心摔倒受伤,同行的小红迅速从背包里拿出急救包,适当处理伤口后联系老师将小明送往医务室。小红的做法告诉我们( )A、遇到危险只能等待专业救援 B、提高防护能力要依靠他人帮助 C、学习防护和急救知识技能很重要 D、受伤是户外活动不可避免的19. 下图漫画《晴雨》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逆境
②对待逆境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③要学会盲目乐观、自我激励
④面对逆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成果斐然,美国给予其丰厚待遇极力挽留。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科技人才,钱学森心系祖国,不顾美国政府的重重迫害与阻挠,毅然回国。归国后,他投身航天事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启示我们( )A、人生目标取决于国外优厚待遇 B、人生目标要与国家利益相契合 C、个人目标高于国家发展需求 D、应只专注个人科研成就追求二、非选择题(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某班举行“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主题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故事分享
2024年7月1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报告里,他回顾了人生成长“三条路”:从德国留学到学成归来决心报效祖国的留学之路;带领团队专注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我国空天信息科技实力的未来之路。
活动二:深度思考
2024年7月25日,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宣布,其人工智能(AI)系统在测试中成功解答了2024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题,最终得分达到本次比赛的银牌水平。我国继“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两大战略之后,中国又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一场新的“全民运动”,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1)、李德仁院士人生成长的“三条路”表明了什么?(2)、小丁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结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学习将不再重要。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你一起学习领会。
●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2020年9月9日,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慰问
●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二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是党的十七大和二十大代表;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女杰、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七一勋章”和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你是怎样理解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今后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不仅是一道思考题,而且是实践题。生命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案。为了让大家思考生命,追求美好人生,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生命的思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感悟生命可贵
脑瘫女孩豆豆2岁时被确诊为脑瘫,有医生认为她这辈子可能都离不开轮椅。豆豆的父母不愿放弃,坚持带她做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改善身体状况,鼓励她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在一次次的练习中,豆豆慢慢学会了独立行走,并在5岁时进入幼儿园,2023年6月终于成为一名小学生。
(1)从被判定离不开轮椅到学会独立行走,豆豆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生命感悟?【探究二】端正人生态度
2023年7月,K396次列车因大雨被困,车外暴雨倾盆,车内物资紧缺,焦灼不安的情绪充斥在车厢内。在组织恢复列车秩序时,乘务员赵阳一句“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刷屏网络。赵阳不仅在工作中注重身体健康,还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责任感来滋养心灵。她每天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最佳状态。
在成都大运会比赛首日,武术运动员曹茂园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勇夺首金。曹茂园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跟教练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经过很多努力,遇到过挫折,又重新站起来,继续去挑战一些新的难关。”曹茂园每天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锻炼,注重饮食和休息,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同时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对目标的执着来滋养心灵。
(2)结合赵阳和曹茂园的故事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探究三】保持身心健康
脑瘫女孩豆豆、乘务员赵阳和运动员曹茂园三位不同的人物通过各自的经历展示了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了无数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3)结合赵阳、曹茂园和豆豆的故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