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科学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项目一 探索微小世界 列文虎克凭借精湛的工艺,精心制作出了微小的玻璃球镜片,制造出了具有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这一创举开创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先河。
-
1. 下列透明物品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2. 组合两个凸透镜能把看到的物体放得更大(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1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B、放大镜2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C、放大镜1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3. 下列图片分别是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其中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关系是( )。A、图像越大,视野越小B、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C、没有直接关系
4. 洋葱表皮细胞与人血细胞相比(如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生物体的细胞 B、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有所不同5. 下列选项中,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A、B、
C、
6. 茅洲河是流经光明区的一条河流,被誉为深圳的“母亲河”。晓明想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取用河水进行微生物培养。(1)、 如图,当水面出现了一些霉点后,晓明用滴管取一滴液体用于制作临时装片,此时滴管应从( )处吸取液体。A、水底沉淀物 B、中间水位 C、靠近水面(2)、 下列是制作装片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3)、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如果发现视野过暗,改善的措施有____ (多选)A、反光镜从平面镜改为凹面镜 B、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C、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D、关闭显微镜的电源或光源开关 E、将显微镜移至光线更强的位置(4)、 晓光发现微生物在视野的左上角,他应该把载玻片往移动,使目标移到视野中央。(5)、 移到中央后,晓光观察到的微生物如下图,查阅资料后,知道这种微生物是草履虫,他想制作一个介绍草履虫形态特征的标签,请你帮助他完成。名称:草履虫
形态特征:
(6)、 晓光在记录本上画出它的轮廓后,重新再看时却找不到这种生物了,这可能是因为: 。(7)、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举2个例子说出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
二、项目二 地球的运动规律 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换与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独特位置和姿态息息相关,这些自然现象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
7. 以下假设,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有( )。A、① B、 C、B. ①③ D、C. ①②③④8. 图是深圳、上海、哈尔滨、兰州四个城市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一天中,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深圳 B、上海 C、哈尔滨9. 下列叙述不属于昼夜交替对动物产生的影响的是( ) 。A、候鸟迁徙 B、猫头鹰晚上捕食 C、蜜蜂在白天开花时采蜜10. 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 C、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因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有所变化11. 用圆盘和乒乓球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圆盘可以用来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 B、乒乓球自转时,能完美地模拟地球自转时地轴保持固定角度倾斜的状态 C、通过此实验,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12.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大圭表,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最短的一天为“夏至”,一年中的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到下一年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的周期为一年。(1)、 图中代表夏至日的影长为处。 (填“A”或“B”)(2)、 请在图5中画出“春分”时影子的大概位置,用“C”点表示。(3)、 在观星台观察到一年当中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
(4)、 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表示北半球处于冬季的是处,(填字母),举例说出这个季节对生物的影响:。 (举一例)此时,南半球处于季。举例说出这个季节对生物的影响:。 (举一例)(5)、 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 请你结合下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 。
(6)、 “日心说”作为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
① 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②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③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 小时自转一周。
④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请结合你的理解,从它的贡献、不足或对我们现代科学研究的启示等方面,谈谈你对日心说的看法。
。
三、项目三 工具技术发展 人类凭借智慧与创造力,不断发明和创新工具,而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又促进了工具的升级与多样化,三者相辅相成,共同编织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
-
13.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历史上书籍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性阶段,依次是 ( )。A、手工抄写一雕版印刷一活字印刷 B、手工抄写一活字印刷一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一活字印刷一手工抄写14. 剪刀是常见的多功能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操作手柄,可以调整刀刃方向和开合角度 B、剪刀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C、剪刀是一种单一工具,只具有杠杆的结构特点15. 为了减轻生活和劳动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发明制造出了独轮车。从两汉时期的壁画到宋代的文献记载,独轮车的身影无处不在,下列工具与其车轮的应用原理相同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16. 关于车轮的演变过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车轮的结构由无辐条向有辐条演变 B、车轮的作用仅限于交通运输 C、车轮的材料从金属向木头演变17. 晓光自制了“萝卜独轮车”,在用“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 )位置更省力。A、a点 B、b点 C、c点18. 假期,晓光和晓明去爬山。他们发现两条登山路径,想知道哪条更省力。晓明注意到,这两条路径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两种斜面 。
为了比较不同坡度斜面的省力情况,他们利用木板、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一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直接提起
斜面A
斜面B
第1次
5N
4.2N
2.4N
第2次
5N
4.3N
2.3N
第3次
5N
6N
2.3N
(1)、 他们在告示牌和手机上查阅了有关登山的信息,下列可由手机传播,但告示牌无法传播的信息是____。 (多选)A、文字 B、符号 C、音频 D、视频 E、图像(2)、 上表数据中,出现了一个异常数据,这个数据是 N(填具体数据),造成数据错误的原因可能是:。(3)、 通过仔细分析实验结果,他们发现走号登山路径更省力,理由是。(4)、 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现象使用斜面的是____。A、螺丝钉 B、
跷跷板 C、梯子
(5)、 最初的独轮车容易侧翻,为了改进这一不足,人们在车前增加了两个立柱(图) ,可以保证在停顿的时候不侧翻。请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工具可以进一步改进? 在下表中写下你的设计工具名称
原有不足
设计图
(图文结合)
创意说明
四、项目四 能量转换利用
-
19. 能量以多种形式渗透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断探索和利用它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潮汐能 B、石油 C、地热能20. 晓光所在的科学小组进行了调查(图),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主要来源于 ( )。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截至2024年10月)
指标名称 单位 1-10月累计 同比增长(%)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万千瓦
319427
14.5
其中: 水电
万千瓦
43088
2.5
火电
万千瓦
142597
3.8
核电
万千瓦
5808
23
风电
万千瓦
48617
20.3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
79311
48.0
A、火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核能发电21. 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晓光爸爸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下列电器中与电动汽车能量转化过程相同的是 ( )。A、B、
C、
22. 工作相同的时间,下列用电器中最不省电的是 ( )。A、B、
C、
23. 全家人一起去公园,这里有许多能量的表现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化学能 B、风筝在空中飞行需要风提供能量 C、植物生长的能量只来源于地球内部24. 新年到了,爸爸送给晓明一辆电动玩具车,他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象:(1)、 玩具车装上电池后能快速地行驶,是因为电动机内部将电能转化为 , 再变成让车轮转动的动能。(2)、 若把小电动机接入电路中,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会发现____ (填字母)A、小电动机转的更快了 B、小电动机不再转动 C、小电动机往相反方向转动(3)、玩具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突然不能动了,晓明猜测可能是电池没电了,他可以用____检测电池是否还有电。A、线圈+电池 B、线圈+指南针C. 指南针+磁铁(4)、晓明取下电池,拆开玩具车,发现电动机(图)由外壳、转子和后盖组成,其中通电后能吸引铁质小螺丝,这说明了它是电磁铁。25. 紧接着,晓明找来材料进行了电磁铁的实验研究。(1)、右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括号上标上南北极。 (填N或S)(2)、 晓明还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做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①比较 1、2号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晓明想通过1、3号实验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的关系,请你帮他把上表的记录补充完整。序号
电池节数
线圈匝数
吸起的大头针针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
1
20
5
6
5
2
1
40
11
12
10
3
3
23
25
24
(3)、 老师告诉晓明,科学家奥斯特坚信电与磁之间有联系,并长期探索这一假设。1820年4月,他在讲课时意外发现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偏转,随后三个月内,他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研究了电流对磁针的影响,包括不同位置和介质的影响。这些实验最终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验证了他多年前的猜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请谈谈你的感受。 。(4)、 能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支撑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全球稳定。关于节约能源,你能提出哪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