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
yǎn lián
shān jiàn
gē da
cǎo píng
diān bǒ
qīng yōu
rè xuè fèi téng
jì gāo yì chóu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2. 选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衣裳(shang sháng) 攀登(dēn dēng) 糟糕(zāo zhāo)
yàn语(彦 谚) 摇lán(篮 蓝) jǐng象(境 景)
3. 先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再从中选择一个造句。(1)、形容声音突然中止。(2)、时而中断,时而继续。(3)、选词造句:4. 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唐朝的辛弃疾。(2)、“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3)、“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这段话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4)、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二、阅读。
-
5. 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只等闲。
____逶迤腾细浪,____磅礴走泥丸。
____水拍云崖暖,____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诗中的横线上补全诗句。(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请选择其一,结合相关诗句说明其表达效果。(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红军怎样的情感?6. 读《宿建德江》,完成练习。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填序号)A、苏轼 B、刘禹锡 C、孟浩然(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中,诗人眼前的景象是 , 诗人此时的心情是 , 原因是。(3)、展开想象,说说: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在诗人的眼中和心中有着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 读《书戴嵩画牛》,完成练习。蜀中有杜处士,____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____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____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____。”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拊掌: 掉尾: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处士、牧童”这两个人物的形象。8. 读《青山不老》一文,完成练习。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奇迹”的意思是。(2)、文中找出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①打比方 ②列数字 ③作比较 ④举例子
(3)、读文中以下部分的内容,先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要点,再进行概述。第2~3自然段:
第6~7自然段:
(4)、文章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请说说你的理解。9. 读《童年》节选,完成后面的练习。四十年前,轮船走得很慢,我们坐了很久才到尼日尼,我清楚地记得这最初几天的美好日子。
天气变好了,我和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待在甲板上。在晴朗的天空下,伏尔加河两岸被秋天染上金色,缝上了绸缎。橘红色的轮船缓缓地逆流而上,轮桨懒洋洋地拍打着淡蓝色的水面,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船尾用一根长长的牵引索拖着一条平底驳船。驳船是灰色的,像一只土鳖。太阳在伏尔加河上悄悄地移动,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时每刻都是新的。翠绿的群山好似大地的华丽衣服的华美褶边。沿岸有城市和乡村,远远看过去像一块块的蜜糖饼干。水里漂着金色的秋叶。
“你瞧,多好!”外祖母不断地说道。她一会儿跑到船这边,一会儿跑到船那边,容光焕发,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她常常望着河岸,忘记了我的存在。她站在船边,双手抱在胸前,微笑着默不作声,眼里含着眼泪。我拉了拉她那黑裙子。
她抖了一下,说:“我好像在打瞌睡,做了个梦。”
“那你哭什么?”
“亲爱的,我哭是因为高兴和年老。”她微笑着说,“我的年岁已经过了六十个春秋了。”
她闻了闻鼻烟,开始给我讲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讲那些善良的强盗,讲圣人,讲各种野兽和恶魔。
她声音低沉,很神秘地讲着童话故事。她俯身靠近我的脸,用大大的黑眼珠看着我的眼睛,好像要向我的内心灌注一种让我振奋的力量。她说话像在唱歌,越说越流畅。听她说话让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
我每次听完后,总会要求:
“再讲一个吧!”
“好,那就再讲一个——有个老家神坐在炉灶下,他把面条扎进了脚掌,他摇晃地哼叫着:‘哎呀,小老鼠啊,痛啊,哎呀,小老鼠啊,我受不了啦!’”
她抬起一只脚,用手抓住它,提着摇晃,可笑地扮出一副苦脸,仿佛痛得要命。
周围站着一圈和蔼可亲的大胡子水手,他们一边听一边笑,夸奖她讲得好,也要求她继续讲:
“好啊,婆婆,再讲一个吧!”
然后他们又说:
“走啊,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吧!”
(1)、读选文,根据“情节、环境、主要人物”梳理信息。情节(概述):
环境(简述):
主要人物(名称):
(2)、先找出选文中对外祖母语言的描写,再结合对她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3)、你读完《童年》这本书了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小说中还有哪些人跟外祖母一样,让主人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与美好,让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10. 填一填,写一写。(1)、请填写句中缺少的部分。①祖宗 , 当以死守,不可以与人。(李纲)
②好比串门儿——串门儿。(杨绛)
③以立意为 , 不以能文为。(萧统)
④横眉冷对 , 俯首甘为。(鲁迅)
(2)、【新思维开放探究】你是怎么理解“串门儿”一词的?请联系自己的积累(现实生活中的见闻经历或课内外阅读中的认知与收获)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三、习作表达。(30分)
-
11. 习作题目与要求。
, 谢谢你对我的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或哪些事让你心存感动和谢意?想一想那些动人的场景,将你印象深刻的记忆写下来吧!可以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来写。要把重点部分写详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