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积累与梳理

  • 1. 读拼音,填词语。

    lǎn  duò

    qīn   lüè

    xié  tiáo

    fā   shì

    qǐ   dí

    shòu  ruò

    jīng  zhì

    zhì   pǔ

  • 2. 根据要求用“简单”写句子。
    简单:

    【(经历、能力等)平凡】

    (结构单纯,头绪少)

  • 3.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举闻名    ②得意形    ③足智多    ④呕心

    计多端    ⑥处心虑    ⑦兴高采    ⑧臭名

    (2)、诸葛亮是个的人。
    (3)、狐狸 , 用甜言蜜语骗走了乌鸦叼着的肉。
    (4)、都江堰是的水利工程,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
  • 4. 把下面的名言和古诗词句补充完整。
    (1)、 , 戒奢以俭。
    (2)、西塞山前白鹭飞,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我劝天公重抖擞,
    (5)、 , 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阅读鉴赏与探究

  • 5. 成成:请跟我一起运用学习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下面的材料吧。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子任务一:我喜欢的人物形象

    (1)、读材料,先把下面的提示补充完整,然后找出能解释这个词语意思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不怕秦王,但是我害怕廉将军。 B、我既害怕秦王,也害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D、我不怕秦王,也不得不怕廉将军。
    (3)、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成成:班级将举办“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我想介绍蔺相如。
    (5)、判断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交流前,要搜集并整理蔺相如的相关信息。         

    ②交流时,要有条理地讲述。             

    ③要把理由说清楚。                     

    ④可以不用说这个人物出自哪部文学或影视作品。      

    (6)、快速阅读我能行

    【资料袋】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该传是合传与附传兼备,以写廉颇、蔺相如为主,后面附有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事迹。通过这五人的传略,反映了赵国从赵惠文王到赵王迁七十年间的兴亡史,主要写了四个有名的故事,即“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及“长平之战”。

    ①读资料袋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把你看到的内容写出来即可)?

    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    )(多选)

    A.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B.带着问题读。

    C.没有看明白的地方,可以回读。

    D.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 6. 成成: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材料1】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材料2】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和 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 原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生活十分艰难,队里的收成不好,全指望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耳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读【材料1】,完成练习。
    ①这段话运用了(    )描写。
    A.重复       
    B.人物        
    C.动作         
    D.环境
    ②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材料2】,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在文中的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半信半疑:               

    ③在第4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④“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⑤“我偶一抬头,望见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 这句话表达了“我”               

    ⑥找出“我”得到伞后欣喜的句子。

    ⑦为什么说“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3)、在母亲节送给妈妈的贺卡中,你最想画上什么?为什么?
    (4)、有人说,母爱是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是船,载我们到成功的彼岸。你想说:

三、习作表达与交流(34分)

  • 7. 读一读,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向不认识的人倾诉——你最近遇到的烦恼。 B、向父母倾诉——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你。 C、向好朋友倾诉——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 D、向自己敬佩的人倾诉——表达对他们的关心、敬佩和感激。
  • 8. 完成习作:根据本次任务主题,写一封信。

    要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