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工整美观。

    yī jīn 

    xǐ yuè  

    gē da 

    shēn yín 

    zuǐ chún 

    yáo lán 

    táo zuì  

    líng lì  

二、选择(2分)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bó)   上药(fú) B、脸(běng)  差不齐(cān) C、梧(kuí)  囵吞枣(hú) D、(xiāo)   汹涌澎(pài)

三、填空题(4分)

  • 3.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写在横线上。

    A.彩红

    搏斗

    丰满

    郑重 

    B.放肆

    确凿

    瓦兰

    厨房

    C.岩石

    单簿

    生态

    荡漾 

    D.爆发

    仍旧

    凌乱

    经厉

四、选择题(4分)

  • 4.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青绿色) B、忘食(睡) C、经风霜(充分) D、不知道(本来)
  • 5.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C、咸莫能其理(产生) D、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

五、基础知识运用(27分)

  • 6. 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语填空。(填序号)
    (1)、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①热血 

    ②忘 所以

    ③别出心 

    ④全神 

    ⑤理 气壮

    钉截铁

    (2)、这样 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3)、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不禁  , 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
    (4)、当我们坐在人生的驾驶室里,就应该 地望着未来。
  • 7. 按要求写句子。
    (1)、从下面词语中选一个词语写句话。

    没谱   叫板  捧场  对台戏   挑大梁   字正腔圆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下面是张强在课堂发言中的一句话,请你帮他改一改。

    伯父对我讲了鼻子“碰壁”的故事,我恍然一下子明白过来。可改为:

  • 8. 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阅读古诗文,犹如欣赏丰富多彩的画卷。读“开轩面场圃,”我看到了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场境;读“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 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3)、阅读名著能认识不同的人物,看到不同的故事。读《童年》,我认识了坚强、正直的阿廖沙,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和的“小茨冈”;读《小英雄雨来》,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等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 9. 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或错误表示。
    (1)、《玄秘塔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 
    (2)、“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3)、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4)、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想知道写了关于鲁迅的那几件事,我们可以快速读全文,大致了解各部分的内容,对不影响了解事件的细节,可不必过多关注。 

六、阅读(25分)

  • 10. 读下面文言文,答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讲的是 时期 和 成为知音的传说。关于二人的故事,古诗中也有提及,如“锤期久已没,。”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志:
    少选: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
    (4)、把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知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 11. 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致颜黎民(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你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作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流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我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解释词语。
    ①缘故:
    ②无足轻重: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是 写给 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 

    (3)、鲁迅就读书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请加以总结概括。

    (4)、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说明只有  , 才能 。“许多花”比喻  , “蜜”比喻 

七、习作(30分)

  • 12. 习作。

    成长路上,总会有人帮助你,安慰你,让你充满感动,萌生出“有你,真好”的感叹。现在请你拿起笔,对这个“你”表达真挚的情感吧!自拟题目,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进行描述,要把事情写具体。不少于450字。

八、附加题。(10分)

  • 13. 借助注释,写出下文的意思,再给短文拟个题目。

    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 , 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

    注释:①〔寿陵〕燕国地名。②〔余子〕少年。③[国能〕指大城市邯郸人走路的步态。④〔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