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0分)

  • 1.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襟(yī jīn )  瞻仰(zān yǎnɡ)  璀璨(cuǐ càn)  狞笑(nínɡ xiào) B、盔甲(kuī jiǎ)  废墟(fèi xū)    跺脚(duǒ jiǎo) 魁梧(kuí wú) C、呼啸(hū xiào)  澎湃(pénɡ pài)  抵御(dǐ yù)    勉强(miǎn qiánɡ) D、战役(zhàn yì)  伶俐(línɡ lì)   铁锹(tiě qiāo) 摇曳(yáo yè)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喜雀 瀑布 豆腐  别出心裁 B、检阅  陆续  次序  自作自受 C、枯揭  坦克  距离  威风凛凛 D、抽屉  苔鲜  旗帜  技高一筹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停止,放弃;②荒芜,衰败;③残疾。词语“墟”“寝忘食”“疾”“半途而”中“废”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②①③① B、③①②① C、①②③① D、③①①②
  • 4.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可以是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斗,也可以是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③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 5.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成长的路上,     注定了迈出双脚,就只能往前移动,     前面荆棘横生。     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     结果如何,     在行进,我们就不会后悔。

    A、只要  既然  因为  不管  即使    B、既然  不管  因为  即使  只要 C、因为  即使  既然  不管  只要    D、既然  即使  因为  不管  只要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爷爷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都喜欢他。 B、爸爸在家一直唱白脸 , 配合妈妈教育我们,可真是用心良苦。 C、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广大读者。 D、读书像品茶,囫囵吞枣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这句话没有语病。 C、她常常说自己五音不全,这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D、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是动作描写。
  • 8.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与这句话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令人惊叹啊! B、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么不令人惊叹呢? C、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D、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么会令人惊叹呢?
  •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B、“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C、“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D、背后传来了一声赞叹 :“多好啊”!
  • 10.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打比方) B、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千米的星球。(举例子) C、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D、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举例子)

二、日积月累。(11分)

  • 11. 日积月累
    (1)、《宿建德江》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野旷天低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清风半夜鸣蝉”。同样是写月色,但感情却不尽相同,前者表现达的是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之情
    (2)、来到黄河边,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我们不禁吟诵起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
    (3)、《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的
    (4)、《书戴嵩画牛》中引用古人的话:“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

三、按要求写句子。(每句3分,共9分)

  • 12. 按要求写句子。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加上关联词,意思不变)
    (2)、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缩句)
    (3)、山洪咆哮着狂奔而来。(改为比喻句)

四、阅读理解(30分)

  • 13. (一)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选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
    (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或解释,填上序号。
    汤乎若流水。A.tānɡ  B.shānɡ
    伯牙破琴绝A.xián  B.xuán 
    方鼓琴而在太山。A.心志;情志。    B.志气;志向。
    善哉乎鼓琴。A.是的。    B.好啊。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
    (4)、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①解释:

    ②感受:

  • 14. (二)课外阅读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已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 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鲁 迅

                                                                       四月十五夜

    (1)、鲁迅的原名是 , 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   
    (2)、这是写给的信,主要讲了
    (3)、写出鲁迅对读书提出的两点建议。
    第一点:
    第二点: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习作展示(30分)

  • 15. 习作

        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的分享、跌倒时的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的美好事物、美好的情感,请以《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