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与运用
-
1. 奇奇准备参加“妙趣童声”节目,朗读书中美景,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
①kù shǔ之夏,我们曾跟随巴金先生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时,看到了绿叶间不留一点缝隙的大rónɡ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yào着我们的眼睛;第二次去时,眼晴应接不xiá,看到了许多小鸟。
②那竹窗帘儿里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的月亮,好美!后来,我们在院中寻找它,看到了桂树虽没有开花,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在天 (1) 下,像qiàn在画kuànɡ里,好有诗意!③按照“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人才能保持平hénɡ。恰当的间隔,使得无名溪上清波漾漾,人影chuò chuò。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正确、规范、整洁。kù shǔ
rónɡ
树
yào
照
xiá
应接不
qiàn
kuànɡ
在画里
hénɡ
平
chuò chuò
人影
(2)、下面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缝隙(fèng) B、累累(léi) C、间隔(jiàn) D、悄没声地(qiāo)(3)、联系上下文,横线上(1)的位置,应选的字是( )。A、目 B、幕 C、慕 D、墓(4)、下列词语与“款款地……进来”中加点字“款”意思相同的是( )。A、条款 B、落款儿 C、款步 D、新款2.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下面的语句恰当运用(填序号)。(1)、把词语补充完整①耳熟能
②气急坏
③一不苟
④生涂炭
⑤名远扬
⑥足多谋
⑦太平世
⑧相为命
(2)、阿凡提带着一群人在财主家屋顶上又唱又跳,看那财主鼻子都被气歪的样子 , 太有意思了、他 , 素有“赛诸葛”之称,总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4)、有的成语即使你不懂,听得多了, , 也就会用了。(5)、下面两幅图是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街景,你觉得可以用词语来形容画面的内容。二、选择题
-
3. 奇奇给妙妙出了4个字谜,你认为谜底是( )。
1
2
3
4
十张口,一颗心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点点成金
守门员
A、思、墨、全、闯 B、思、默、全、闪 C、古、默、全、问 D、思、默、冰、闪4. 老师想勉励妙妙对待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你认为合适的内容应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 妙妙需要给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排序,请你帮忙,正确的是( )。①中午下班回家,见书桌上有两把鹅毛扇。
②那扇在手,轻巧;扇之,清风惬(qiè)意。
③我拿起反反正正地看,两把扇子都由一色的白天鹅羽毛扎成。
④水竹扇柄,柄端各吊一个红黄绿三色线扎成的小花儿。
⑤扇面上各用红墨水喷成一朵大红牡丹,娇艳欲滴。
A、①③⑤④② B、①④⑤②③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②③三、填空题。
-
6. 妙妙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古诗词积累卡,请补充完整。
家国情怀古诗词积累卡
忧国忧民
林升对统治者的深深谴责:“山外青山楼外楼,?”
国富民强
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壮哉,我 , 与国!”
家乡眷恋
纳兰性德对千里之外家乡的思念:“ , , 聒碎乡心梦不成,。”
四、语言表达
-
7. 奇奇和妙妙学习了民间故事单元后,学校文学社让他们做一期专刊。下面是准备的材料,请你赶快来帮忙,完成问题。
【材料一】民间故事是动态的民间文学,是当地百姓向社会表达情感愿望的重要渠道,主要特征有:时代久远,口头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多采用象征手法。由于故事口耳相传,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所以地方方言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一个故事常有多个版本。
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深受群众喜爱。它们既保留了当地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
【材料二】《××民间故事集》部分目录
第一章( )
十二生肖的故事…………3
鲤鱼跳龙门………………6
义犬救主…………………8
幸福鸟……………………10
年兽………………………13
第二章 幻想故事
宝草帽…………………20
夜明珠…………………23
飞来峰…………………26
湘妃竹…………………30
神奇的红石榴…………36
第三章( )
巧媳妇…………………52
徐文长难倒窦太师……57
三个和尚………………62
阿诗玛的故事…………68
阿凡提斗国王…………74
【材料三】
顾况钉鞋
顾况自幼聪明,得到周围人夸奖后,便有些骄傲。一天,顾况从学堂里溜出来玩,鞋钉掉了好几颗,便到鞋铺去修。修鞋师傅见他是个少年书生,有心考考他,就对顾况说:“我有一联,你要是能对出下联,修鞋的钱我就不要啦。要是对不出来,可得给我双倍钱!”顾况满不在乎地答应了。修鞋师傅说道:“铁钉钉钉鞋,钉钉停停,停停钉钉,牢。”顾况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好的下联,急得头上冒出了汗。这时,隔壁油漆店里走过来一个伙计。他一手拿刷,一手拿盘,边走边说道:“树漆漆漆盘,漆漆歇歇,歇歇漆漆,亮。”顾况听了,禁不住拍手叫好:“真是一个好下联,以俗对俗啊!”从这以后,顾况发奋读书,终于成为唐朝有名的大诗人。
(改编自民间故事)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用正确或错误表示。①奇奇听奶奶讲《顾况钉鞋》时发现和材料三情节不同,肯定是他奶奶说错了。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化为蝴蝶是民间故事时代久远的体现。
③民间故事口耳相传,往往寄托了当地百姓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2)、为宣传家乡民间故事,学校文学社正在编写一本《××民间故事集》。①妙妙应选择作为第一章目录的标题,选择作为第三章目录的标题。
A.生活故事
B.民间寓言
C.动物故事②材料三也被选入了《××民间故事集》,奇奇应该把它收录在更合适。
A.第一章
B.第二章
C.第三章(3)、奇奇读完《中国民间故事》后,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请你完成下面两题。①用斜线给对联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铁钉钉钉鞋 , 钉钉停停,停停钉钉,牢。”②请你根据读书卡中奇奇的阅读感受,把推测的民间故事名称填在下面书名号中。
五、 阅读
-
8. 阅读
心系竹林
季美林
①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
②远远望去,竹林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清风过处,绿被子也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恬静休憩(qì)时均匀的呼吸。
③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小鸟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的感觉,那么舒服,那么惬(qiè)意。闭了眼,叶间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彩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未来……
④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竹荪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立着的胡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水珠,鲜嫩嫩的。我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就会添上一份清香四溢的竹荪汤。
⑤初冬时,那株株鲜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散。母亲就把那壳捡了来,拭去上面的绒毛,然后剪成鞋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抵御冬寒。
⑥到了冬天,当皑(ái)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⑦时间流逝,我现在已经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仍旧系在竹林里。
(选文有删改)
(1)、文中③④⑤⑥自然段围绕“竹林”写了哪些内容?请你借助下图概括梳理。(2)、下面四项中可以放在13题横线处概括文中四件事的是( )。A、竹林盖住大山 B、竹林带来快乐 C、竹林带来帮助 D、竹林带来快乐、帮助(3)、短文中的④⑤⑥自然段是按照顺序写的。(4)、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句对竹林静态描写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下面是关于“竹荪”的两种不同介绍方式。阅读后,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①第②个句子用的说明方法有 。
②如果要为植物园中的竹荪制作名片,你认为用种介绍更恰当;如果给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介绍竹荪,你认为用种介绍更恰当。
9. 阅读母亲
肖复兴
①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②她是我的继母,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继母示威。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③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俯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④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的粮食,她把自己的亲闺女嫁到了内蒙古。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 , 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⑤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之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jué)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和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我总是深情地望着她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能怎样?
⑥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内容有删改)
(1)、请你根据内容和提示,用词语或短语以小标题形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并为图中的序号选择合适的选项。A.善良
B.无私
C.勤劳
D.宽容(2)、第④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①从“手臂在抖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此刻的心情是;联系上文,从“枯枝一样的手臂”,我想到了。
②对“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闺女大了,该出嫁了,有个好人家,是好事
B.母亲此刻很高兴,才连着说了3个好
C.母亲此刻非常难过,她用这样的话掩饰、安慰自己和家人
D.感叹闺女大了,寻了个好人家,内心很感慨
③对文中第④自然段妈妈哭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听到“我”叫妈妈时,她非常感动
B.多年的艰辛和委屈,终于换来“我”的认可
C.妈妈见不得我哭,可见她内心很脆弱
D.女儿离开她非常难受,她责怪我哭,又没办法说
(3)、这篇文章首尾句很有特点,这种表达方式在写法上叫。(4)、请用一两句话,写一个能说明家人爱你的事例。六、习作与表达
-
10. 习作与表达(1)、秋日校园,黄叶飘飘;秋日公园,菊花开放……大自然的秋天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你写出秋天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注意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一定顺序写景物。③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④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2)、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优美的语言……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向伙伴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籍。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把推荐的重要理由写具体,分段表述。③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提示: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