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运用
-
1. 读下面这段话,完成下题,了解试卷主题。
ㅤㅤ有学者说,中国人的生活美学qǐ yuán ____于古代文人 ____(A.雅B.哑)事。读书时的忘我,抚琴时的悠然,赏瓷时的táo zuì ____……皆令人向往、感 ____(A.楷B.慨)。如今国潮兴起,它在发展中huì jí ____了传统文化元素,力求“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件件有魅力的国潮作品向世界 ____(A.宣 B.喧)告:我们中国人正奋力
pān dēng ____着生活美学新高峰,用心pǔ xiě ____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____(A.壮 B.状)丽篇章。
ㅤㅤ今天,就请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中华美学领略一二。
(1)、根据拼音写词语,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2)、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里使用正确的字。(3)、根据多音字“兴”的不同意思,“国潮兴起”的“兴”读( )A、xìng:兴致;兴趣 B、xīng:兴盛,流行(4)、上文中“悠然”的“悠”,意思是( )A、长久 B、闲适、闲散 C、在空中摆动 D、稳住,控制(5)、依据“泥”和“悖”的字义,可帮我们理解文中画线语句是在说:“学古”应( )。泥【nì】:固执,死板
悖【bèi】:违反
A、完全依照古人的规则,不需要有任何改变 B、大胆去创新,无需遵循传统的规则与道理 C、在继承中发展,在不违背基本规则的情况下创新(6)、下列选项中的省略号与上文中省略号作用不同的是( )A、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工艺品……都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B、“……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7)、 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序号填入句中括号。①念念有
②心满 足
③行云 水
④惊肉跳
⑤一望无
⑥排山 海
⑦全神 注
⑧夺天工
第1句:梅兰芳先生的精彩表演结束了,剧场里爆发出了 的掌声。
第2句:右图是毛泽东主席书法作品《七律•长征》节选,主席的草书可谓气韵相连、!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大家在流杯亭模仿古人玩起了“曲水流觞(shāng)”的游戏——小茶碗流到谁面前谁就背诗,还不能和别人背的诗重复。请跟他们一起完成下题。(1)、根据游戏规则,选择恰当诗句。甲端起小茶碗:“我背的诗句‘ , ’描绘了夏天大雨忽然来临的情景。”
乙接道:“我背的这两句诗‘ , ’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丙毫不示弱:“我背的诗句里有典故,‘ , ’。”
A.白雨跳珠乱入船 B.少小离家老大回 C.如今直上银河去 D.两山排闼送青来
E.乡音无改鬓毛衰 F.黑云翻墨未遮山 G.一水护田将绿绕 H.同到牵牛织女家
(2)、小明最后端起小茶碗说:“我想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里描写人们在蛙鸣声中畅谈丰收的诗句。”请帮小明默写这两句诗。 ,。(3)、背诗之后荐好书,根据大家的推荐做出选择。甲:作者在这本书中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乙:这本意大利作家的日记体小说写出了平凡的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丙:这本书的主人公在抗日战争中帮助八路军完成了很多任务,如愿参加了游击队。A.《童年》
B.《爱的教育》
C.《小英雄雨来》
D.《故乡》
甲推荐的是 ;乙推荐的是 ;丙推荐的是 。
3. 小明参观瓷器展后写了3则研学笔记。读一读,完成各小题。①瓷器在其制作过程中体现了“金、木、水、火、土”这“____”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并且以“____”展现着中华美学精神:如黄釉瓷器一般中正,如青釉瓷器一般宁静,如赤釉瓷器一般热烈,如白釉瓷器一般圣洁,如黑釉瓷器一般庄重。
②瓷器的坚硬之躯,源于泥土的千锤百炼[1]瓷器的绚丽之彩,得益于釉料的精心调配[2]瓷器的形态之美,归功于器型的匠心独运[3]它们共同构成了瓷器的独特魅力。
③这土与火,锻造出了____,锻造出了____,锻造出了____。(1)、第1则笔记的第1处括号里应填 , 第2处括号里应填 。A.五音
B.五色
C.五行
D.五谷
(2)、第2则笔记中,[1]内填入 , [2]内填入 , [3]内填入 , 更能让人读出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A.逗号
B.分号
C.句号
(3)、第3则笔记的括号里依次填入 →→ , 可形成层层递进的排比句。A.风雅诗意的生活态度
B.五光十色的珍贵瓷器
C.灿烂耀眼的中华文明
(4)、小明拍下了爸爸观赏瓷器时的情景。借助照片合理想象,将爸爸观赏瓷器时入迷的样子进行具体、生动地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已被瓷器深深吸引。只见爸爸
4. 为了去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做宣传,小明搜集了四份材料。请读后完成各题。【材料一】
ㅤㅤ△①我们居住的星球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都为诸多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但是,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
ㅤㅤ△②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大约____6%,____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生态环境。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以至于湿地成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ㅤㅤ③当我们走近湿地,就可领略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独到的生存智慧。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儿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自如地在沼泽地跋涉觅食;弹涂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能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
ㅤㅤ④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还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湿地如同天然海绵,在洪水来临时充分储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此外,湿地里的水流较缓,能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污染物,有效净化水质。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
ㅤㅤ△⑤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城市无度扩张随意圈占湿地;有的人不听劝阻在湿地周边烧烤;一家老小游玩湿地后留下垃圾一片……人类做这些时可曾想过,如果某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
ㅤㅤ⑥请谨记:我们与湿地相依相存,请呵护“地球之肾”!
【材料二】
ㅤㅤ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有5万只之多。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北京新建起许多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建筑没有给雨燕留下居住空间。同时,北京湿地迅速减少,海淀多处稻田逐渐消失,南郊三海子等处的池塘面积大大缩小,雨燕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2014年7月,据中国观鸟会统计,北京雨燕仅剩2700多只。恢复湿地,新建湿地,刻不容缓。
【材料三】
ㅤㅤ2022年11月5日,“长江日报社”报道: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如推进湿地立法、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和保护修复工程等。目前,我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
【材料四】
ㅤㅤ2024年2月2日,“中国新闻发布”报道:多年来,我们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坚持保护优先和系统治理,如落实植树造林、加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严控向湿地内排放生活污水等。目前,我国共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1)、填空。①抓住关键句可把握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
②材料一已用三角形分为三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③把材料三和材料四关联在一起比较着读,能读出这些方面的发现:。
(2)、选择①读材料一第2自然段,在括号内分别填入 这两个词,最能表达出作者对“湿地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众多生命”的惊叹。
A.有、能
B.足有、却只能
C.只有、却能
②材料一第4自然段把湿地比喻成海绵,是因为它能根据需要 。(多选)
A.净化水
B.储蓄水
C.补给水
③材料二中“对雨燕减少原因的分析”,对我们理解材料一第 自然段最有帮助。
A.2
B.3
C.4
D.5
④材料一与《只有一个地球》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 。(多选)
A.通过呼吁引发读者对所写事物的关注
B.在客观叙述事实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C.提出了科学设想,并举例子加以说明
D.先描述事物带给人的美好,转而描述人的破坏行为
(3)、充分运用不同材料中的信息,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倡议,号召游客们文明游览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用实际行动保护湿地。“文明游园保护湿地”倡议书
游客朋友们:
ㅤㅤ一草一木总关情,一举一动见品行。让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保护湿地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ㅤㅤ
ㅤㅤ
ㅤㅤ……
丰台小公民
2025年1月2日
(4)、小明家住草桥,为了低碳环保,他准备“绿色出行”前往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请你借助下面三则材料,充分利用交通工具为小明规划合理的出行方案。小明,你可以这样去南苑森林湿地公园:。
二、阅读
-
5.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温暖
①我满怀崇敬之情,去采访两位农村老人。一位是个头不高黑红脸膛的瘦弱老人,一旁是比他还瘦的老伴。他们像一对日夜不倦、吐丝不止的春蚕,从早到晚地、十四个年头不停歇地织着围巾。这些围巾,不买卖,不送亲朋,不赠好友,而是送给生活在祖国边疆的人们。
ㅤㅤ②2020年秋季,地处喜马拉雅山的玉麦小学新生收到老人千里迢迢寄来的围巾。孩子们围上各色的围巾,身上顿时暖融融的。师生们决定回送老人一份有意义的礼物。9月27日,大家与两位老人视频连线,在“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玉麦乡标志性山坡上,学校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师生们向国旗敬礼,也向尊敬的爷爷奶奶敬礼。与师生们同唱国歌时,老人那( )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ㅤㅤ③地处东海的北礵岛,冬天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2021年春节前,守岛官兵收到老人邮来的色彩缤纷的围巾。戴上围巾的官兵们在脑海中不断勾勒着老人织围巾的情景,胸中荡漾着无限温暖。他们找来精美的鹅卵石,一面画上海鸥、渔船、护渔舰艇、灯塔和哨兵,另一面写上心里话:赠敬爱的爷爷奶奶。一同寄走的还有感谢信:“您的围巾给了我们极大的幸福感。军队是人民的钢铁长城,人民是军队的坚强靠山。我们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誓死守护祖国海疆。”
ㅤㅤ④地处海拔五千多米的帕米尔高原某边防连,于2022年冬意外收到两个包裹。包裹打开,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让官兵们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戴上围巾的巡逻兵小孙对着远方郑重地行着军礼:“我要为人民守好祖国的边关,请老人家放心。”
ㅤㅤ⑤挂在老两口织巾工作间墙上的一张中国地图上,沿着祖国的万里边海防线,贴上了一百一十三颗醒目、耀眼的红色五角星。它们照耀着两位老人用围巾温暖的一个个解放军哨所、公安边防派出所、边疆学校。这些年,老两口不辞辛苦、没日没夜地织啊织啊,织出上万条围巾,也收到太多太多边关人的滚烫暖意。有来自祖国各地的锦旗、感谢信、边防官兵的合影和新年贺卡;有来自西藏的哈达、新疆的花帽和绽放在高原的雪莲;有来自边疆海疆的一块块精心挑选的石头……
ㅤㅤ⑥采访中我们得知,老人名叫赵中福,父亲是河南省安阳市早期的中共地下党员。赵中福从记事起就看着爹娘给解放军做鞋子、打手套、织围巾,八岁起就像父亲一样为地下党组织送信了。赵中福的父亲临终前嘱托他:“孩子,‘____’,不要忘了解放军,不要忘了守卫祖国的官兵!”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逢年过节,赵中福老人的儿孙们从四面八方团聚老人小院之日,就是家中几代人热热闹闹同织围巾之时。
ㅤㅤ⑦如今,八十六岁的老人赵中福、老伴张娥梅,仍在默默地织围巾。他们要抢在寒冷冬季前,把围巾寄到边疆。
ㅤㅤ⑧采访中,两位老人反复说的只有一句话:围巾谁都能织。我们只是做了件普通事,不值得说。(1)、填空。
①短文围绕中心重点写了三个事例,照样子概括第2个事例。事例1:2020年秋,老人为玉麦小学新生寄去围巾,师生们与老人连线共同举行升旗仪式。
事例2:
②第4自然段中“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让官兵们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写得很妙:“彩虹”写出了 , “亮起来”表达出了 。
③作者在第6自然段写“老人的父亲”和“老人儿孙们”的事,主要目的是想告诉读者:。
(2)、选择。①第1自然段画线语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来赞美两位老人。
A.夸张
B.拟人
C.比喻
D.反复
②读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联系上下文想象老人的形象,括号里应填
A.威风凛凛
B.饱经风霜
C.忘乎所以
D.热血沸腾
③第5自然段中,“一百一十三颗五角星”是老人
A.收藏的徽章
B.收到的礼物
C.送过围巾的地点
D.家族传下来的纪念
④读第6自然段中老人父亲的话,其中括号处应填诗句
A.红军不怕远征难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青山处处埋忠骨
⑤作者以“温暖”为题,主要是想表达:(多选)
A.老人的围巾使边疆人民身体得到了温暖。
B.老人一家几代同堂和和美美很温暖。
C.老人在奉献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到了暖意。
D.老人的关爱让边疆人的心里很温暖。
(3)、这两位老人是怎样的人?结合短文相关内容,从多个方面评价两位老人。三、写作
-
6. 写作
提示:“美”这个汉字的内涵很丰富,它有“美丽”之意、“美好”之意、“美德”之意……
ㅤㅤ要求:(1)以“美”作为题目,从你亲身经历过的人、事、景、物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2)先想清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6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