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45分)

  • 1.  读拼音,规范写汉字。 

    zhú jiàn

    bēi cǎn

    xùn chì

    jià shǐ

    xuǎn zé

  • 2.  四年级科技社团要成立了,老师让文文写一份社团成员的招mù令。他不知道“mù”应该是哪个字,就去查了字典,根据字义,他应该选(   )。
    A、 B、 C、 D、
  • 3.  选字填空,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填序号。

    然大怒 

     淡名利  

    如履冰 

     A.泊 B.勃 C.薄

    ②狡兔三  

    龙潭虎  

    引蛇出  

    A.洞 B.窟 C.穴

  • 4.  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词     小大做 B、可怜巴巴     可怜九月初三夜 C、领     昂东望 D、不解之     只身在此山中
  • 5.  照样子, 写出下列词语表达的意思。 

    例: 横七竖八 — — 很 ( 杂乱 )

    锣鼓喧天 — — 很 

     愤愤不平 — — 很 

    鸦雀无声 — — 很   

    热泪盈眶 — — 很

  • 6.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将句子补充完整, 填序号。
    (1)、满头银发的老教授兴冲冲地走上讲台, (   )地完成了开学演讲。
    A、容光焕发 B、鹤发童颜 C、慈眉善目 D、老态龙钟
    (2)、看着落后的比分, 他一阵恍惚, 被誉为“天才球员”的自己竟然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面前(   )了。
    A、捅娄子 B、占上风 C、栽跟头  D、破天荒
    (3)、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 , 一朵朵烟花在填空绽放。 , 无数绚丽多彩的烟花争奇斗艳。 , 人群中传来欢呼声, 原来是天空中出现了“新年吉祥”几个大字。
    A. 霎时  
    B. 忽然  
    C. 一会儿功夫
  • 7.  从句中找出能概括画波浪线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词语, 写在横线。 

    ①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②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 准备着一场搏斗。

    ③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 8.  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①细细的溪水,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月光。灰白色的䴔卵石河床。哟,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 每个小水塘都一个月亮!

    ②看道边李树 , 诸儿 , 唯戎不动。

  • 9.  下列描写人物“害怕”的句子中, (   )句的描写方法与其他选项不一样, 填序号。 
    A、小女孩的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 双眼睁得大大的, 满是恐惧和不安。 B、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 贴着墙壁, 悄悄地走过去。 C、老人倒吸一口凉气, 身体微微颤抖, 迅速用双手紧紧抱住了自己。 D、他脚步慌乱, 不停地向后退去, 直到靠到了墙壁, 才无力地滑坐下来。
  • 10.  回顾本学期学过的古诗, 照样子填写表格, 填序号。 

    题材

    诗题

    诗句

    诗人

     

     《别董大》 

     唐·高 适  

    哲理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塞》

    唐·王昌龄

    田园诗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①边塞诗  ②《题西林壁》  ③唐·王维

    ④送别诗  ⑤《鹿柴》  ⑥宋·苏轼

    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⑧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11.  阅读下面两则日记, 选择恰当的谚语或成语填空, 填序号。

    ①10月10日 周二 晴

    俗话说:“”在温暖的天气里,萝卜开始苏醒,,绿色的芽儿一个劲地向上生长。
    A.立了秋,把扇丢。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夏雨少,秋霜早。
    D.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②11月19日 周日 晴

    萝卜已经种下去四十五天了,爸爸决定组织一场拔萝卜的活动。我一开始很犹豫,因为和小伙伴约好去踢足球。爸爸搂着我说:“这次拔了要等春天了哟, 你可以喊上同学一起来嘛。”我开心地约上小伙伴, 拔萝卜去啦。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12.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学期, 我们在课本和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不少值得被铭记的历史人物, 请按要求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人物姓名: 

    人物故事: 《

    用一两句话介绍人物青史留名的原因: 

二、阅读与欣赏(35分)

  • 13. 文言文阅读

    (一)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 饮于河、渭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夸父族的首领。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④河、渭:即黄河,渭水。⑤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⑥邓林:桃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义。 

    逐走:   不足: 未至:

    (2)、《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它通过神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与想象,本学期课本中的《》也选自这本书。
    (3)、请选择文言文的原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填序号。

    故事的起因是① , 夸父在逐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② , 夸父没有喝到大泽的水的原因是③ , 故事的结局是④
    A.弃其杖, 化为邓林
    B.渴, 欲得饮
    C.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D.未至, 道渴而死

    (4)、下列选项表述不准确的是(    ),填序号。
    A、夸父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B、夸父在黄河和渭水喝水 C、夸父死后化为了一片桃林 D、夸父最终没能追上太阳
    (5)、《列子·汤问》中说“夸父不量力, 欲追日影”,评价夸父不自量力;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中写“夸父诞宏志, 乃与日竞走”,赞扬夸父有宏大的志向。你认同哪种说法?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 14. 语段阅读。
    (二)陀螺(节选)
        ①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 , 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②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dīngdìng)上一枚铁钉(dīngdìng),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____嵌上滚珠,____钉上铁钉,冰function____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注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横线里。 

    ①没有任何埋怨的话。

    ②看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所包含的意义。

    (3)、在文中的横线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让画波浪线的句子语意通顺。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填序号。(    )
    A、做陀螺 B、说陀螺 C、得陀螺 D、斗陀螺
    (5)、选文的第②段依次介绍了做冰米儿的 , 抽冰米儿的 , 好冰米儿的工艺。 
    (6)、仿照第②段的写法简要介绍一种熟悉的玩具, 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 15. 现代文阅读
    (三)梅
    最近,四年级的同学以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学习,来看看他们的学习成果展吧!
    展板一:梅之名片
    梅: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枝,平滑;叶,卵形,长5至8厘米,边缘细锯齿;花,单生或2至3朵簇生,有淡香;核果,近球形,外果皮有沟,上有短绒毛,味道极酸。
    展板二:____
    【元】王冕《墨梅图》【明】徐渭《梅花图》
    展板三:____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旋律优美,格调高雅,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踏雪寻梅》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曲、词作者分别是著名的音乐家黄自和刘雪庵,歌曲再现了骑驴赏梅的情景,抒发了人们赏梅时愉悦的心情。
    展板四:梅之史话
        南北朝以前,栽培梅树是专为收取果实的,因为梅实可以作为调味品(当作醋)。因此,《诗经》《楚辞》中不提梅花而只言梅实。赏梅的风气大概始于汉代,不过汉晋两代并无咏梅诗。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对梅花也不甚重视。宋代之后,梅花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高人雅士争相在庭院内栽植梅树观赏。因此,咏梅诗大量问世。
        请写下你最喜爱的一句咏梅诗:____,____。
    (1)、结合材料,照样子给展板二和展板三加上主题,写在横线上。
    (2)、请在展板四的结尾写下一句你最喜爱的咏梅诗。 
    (3)、为了增加成果展的趣味性,同学们设计了一些互动答题卡, 你也来试试吧!

    ①展板一“梅之名片”中依次介绍了梅的枝、、花和

    ②《墨梅图》和《梅花图》都是中国水墨画中的杰出作品,体现了“诗、书、画、印”四大元素的完美结合。这里的“诗”指的是 , “书”指的是 , “画”指的是绘画,“印”指的是印章。

    ③根据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跨学科学习涉及到了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
    B.《梅花三弄》和《踏雪寻梅》都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喜爱。
    C.南北朝以前人们根本不知道梅树会开花。
    D.隋唐时期,人们也会赏梅,但并不像宋代人那么重视梅花。

    (4)、此次跨学科学习成果展拟邀请其他年级的同学前来观摩,请结合四大展板的材料设计一段活动宣传语,力争激发同学们研究了解中国“梅”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不少于50字) 

三、表达与交流。 (20分)

  • 16. 校园生活就是个万花筒,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校园里的一次活动、班级里的一场风波、同学间的一场误会, 照片里的温暖、比赛中的遗憾、领奖台上的喜悦……选择一件你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 ①题目自拟, 字数350字以上;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语句通顺有条理, 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