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请填T,错误的请填F。)

  • 1. (   )中学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教师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 3. (   )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但人的精神生命是不能传承的。
  • 4. (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 5.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 6. (   )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
  • 7. (   )巨鹿之战中刘邦以少胜多,楚汉之争中项羽以少胜多。
  • 8. (   )266年,西晋建立,先后消灭魏、蜀、吴三国,统一了全国。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9. 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开幕式当天,正值北半球的秋分。读图,完成下题。

    (1)、居住在美国的小海同学观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是上午8点,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大陆的漂移 D、五带的划分
    (2)、开幕式后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
    A、bc之间 B、cd之间 C、da之间 D、ab之间
    (3)、开幕式当天,杭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 10. 电子导航是当今很多人出行的选择,小明和同伴利用手机在陌生城市导航。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箭头显示他们此时的前进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向西 D、自东南向西北
    (2)、当导航地图显示的实际范围变大,此时,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
  • 11. 某中学课题组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进行探究,搜集整理了如图所示的资料卡,其中适合作为探究主题的是(   )
    探究内容:北京人、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良渚古城、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
    探究主题: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社会变革的时代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民族关系的发展
  • 12. “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提出该思想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 13. 读图分析,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主要的变化是(   )保存进入下一题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A、北方各国修长城御秦国 B、楚国被赵、魏、韩瓜分 C、齐桓公称霸取代周天子 D、诸侯国的数量减少
  • 14.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爵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显赫荣耀),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承认土地私有 B、提升军队战斗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农业的发展
  • 15. 他因族人大量死于伤寒,立志从医,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是其行医的信条。“他”是(   )
    A、扁鹊 B、祖冲之 C、华佗 D、张仲景
  • 16.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说明(   )
    A、黄河流域和平安定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17.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料与所佐证的观点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

    史料

    商朝的司母戊鼎

    秦代的铜量

    汉代五铢钱

    三国时期曹魏的翻车

    观点

    反映商朝时期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反映了秦朝统一的长度单位

    有利于西汉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
    A、学前教育法 B、保守秘密法 C、爱国主义教育法 D、国防教育法
  • 19.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中,13岁的崔宸曦在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中国亚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17岁的刘清漪获得首枚女子霹雳舞项目金牌。这些事迹告诉我们应(   )

    ①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知识                  
    ②努力拼搏,坚持会有收获

    ③少年有梦,树立远大志向                  
    ④分清轻重,发展单个特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首届杭州研学旅行展交会上,杭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联合企业继续研究“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方式,让其能更好地成为“行走的课堂”。研学旅行(   )
    A、体现了学习局限在学校 B、是学生实现梦想的唯一路径 C、展示了紧凑的学习方式 D、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21. 如图所示为心理学中的“成长破圈”模型,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评价自我、设定目标、制订计划和行动执行等步骤,通过一次次“破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持续成长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②完善自我不需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③要全面认识自己,就只关注自己所做的评价

    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促进自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激励和鼓舞了失意的李白。下列句子中,同样能体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的有(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 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乡贤”陈立群,退休后拒绝高薪,远赴贵州山区无偿支教,最后回到家乡反哺桑梓。他的教师生涯生动诠释了“做好人,教好书”。这告诉我们(   )

    ①教师与学生之间能求同存异               
    ②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③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④教师应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 “报复性熬夜”是近年的网络热词,指的是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模糊后,人们为了夺回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开始熬夜,但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这警示我们(   )

    ①生命是有限的,要热爱来之不易的生命      
    ②生命有接续,要改进人类的精神成果

    ③精神待养护,要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④身体需爱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这启示我们(   )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得过且过无视它            
    ②遇到挫折不可怕,逃避回避远离它

    ③面对挫折要坚强,增强韧性有力量            
    ④挫折助力人成长,直面挫折长经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

  • 26. 某地理兴趣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资料,补全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探究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结论。

    (1)、【探究过程】通过阅读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人口分布的相关资料(如下),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从纬度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半球的(填纬度带)地区。

    (2)、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其中这一特征最突出的是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最大的大洲是
    (3)、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填地形类型)地区。
    (4)、【归纳总结】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5)、【验证迁移】

    图一中(填字母序号)两地,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6)、图一中F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人口稀少,请分析原因。
  • 27. 某校七年级开展“在博物馆里领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展厅布置】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在展厅一和展厅三中放置对应的文物资料(填图片序号),并补充展厅二的历史时期。

    (2)、【展板介绍】

    仿照展厅四的介绍,选择其他三个展厅中的任意一个,撰写简短的解说词。(可以从名称、时间、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描述)

    (3)、【研学感悟】研学活动结束了,某小组选用历史学家的一段话表达了他们的认识。

    “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国文化顺应时势变迁,不断调节发展轨迹,并汲纳异域英华,如此,中国文化方具备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综合上述研学内容,简述中国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的主要原因。

  • 28. 古代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不断创新对内、对外举措,以加强对国家的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两汉时期,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打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为了巩固政权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摘编自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1)、材料一中秦汉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分别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使各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采取的政治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论证材料二中画线处的观点。
    (3)、写出材料三中一项鲜卑族改革的“汉化”措施。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不同时期统治者的举措带来的共同作用。
  • 29. 视频日志已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七年级学生小涵与妈妈一起为崭新的初中生活拍摄了一组镜头,请你与她们一同完成制作。
    (1)、【镜头一  中学序曲】

    【旁白一】:今天是我第一天去中学,中学时代是我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结合所学知识,把旁白一补充完整。

    (2)、【镜头二  和谐家庭】

    【旁白二】:为了庆祝我进入新阶段,妈妈给全家人做了一桌子好菜,大家都很开心。我家真是太温暖了!

    请你从家的重要性角度,谈谈家的温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镜头三  飞得更高】

    【旁白三】:进入中学,我想成为比小学更好的自己,但是我该怎么做呢?

    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小涵应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 30. 围绕《珍爱我们的生命》,七年级某班同学分小组开展了项目化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小组进行了班级调查,以下是调查数据:

    2023级某班同学日常行为调查表

    项目

    是否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现象?

    是否有在路边摊购买食品的经历?

    是否有课间追逐打闹现象?

    是否认真参加防灾演练并掌握相应的逃生技能?

    61%

    56.2%

    69%

    36.9%

    39%

    43.8%

    31%

    63.1%

    【材料二】:B小组搜索并整理了打动人心的人和事:“时代楷模”鲍卫忠长期扎根西南边陲,为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贡献法治力量,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山区女孩争取读书机会奉献一生;浙江省道德模范彭清林不顾自身安危跳下15米高的大桥救落水者……

    【材料三】:C小组的任务是起草宣传爱护生命的演讲提纲。

    (1)、从表格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B小组分享了案例后,小明同学产生了困惑:“最艰苦、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才能造就伟大,我们作为平凡人能够创造伟大吗?”请你用所学知识为小明同学解惑。
    (3)、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请你从珍爱生命的角度,写一则演讲提纲。(要求:聚焦主题,观点正确,逻辑合理,表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