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蒲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联盟竞赛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06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五谷醇酒 B、粉碎矿石 C、海水晒盐 D、机杼织布
  • 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X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3. 某人因负伤失血过多,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推断该人的血型最可能是( )
    A、O型或A型 B、AB型 C、A 型 D、B 型
  • 4.  如表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器官与组织,其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正确的是(    )

    选项

    器官与组织

    结构特点

    功能

    A

    心脏

    右心壁壁的肌肉最厚

    使血液获得的动力越大, 向前流动越远

    B

    毛细血管

    管壁有单层细胞构成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C

    主动脉

    血管内有动脉瓣

    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D

    血液

    含有白细胞的数量最多

    有利于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运输大量氧气

    A、A B、B C、C D、D
  • 5. 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A 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 6. 夏天剧烈运动后,同学们通常会有以下感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汗和呼吸不属于人体排泄的途径 B、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较多的蔗糖浓溶液 C、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D、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 7.  为了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试剂(过量) 及操作方法均相对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过量)

    操作方法

    A

    N2  (O2)

    铜粉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B

     Cu(CuO)

    氧气

    通过氧气并加热

    C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KCl溶液(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8. 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提供能量,使水变成蒸汽,再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甲是核电站的原理示意图,乙是两种核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是C中流出的水 B、核电站核反应堆利用的是A所示的核反应 C、核反应后有核废料,因此它是化学变化 D、根据核电站原理图,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 9.  甲装置: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乙装置: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迅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空气温度不变 B、甲:活塞下压后反弹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乙:给瓶内打气至瓶塞跳出前,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D、乙:瓶塞跳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压缩冲程
  • 10. 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 ,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     )

    A、v1>v2>v3 B、v1<v2<v3 C、v1<v3<v2 D、v1=v2=v3
  •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甲、乙两图 B、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乙两图 D、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 12.  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____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t1时, 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 D、t3时, 消耗盐酸的质量: X=Y
  • 13.  有四种无色溶液a, b、c, d, 分别是 H2SO4,Na2CO3Na2SO4BaNO32中的一种, 如下实验: ①a+d→溶液+气体; ②b+c→溶液+沉淀; ③b+d→沉淀e+溶液; a+b→溶液f+沉淀, ⑤e+f→溶液+气体. 则 a、b, c, d依次是  (    )
    A、Na2CO3,BaNO32Na2SO4H2SO4 B、Na2SO4,BaNO32,Na2CO3H2SO4 C、H2SO4, BaNO32, Na2SO4, Na2CO3 D、BaNO32, Na2SO4,H2SO4, Na2CO3
  • 14.  如图甲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拉同一物体,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0.5m(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均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B、拉力F2的功率为36W C、拉力F2的大小为90N D、拉力F2做的功为15J
  • 15.  荡秋千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在越荡越高的欢乐中,享受的是激情与健身的欢欣。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荡秋千。他从A点自由出发,经过最低点B 和与A点等高的C点,到达右侧最高点D返回。经测量,D点高于A 点和C点。小明同学从A到D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点和 D点机械能相等 B、到达 B 点时,受力平衡 C、在此过程中,只有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D、从A 点到D点,其机械能增加

二、填空题(共21空, 每空2分, 共42分)

  • 16.  小明想检测一块电能表(其表盘如图所示) 是否准确,他在电路中只接入一个功率为500W(准确值) 的用电器。

    (1)、理论计算:让用电器连续正常工作4h后电能表读数应为kW·h。实际测量:使用该用电器正常工作2min,测出表盘转过60转。
    (2)、 比较判断:小明通过计算发现此电能表不准确,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结束时电能表示数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应该是(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 17.  “天宫”空间站上使用的记忆合金、SiC 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等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工业制取记忆合金中的钛,先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填序号)。
    A、记忆合金 B、芳纶纤维 C、羊毛
  • 18.  如图所示为肝、肠处血液循环,正常人当血糖浓度偏高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脏内,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能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以下小肠结构特点中跟食物消化无关的是 ____。
    A、小肠很长 B、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小肠皱襞和绒毛
    (2)、 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3)、.脂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糖尿病,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而不是口服的原因是 
    (4)、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中A、B两处血液中血糖浓度较高的是 处。
  • 19.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5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7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9m,手拉绳子的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0.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3)、 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 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21.  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 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 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 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 22.  如图1为脱模油厂的油桶,空桶质量为100kg,油桶高为1.2m; 底部直径为0.5m, 据此回答。

    (1)、 某次装卸中,小明需要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1)沿D点推翻,试在图1上作出推翻空油桶所需的最小力 F1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J;
    (2)、 若将翻倒的空油桶(如图2) 重新竖起所用的最小力为 F2, 那么, F1 F2(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某小组选用质量不同、材质相同的光滑金属小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记录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小球放置的高度

    小球的质量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

    1

    h

    m

    S1

    2

    h

    2m

    S2

    3

    2h

    m

    S3

    (1)、 实验所用的水平面不能是光滑的,原因是
    (2)、实验中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不同,应采取的操作是
    (3)、 实验发现S2始终等于 S3, 请从功能转化角度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4.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四组探究活动。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1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水浴温度

    20℃

    50℃

    8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提示:A. 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a淀粉酶;

    B. 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 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并置于50-60℃水浴中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乙、丙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丙的颜色更明显,丁组无砖红色沉淀。

    (1)、 甲、乙、丙组出现了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 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丁组实验中的温度由 100°C调到 80°C,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则丁组实验现象为
  • 25. 如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如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1)、 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
    (2)、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 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3)、 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铁的氧化物化学式

    Fe2O3

    Fe3O4

    FeO

    颜色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 26.  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一:电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热越多。

    猜想二:电热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电阻越大电热(越多。

    为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阻值为10Ω和20Ω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瓶塞上各插1根相同的玻璃管) 中,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1、 △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3、 △h4

    (1)、科学研究倡导有依据的猜想,请说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一个实例
    (2)、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经常会采用转换或放大的思想,为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中体现这些思想的设计有 
    (3)、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4)、 若猜想成立,且不考虑热量损失,本实验中 1234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27. 现有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小明同学想知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伏、小灯泡电阻约为10欧。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10Ω1A”、  “20Ω1A”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Ω1A”的。
    (2)、实验时,小明刚闭合开关就发现小灯泡亮度很亮然后马上熄灭了,她观察此时电表的示数,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6伏。老师指出她操作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是(写出一条即可)。
    (3)、 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4)、小明打算增加两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10欧的电阻R0 , 只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电路图。请判断此方案是否可行? 并说明理由。
  • 28. 同学们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 如图一,向 FeCl3溶液中先滴入 NaOH溶液,再继续滴加稀HCl至过量,则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反映了离子浓度的大小。往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Cl,这个过程的电导率测定结果如图二,图中O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3)、内了进一步寻找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其中A为温度最高值,B点为电导率最低值(如图二) 。请结合图中实验情况,对A、B所对应的时间没有完全重合做出合理的解释:

四、解答题(共4大题, 29题6分, 30题9分, 31题8分, 32题10分, 共33分)

  • 29.  某科学小组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后做了如下实验:
    (1)、 为验证 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用如下试剂组进行验证,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Zn、CuSO4溶液、Ag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Zn、Cu、AgNO3溶液

    (2)、该小组用一定量 Cu(NO3)2和 Al(NO3)3的混合溶液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乙的质量小于溶液甲的质量。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②溶液乙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 30.  某校的项目化学习小组,对家用电水壶进行探究。电热水壶由分离式底座和壶身两个部分组成,如图甲。分离式底座由电源线、圆形底座和供电插座组成,电热水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

    (1)、 电水壶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为2000瓦,容量为2L。

    ①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②正常工作时,加热7分钟,能将整壶初温为20℃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求此电水壶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水的比热为 4.2×103J/kg°C]

    (2)、为满足人们随时取用热水的需求,电热水壶需设置保温功能。现有一个温控开关一定温度时,可以自动断开或闭合,元件符号为() ,一个阻值远大于 R1的定值电阻Rₓ(元件符号头) 。要求利用提供的器材,对原电热水壶的简化电路讲行改进。实现既可加热又能保温的功能,且加热功率保持不变。请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 31.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a

    20

    (1)、 该品牌补钙药剂中( 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a的数值为  。
    (2)、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32.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促进制氢技术发展和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所示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循环制氢和贮存氢气的新工艺。

    材料2:为了促进氢能利用,科学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模拟植物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的过程。

    (1)、在“循环制氢”中需要不断补充加入的物质是 。  “贮存氢气”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现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贮存氢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某氢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效率为60%,若该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获得的平均牵引力为 8.4×102N, 则行驶100km的路程消耗的氢气大约是  kg。 (q氢气=1.4×108J/ kg)
    (2)、科学家设计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量相等的情况下,'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中糖类的积累量 (选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绿色植物,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角度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