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兼善中学优质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分)

  • 1.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湿法冶金 D、燃放烟火
  • 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 3.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使用的铅笔中含有金属铅和土 B、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在露天场所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大量秸秆和生活垃圾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H2SO4=CuSO4+H2 B、2Fe+6HCl=2FeCl3+3H2 C、Fe2O3+6HCl=2FeCl3+3H2O D、2A1+O2=2A1O
  • 5. 对于下列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两个电子层 B、②是阴离子,①③④是原子 C、图中表示了四种元素的微粒 D、都是不稳定结构
  • 6. 现对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所选试剂可行的是
    A、Cu、Ag、FeSO4溶液 B、Fe、Ag、Cu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 D、Fe、AgNO3溶液、Cu(NO32溶液
  • 7. “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争做文明巴南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B、骑单车出行,节能减排 C、喷雾车巡回喷雾降尘 D、生活污水集中排入长江
  • 8.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红磷、冰水混合物、石油 B、氮气、五氧化二磷、纯碱 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 D、水银、氯酸钾、空气
  • 9.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CO2(CO)——点燃 C、Zn(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氧化碳能够燃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C、金刚石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很硬 D、食品袋中填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12.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除去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反应中的甲、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13. 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 1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一定能让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5.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 16.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A、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电解一定量的水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二氧化硫分子
    (2)、3个铁离子
    (3)、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 18. 中国古代化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
    (1)、《韩非子》中记载有“厚涂以备火”,战国时期就有在建材上涂抹厚厚的泥浆,以防止火灾。从燃烧与灭火的角度分析,此法的原理是
    (2)、《泉州府志》中记载的“盖泥法…去土而糖白”,指的是用黄泥除去糖中色素。据此可知黄泥具有性。
    (3)、《天工开物》记载的“炒钢”是靠鼓风并不断搅拌熔化的生铁,使其成钢。“炒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元素的含量。
    (4)、西晋时期的《博物志》记载有“烧白石作白灰”。用白石(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3)、50℃时,将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C,提纯A的方法是
  • 20. 制造芯片的基本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为 , 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中Mg作剂(填“氧化”或“还原”)。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1.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 22. 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探究CO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装置E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化学性质有
  • 23. 3月22-28日是中国的水周,在学校开展的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中,艾水同学分享了自己对水的研究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
    (2)、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3)、C.探究燃烧条件:水起隔绝氧气和作用。
    (4)、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
    (5)、E.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填字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包括1个小题,共7分)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10%的氢氢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图表示用该氢氧化钠溶液与5g某稀硫酸发生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试计算:

       

    (1)、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
    (2)、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