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符合题意的选项框涂黑)

  • 1.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 2.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废旧干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该显示的标志是
    A、 B、 C、 D、
  • 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滴加液体药品    C、测定溶液pH    D、过滤   
  • 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氧气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需求量很少,不需要从外界摄取 C、霉变食品经高温蒸煮后可以食用 D、青少年只要做到均衡膳食,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
  • 6. 下列描述的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盖,观察到有白雾出现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 7. 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该粒子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镍离子有4个电子层 D、镍离子是一种阳离子
  • 8. 下列有关净化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 9. 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 10.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做价类图,下图为铁的价类图,图中物质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单质 B、b点所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 C、FeSO4的化学名称是硫酸亚铁 D、铁粉与稀盐酸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Cl3
  •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17

    10

    25

    48

    反应后的质量/g

    19

    10

    待测

    30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41g B、生成的X与Z的质量之比为8:1 C、反应中Y可能是催化剂 D、Q一定是化合物
  • 12. 根据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B、该实验可验证CO的氧化性 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 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可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13. 在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 滤渣中一定有银 C、若滤液中有AgNO3 , 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 14.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依次通入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C

    鉴别KNO3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D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 1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a、b、c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 可能是

    A、NaOH、CuSO4、NaNO3 B、KOH、HNO3、K2CO3 C、Ba(OH)2、ZnSO4、CuO D、NaOH、HCl、Ba(NO3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其中16题7分,17题8分,18一21题各10分,共55分。

  • 16. 化学与社会生活
    (1)、“锅碗瓢盆”中包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紫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2)、食醋(含醋酸)、精盐(NaCl)、碱面(Na2CO3)、蔗糖(C12H22O11)都是厨房常备物品。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降低蔬菜残留农药的毒性,因此,浸泡新鲜蔬菜时,可往清水里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食用过量的醋会使引起钙流失,缺钙导致
    (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食醋 C、碱面 D、花生油
    (4)、洗洁精可用来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5)、《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天然气燃烧的原理
  • 17.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1)、一种锂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8Li+3SOC12=Li2SO3+6LiC1+2S ,此反应中锂的化合价由0变为
    (2)、铁碳电池放电时铁被腐蚀,其反应为2Fe+O2+2H2O=2FeOH24FeOH2+O2+2X=4FeOH32FeOH3=Fe2O3+3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铁被腐蚀的条件是
    (3)、如图所示将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质量(填“增加”或“减少”)。

    ③此装置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

  • 18. 某中学开展化学实验考查,考查内容由学生抽签决定,小明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实验台上为他准备的药品有: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固体,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粉末、大理石颗粒,实验台上还准备了下列仪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B
    (2)、利用题中药品和A-I中仪器可以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要组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小明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小明选择的药品是(写名称),若用如图1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端(选填“a”或“b”)。
    (4)、图2是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5)、过氧化钠(Na2O2)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图3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过一段时间后,图3中G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①E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

    ②G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热(填“放”或“吸”)。

    ③结合实验和所学知识得出CO2与Na2O2反应的生成物为(填字母)。

    a.Na2O和O2 b.Na2CO3和H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 19.

    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2)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活动探究】

    (3)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4)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想成立

    方案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反思与评价】

    (5)碳酸钠溶液呈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6)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
  • 20. 若一个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消减的CO2与排放的CO2等量,就称这个区域实现了“碳中和”。我国已向世界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某工厂为实现本厂“碳中和”目标,设计了一种“捕捉”CO2的减排方案,流程如下: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转化、沉淀室”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a”的名称是;在“循环Ⅱ”中循环的物质是。将“储存室”中的产品降温固化,所得固体可用于(回答一条)。
    (4)、工厂要实施这一流程,还需设计向“固体热解室”零排放供热的配套方案。下列方案中可以选用的是______(填编号)。
    A、燃煤供热 B、燃油供热 C、聚集太阳能供热 D、电供热
    (5)、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也是“捕捉”CO2的过程。工厂却不宜采用澄清石灰水“捕捉”CO2的减排方案,原因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枚生锈的大铁钉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把21g生锈的铁钉投入盛有120g稀硫酸的刚性密闭容器中,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曲线ab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曲线cd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为了探究上述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另取21g上述铁钉于烧杯中,将120g稀硫酸平均分成6次加入。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

    41.0

    60.9

    80.7

    100.5

    120.4

    140.4

    (3)计算21g生锈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请在下图中画出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并作必要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