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第四章章末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17 类型:复习试卷

一、专题训练

  • 1. 下列关于温度的估计不正确的是( )
    A、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一35 ℃ B、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40℃左右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20 ℃左右 D、西安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0 ℃
  • 2. 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
  • 3. 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 4. 用体温计先后测量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的体温,中途未经下甩,示数相同都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该温度是小明的体温(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二、专题训练

  • 5. 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 6.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形成的 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C、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D、地面瓷砖回潮冒“冷汗”,属于液化现象
  • 8. 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 9. 下列现象的形成中,需要吸热的是( )
    A、草地上的露 B、冰雪消融汇成小河 C、窗玻璃上的冰花 D、瓦片上的霜
  • 10. 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 11.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12.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3.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 14. 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 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D、打开保存疫苗的冰箱时看到冰箱周围有“白雾”,“白雾”是冰熔化形成的
  • 15. 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填物态变化名称)要热给室内制冷.
  • 16. 夏天,从电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 17.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如图乙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8. 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 100 ℃的水蒸气和 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 ℃的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1 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 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 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1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

三、专题训练

  • 19. 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 20.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 40 ℃ D、加热 5 min时物质的温度是 48 ℃
  • 21.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选填“a”“b”“c”或“d”).

  • 22.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说明此时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图3,其中是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

  • 23.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 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 min海波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4.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时温度;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 , 则ma(选填“>”“<”或“=”) mb.
    (4)、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25. 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T/℃

    -4

    -3

    -2

    -1

    0

    0

    0

    1

    3

    5

    (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
    (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否与冰的相同? 为什么?
  • 26.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257

    酒精

    -117

    78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 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6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实验数据记录表:

    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8

    90

    92

    94

    96

    ?

    98

    98

    98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实验中不要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烧杯下要放置石棉网后再进行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