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素养检测(三) 九年级科学 试题卷(1-3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

  • 1.  以下机械在使用时能省距离的是 ( )
    A、开瓶器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 2.  学了科学知识后,小科同学发现了几种写“密信”的方法:如用无色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燥后别人不易看见,但直到秘密的收信人可用特殊的液体与之反应,使字显示出来,下列材料组合不能用来写密信的是( )
    A、用稀米汤写信,用碘酒显字 B、用纯碱溶液写信,用酚酞试液显字 C、用白醋写信,用酚酞试液显字 D、用酚酞试液写信,用苏打水显字
  • 3.  小月和小亮就课本中的如图话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小月决定通过手捂增大铁屑的内能,小亮决定通过振荡方式增大铁屑的内能,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从能量转化过程来看,小亮的方法和钻木取火是相同的 B、当小月的手和铁屑所含内能相同时,热传递就会停止 C、小月所用的方法,温度从手传递到了铁屑 D、小月和小亮的方法对改变铁屑的内能是不等效的
  • 4.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情形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
    A、滴入适量氯化铁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 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 5. 图甲~丁为汽油机的四冲程示意图,图①②为实验演示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四冲程的工作过程为:丙→甲→丁→乙 B、四冲程中依靠飞轮惯性带动的冲程是甲、乙、丙 C、甲、丁过程中能量转化均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①演示实验可模拟甲冲程,②演示实验可模拟丁冲程
  • 6. 小明围绕“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展开如下实验,某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 B、从性质看, 气体X可能会与 Ca(OH)2反应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D、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X
  • 7. 能量转化或转移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如图所示为核电站示意图、家庭电路部分示意图及电热水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热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两者本质都是电流做功 B、发电机利用了电流磁效应发电,电热水壶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烧水 C、汽轮机工作、壶内水升温两过程中,改变水的内能方式相同 D、核反应堆进行可控的核聚变释放核能,直接转化为家庭电路所需的电能
  • 8. 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氮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 B、王大爷家的麦子绿油油的,茎秤很粗壮,是因为可能是往田地施了一种复合肥料 KNO3 C、施加化肥不仅有助于作物生长,长期还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D、NH4N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两者混合能产生一种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从而降低肥效
  • 9. 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瓶中煤油的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瓶中电阻丝的大小关系为 R1<R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两根电阻丝的电流大小关系为I1>I2 B、烧瓶内选用比热容较小的液体,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只需将一个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
  • 10. 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 , 一定不含Cu(NO3)2 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
  • 11.  标有“220V100W”的灯泡L1 和L3 ,与标有“220V40W”的灯泡L2和L4 , 按图甲、乙所示方式分别接入220V电路中,四只灯泡工作时最暗的是( )

    A、L1 B、L2 C、L3 D、L4
  • 12. 如图表示X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

    A、戊代表的物质均易溶于水 B、由X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具有相同的性质 C、“甲→乙→丙”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D、加热丁和紫色石蕊的混合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紫色
  • 13.  如图,木块以一定速度滑过A 、B点,到C 点滑出下落至D 点 。A和B 、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与A 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 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C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 点的动能,但一定小于 B 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D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
  • 14.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重要发明,由木炭、硫粉和硝石(硝酸钾) 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爆炸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KNO3+3C+SK2S+X+3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火药是 一种混合物 B、X的化学式为2N C、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9:8
  •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0~3V B、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3A C、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功率为1W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4Ω~7.2Ω

二、 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整理的部分内容。

    (1)、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2)、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亚铁、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17.  图甲是一款家用电热器,旋钮开关位置如图乙所示三种:关闭、低温挡(400瓦)和高温挡(800瓦)。电热器内部有两根电热丝R1和R2 , 小Q绘制了简易原理图如图丙。

    (1)、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
    (2)、在图丙上闭合开关S1、S2和S,相当于电热器旋钮开关位于图乙中的。(选填①②③)

    为了比较高温挡和空调的功率大小,小Q测出空调4小时耗电量为3.6度,其功率为

  • 18.  如下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达到的最大高度为m,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J。

  • 19. 小科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倒了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一时疏忽忘记贴上标签,现只有无色酚酞和紫色石蕊两种指示剂,他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后四个烧杯中液体的颜色如下图所示。则D溶液是 (填化学式) 的水溶液,区分B和C可以用  (填“A”或“D”)。

  • 20. 重2牛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分别做图甲、乙所示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1=0.1m/s,V2=0.2m/s,物体A沿速度方向均运动了0.5米。(不考虑空气阻力)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对A做功为焦;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对A做功的功率为瓦;
  • 21.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 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实验。

    (1)、小陈同学按图甲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小黄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小张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的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数据后绘制图像。由图丙可知,当反应进行到5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溶质的化学式)
  • 22. 室温为10℃时,小Q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小Q用力在0.2秒内将活塞快速压下,发现底部浸有0.0001千克乙醚的棉花出现燃烧现象。(乙醚的比热容约为 1.8×103J/kg°C,着火点为 160°C)

    (1)、 0.0001千克乙醚温度从10℃升高到着火点至少需要吸收J热量;
    (2)、 若此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为90%,小Q瞬时对活塞做功的最小功率W。
  • 23. 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CuS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 为验证其组成,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 [注:Ba (NO3)2溶液呈中性]

    (1)、 该混合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2)、 图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3)、按以上步骤不能验证其组成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改变上述实验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就可以验证其组成,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 (填写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 24. 实验室里有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小科为测定该瓶粉末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一:小科取2 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加20克水,有固体未溶。

    步骤二:过滤,取滤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步骤三: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泡生成。

    (1)、 不能通过步骤一判断该瓶粉末已变质,理由是
    (2)、 写出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断氢氧化钙的变质情况是
    (4)、若瓶内未变质前的氢氧化钙,与质量为m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当氢氧化钙变质后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的质量为m2 ,  则m1m2(填“>”“<”或“=”)。
  • 25.  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中,质量为m的小球从图示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物体M,并将物体M推至虚线所在位置。

    (1)、 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这种比较物体动能大小的方法叫做“转换法”,下面的四个探究实验中也采用这种方法的是(填序号)

    A. 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

    B. 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时,通过分析总电阻与个导体电阻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来得出规律

    C.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通过靠近发声音叉的乒乓球被撞“飞”来认识发声体在振动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再用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图未画出),从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最后测得M移动的距离为S3。多次重复实验,发现都有 S3>S1, ,  由此可得出结论:
  • 26. 今年11月7日正是立冬节气,浙江部分城市会有吃年糕的习俗,其中顺溪“黄年糕”以其突出的口感深受大家欢迎。在“黄年糕”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草木灰的浸出液,使年糕具有金黄的色泽和软滑的口感。小梅对制作“黄年糕”的草木灰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

    ②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

    [实验探究]检验草木灰的成分,并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1)、取少量草木灰浸泡在蒸馏水中制成浸出液,取少量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献试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性。
    (2)、小梅想测定草木灰(质量为m0) 中K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并利用该实验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

    ①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m1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足量稀盐酸逐滴加入锥形瓶,待气泡不再产生后,关闭活塞;

    ④再次通空气一段时间; ⑤再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m2.

    装置A中的试剂应该为溶液,装置A的作用是

    (3)、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若缺少步骤④,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若缺少装置C,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CO2和水蒸气 D、根据实验数据,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  69m2m122m0
  • 27. 如图为某同学“测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阻值在10欧左右)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为6V不变,试回答:

    (1)、用铅笔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3)、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4)、若将实验电路用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将小灯泡更换为定值电阻的理由是
  • 28.  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 CO; 猜想②: CO2; 猜想③: CO和  CO2

     

    (1)、【收集证据】
     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若观察到 (填写现象),则说明生成气体中没有CO2

    (2)、 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试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溶液)

    m3

    m4

    若猜想③成立,则存在的质量关系是 

    【交流反思】

    (3)、 若反应生成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分离CO和( CO2(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若想实现分离,活塞a和b应该如何操作?

四、解答题

  • 29.  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材料一: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 涂铁,铁赤色如铜”。

    材料二: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酒(醋) 中涂铁,皆作铜色”。

    材料三:1625年德国化学家格劳贝尔意外发现将金属放入酸中会“消失”。

    材料四: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六种金属与酸反应,发现产生“可燃空气”,燃烧会产生水。

    材料五:1865年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

    (1)、请解释“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用银、铜、镁三种金属重复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3)、 若向含有相同质量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组合和质量大小关系可能是 。(可多选)
  • 30.  一直角轻棒ABO, 可绕O点自由转动, AB=30cm, OB=40cm,现在O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N, 试求:

    (1)、 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
    (2)、 求出最小力F大小;
    (3)、 使重物G抬起10cm,求该力F至少做的功。
  • 31. 向一定量镁铜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该过程称为“酸溶”),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洗净的滤渣在氧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实验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原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为
    (2)、d处固体中成分为
    (3)、求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的质量。

  • 32.  如图所示, 小Q 同学重G人=600牛, 物体重 G40=1000N,动滑轮重 G30=200N,他站在地面上拉绳子的一端,使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绳重和摩擦不计)。
    (1)、 小Q在绳子上所施加的拉力;
    (2)、 小Q拉力所做的总功;
    (3)、 小Q同学使用该机械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 33. 图甲为小Q家刚买的某款电热毛巾架,额定电压220伏,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该毛巾架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加热、保温挡自动切换,图丙为该毛巾架在正常工作30分钟内功率的变化情况。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加热状态下,毛巾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大?
    (2)、 图乙电路中定值电阻 RUR1的阻值各为多少欧?
    (3)、 毛巾架正常工作30分钟总共消耗多少电能?
    (4)、某日小Q想检验自家电热毛巾架加热状态时的实际功率是否与额定功率一致。小Q关掉家里所有其他用电器,单独让电热毛巾架工作,观察到自家电能表表盘(如图丁)3分钟内指示灯闪烁了64次,则电热毛巾架这段时间内工作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 34. 为防止食品腐败,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除氧剂”,其主要成分是铁粉,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某兴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除氧剂”,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30

    30

    30

    稀硫酸质量/克

    30

    60

    90

    120

    150

    180

    产生气体质量/克

    0

    0.1

    0.3

    0.5

    m

    0.6

    (1)、第1次实验没有气体产生,其理由是:
    (2)、表格中m的数值为
    (3)、请计算该实验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