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
  • 2.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69cm C、8.59cm D、1.59cm
  • 3.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 4. 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 5.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6.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点燃的蜡烛 B、月亮 C、发光的日光灯管 D、煤气火焰
  • 7.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光污染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海市蜃楼
  • 8. 打开电风扇时会感到凉快,是因为(  )
    A、风使室内温度降低了 B、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C、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空气的流动,使身上汗水蒸发加快了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周围空气的热
  • 9. 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水平移动平面镜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 10. 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 , 只浸没铁块时,量筒内水与铁块的总体积为V1 , 将蜡块及铁块全浸入水中后,量筒内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 , 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A、mV0 B、mV2V1 C、mV2+V1 D、mV2V1V0
  • 11.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 12. 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 , 质量为100g的酒精的体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选哪种量筒测量比较合适   (  )
    A、量程为50mL,最小刻度为1mL B、量程为100mL,最小刻度为2mL C、量程为250mL,最小刻度为5mL D、量程为1000mL,最小刻度为10m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64分)

  • 13. 在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
  • 14.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月球上的宇航员几乎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不能传声。
  • 15. 体积为0.5m3的均匀木块和石块,密度分别为500kg/m32500kg/m3 , 若分别截取木块和石块体积之比为3︰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16. 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性质制成的: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有缩口;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 17.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大小的因素。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选填“强”或“弱”)。

  • 18.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示数为38℃,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升温

  • 19.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 20. 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原因是在此物态变化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1.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5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900g;若这瓶改装某种油,装满油后的总质量是840g,求这种油的密度ρ?(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22. 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45m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