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1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 B、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7℃ C、你现在所在教室内的气温约为40℃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2.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 C、凝华 D、液化3. 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 600 ℃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升华、凝华 B、升华、凝固 C、熔化、凝固 D、熔化、凝华4.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给奶茶加盖子 B、把吃剩的樱桃放入冰箱冷藏 C、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D、吐鲁番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5. 2022年,邵阳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A、喷灌 B、微灌 C、滴灌 D、大水漫灌6.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初春:冰雪消融
盛夏:洒水降温
深秋:浓雾弥漫
严冬:寒霜遍野
A、 B、 C、 D、7. 如图所示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8. 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 ℃、-183 ℃和-196 ℃。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 )A、氧 B、氮 C、二氧化碳 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9. 小明选用两种物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甲为实验装置,图乙是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由图乙知,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 C、由图乙知,第4 min时A物质处于固态 D、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 min10. 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刘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C、水温未达到100 ℃是因为停止了加热 D、将水从90 ℃加热至沸腾,总共用时10 min11.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 ℃),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12.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热,升华形成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
13.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温度计,瓶中装满带有红颜色的水。这个温度计是利用原理工作的,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瓶塞中插入的玻璃管应使用(填“粗一些”或“细一些”)的。14. 如图所示,小华和奶奶炸春卷时,不小心把筷子上的水滴入油锅,油星四溅,且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是因为此时油的温度高于水的点,水入油后,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突破油的包围扩散到空气中时,便发出响声。15. 夏日炎炎,小东(填“走进”或“走出”)空调房时,眼镜的镜片会变模糊;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有时舌头会被冰棒粘住,这是现象。(后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 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中,如图所示,a、b两种加热方式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 ℃、沸点是184 ℃,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600 ℃,应使用(填“a”或“b”)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为态;a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既能使碘锤受热均匀,又能避免。17.(1)、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如图(a)所示的水的三态变化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则乙是(填“冰”“水”或“水蒸气”)。(2)、如图(b)所示,“热管”利用流体发生物态变化达到散热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上,热管里的液体在A端吸热,然后流动到较冷的B端放热,B端通过散热风扇转动将热散出,则在(填“A”或“B”)端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图(a)中由到(后两空均填“甲”“乙”或“丙”)的物态变化相同。
三、解答题(共49分
-
18. 朱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三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分别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三个锥形瓶分别放在三块完全相同的海绵上。一段时间后(外界环境相同),海绵的厚度如图A、B、C所示。(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有关。(2)、通过(填“A”“B”或“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3)、实验中利用海绵被压后的厚度来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19. 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2)、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3)、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绘制了图像A,则冰的熔点是℃,第7 min物质处于态,冰熔化过程的特点: , 由此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图丁中图像B。
⑸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图丁中图像C。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图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图(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丙组所用水的量较(填“多”或“少”)。(3)、在煮饺子时,往锅里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就停止了沸腾,这是因为____。A、冷水降低了锅内水的沸点 B、锅内水停止了吸热 C、锅内水的温度降低至沸点之下(4)、研究过“观察水沸腾”实验后老师又做了酒精的状态变化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把袋口扎紧,再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老师说以上过程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和两种物态变化。但小明觉得操作放入热水中前应该增加一个步骤: , 否则塑料袋鼓起来有可能是因为 , 这样实验结果就不准确了。21. 小伟正在做物态变化的两个相关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的填空。(1)、第一个实验在图甲中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温度计的示数是℃。(2)、第一个实验中,小伟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同时每隔10 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得出温度计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对于A、B、C三个时刻,哪一时刻表示冰完全熔化?。温度计内的液体在哪个时刻的体积最大?(前两空均填“A”“B”或“C”)。在D时刻这杯水的温度是℃。(3)、第二个实验,小伟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不锈钢杯中,干冰在常温下会(填“吸热”或“放热”),(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4)、第二个实验中,小伟发现干冰放入一段时间后,原本干燥的不锈钢杯的外侧出现了一层霜,如图丙,霜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看到有液体出现。则霜是由在杯外侧遇冷放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