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亚桥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 1. 渐渐的,在吉林市的马路上,“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除了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还具有稳定性、加速性能好等优点。关于运动中的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B、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 C、加速度越大,则汽车速度变化越大 D、汽车没有速度也就没有加速度
  • 2.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F1 B、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D、丁图中,绳的拉力不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3. 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底端冲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行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位移为L;现在距底端34L处放一挡板(如图中用虚线表示),滑块仍以相同初速度从底端出发,已知滑块与挡板相碰后速度瞬间减为0,碰撞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则滑块从出发至返回底端的时间为(  )

    A、t2 B、t C、32t D、1+32t
  • 4. 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7s末的速度大小为(  )

    A、4m/s B、32m/s C、8m/s D、1m/s
  • 5. 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   )
    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 6.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测得轻质弹簧的原长为L0 , 当弹簧所受拉力为F1=0.5N时,弹簧长度为L1=11cm,当拉力为F2=1N时,弹簧长度为L2=13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  )
    A、4cm/N B、25N/m C、4.6N/m D、0.04m/N
  • 7.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朝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

  • 8. 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皮带按图示方向传动时,重10N的物体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N , 则(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皮带上P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从动轮上Q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 9. 如图所示,两小球A、B通过轻杆连接斜靠在静止的车厢里,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  )

    A、A球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A球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B球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B球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 10. 如图所示,木块A、B质量分别为3kg和5kg,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初始状态A、B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4cm,作用在A上的水平推力F=12N , 系统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撤去推力F,则(     )

    A、撤去推力F前,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N,方向向右 B、撤去推力F前,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方向向右 C、撤去推力F后瞬间,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6N,方向向右 D、撤去推力F后瞬间,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方向向左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 11. 研究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图乙是实验中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乙中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数点,电源频率为f=50Hz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 B、实验中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C、实验时应先由静止释放纸带,然后赶紧接通电源 D、求出的加速度一般比9.8m/s2小,是因为纸带和重物受到阻力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D点的速度vD=m/s,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用s1s2s3s4、f表示),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用弹簧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3)、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四、解答题(共40分)

  • 13. 用轻绳AC和BC吊起一重为10N的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请计算轻绳AC和BC所受的拉力各是多少?

  • 14. 如图所示,竖直矿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直矿井的深度约为42m,升降机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 , 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2m/s2 , 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

    (1)若升降机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2m/s,求升降机加速至最大速度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若升降机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2m/s,求升降机运动的最短时间;

    (3)若不考虑速度限制,求升降机运动的最短时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 15. 如图所示,质量M=4kg物块甲置于倾角为37°的斜面,物块甲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质量为m=3kg的物块乙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水平轻绳OA与物块甲连接于A点,轻绳OB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7°。对物块甲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力F(图中未画出)使甲、乙两物体均静止。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绳OA的弹力TOA大小和轻绳OB的弹力TOB大小;
    (2)、斜面对甲的弹力N大小;
    (3)、力F大小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