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 1.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
  • 2. 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
  • 3. 三角贸易中的出程为欧洲殖民者带着蔗糖、烟草等农产品出发前往非洲。(  )
  • 4.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
  • 5. 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 6.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 7. “筑牢石榴籽精神,绽放民族团结花”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
  • 8.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执政。(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9. 以下人类早期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促进文字形成 B、说明世界文字的发展具有同源性 C、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 D、反映各区域文明产生时期相同
  • 10. 西塞罗在谈及雅典民主政治时认为: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西塞罗意在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缺乏合理程序 B、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滥用 C、民主制可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D、雅典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高涨
  • 1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有关欧洲文明演进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 12. 大和的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压迫剥削部民和奴隶,这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 13. 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还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
  • 14.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处处有崩裂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能体现“新鲜思想”的是(  )
    A、《荷马史诗》 B、《罗马民法大全》 C、《蒙娜丽莎》 D、《人权宣言》
  • 15. 1488年率领船队到达过好望角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鼓励探险者对外传播基督教 B、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带有多重动机 C、工业革命指引着探险者探索外部世界 D、探险者高举启蒙运动理性的旗帜
  • 16. 18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向北美各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掠夺。北美人民忍无可忍,奋起抗争。这反映了他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政府向北美增加税收 B、北美初步形成统一市场 C、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的发展 D、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
  • 17.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 18. 马克思指出:“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这表明马克思(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功绩 B、表达对拿破仑帝国的失望 C、对第一国际的欣赏赞扬 D、看到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
  •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下列能够直接反映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连续两年超过美国 B、当前中国5G用户已超过3亿 C、学校门口车辆拥挤,学生安全隐患凸现 D、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20. 深圳,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对高质量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

    ①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②高质量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③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转向高速增长
    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 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3万亿元,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四分之三以上。这表明 (  )

    ①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③创新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石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 下侧漫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示政府要(  )

    A、扩大民主权利,拓宽民主渠道 B、落实依法行政,做好立法工作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 “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他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爱国 
    ②富强 
    ③友善 
    ④敬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
    A、小铭: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小莉: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小俊: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小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26. 2022年8月起,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规开始执行。从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到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再到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更完善的法治,护航更美好的生活。这体现(  )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良法维护公民的权利

    ③我国法治体系十分完善       
    ④法治是美好生活的唯一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7. 人口普查,利国利民。2023 年4月开始,我国将陆续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②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有助于准确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 
    ④有效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8. 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密度”提升。2012-2023年,我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4.4%,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提高“中国密度”,是因为(  )

    ①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③保护自然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

  • 29. 敦煌月牙泉,被誉为“沙漠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其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因从古至今“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河流下渗积蓄的地下水补给是沙泉长久共生的秘密之一。

    资料卡

    近年来,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有人建议在月牙泉周围沙丘上广泛种植梭梭林。因其抗旱性强,是优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名贵中药苁蓉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1)、根据图1,描述月牙泉——鸣沙山的地理位置。
    (2)、根据图文,判断月牙泉出现高水位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你是否赞成种植梭梭林这一建议? 请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 30.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一: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工资十分微薄,多数家庭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资产阶级迫使工人从事奴隶般的劳动。工人阶级自觉意识萌发,要求有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于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兴起了。

     ——改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新的管理方法、新的鼓励办法和“新的纪律”就像技术发明本身一样是革命的一部分:适应它们是工人们为了得到大规模工业带来的更高收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T. S.阿什顿《工业革命》

    材料四: 1842年—1870年, 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由2470万人次增加到3.365 亿人次; 货运量由500-600万吨增加到1.694亿吨, 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

    ——摘编自弗里曼、阿德克罗夫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运输》

    (1)、完成思维导图②③两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补充思维导图④⑤两处内容。
    (3)、根据材料二,判断宪章运动是否适合加入思维导图中的“影响”部分,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论证“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31.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过程可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法律摘要分析落实《黄河保护法》的意义。
    (3)、有人认为:“保护黄河,再多道德教化不如多一部法律。”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32.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
    (1)、【蝶变之路】浙江省H村,原是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三无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通过“村企合作”改革,走出了一条乡村蝶变之路,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

    根据材料,概括H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2)、【振兴之举】H村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 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 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旅项目。

    结合材料,分析 H村发展经济的秘诀

    (3)、【领路之人】走共同富裕路,就是百姓的“中国梦”。圆梦,离不开领路人。

    身为共产党员,他致富不忘乡亲,投入数亿资金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村企合作”带动乡村发展。

    身为党支部书记,他为了H村的发展,带领40余名党员奋战在工作一线,紧盯施工现场、频繁走访村民、组织工作夜谈会、举办石斛观赏节、解决闲余劳动力就业……

    乡村振兴路上,这样的领路人还有很多。

    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角度写一段话,向领路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