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三辰杯”竞赛科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06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
1. 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最切合 ( )A、营养类型与生活习性 B、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 C、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D、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2. 实验室保存药品通常选用如图所示的试剂瓶。下列有关试剂保存及取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用A 瓶保存块状大理石 B、澄清石灰水通常保存在 B瓶中 C、用C瓶中的滴管取试剂后,需洗涤后再放回滴瓶 D、硝酸银溶液可以存放在C瓶中3. 下列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用GPS确定远洋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B、裁判给做翻滚动作的跳水运动员评分 C、“天宫”二号与神舟飞船的交会对接 D、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撞击球门边框4. 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5.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6. 如图所示,物体B 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 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4N的力 F1拉重为2N的物体A 时,使物体B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 F2拉物体 B 时,使物体A 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 B 受到的摩擦力为8N B、拉力 F2大小为10 N C、拉力 F1的功率为1.2 W D、拉力F2的功率为2.4 W7. 学习科学时经常会用图象、模式图来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乙图表示的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可能是丙→丁→乙→甲 C、丙图为心脏结构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Ⅰ→Ⅲ→Ⅳ→Ⅱ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8. 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Z1 B、X2YZ3 C、X3YZ4 D、XYZ39. 如图是液面高度控制仪的原理图。由激光笔产生的一束激光AO 以固定的入射角i 照射到液面上,反射光OB 射到水平光屏P 上,并通过光电管将光讯号变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控液面高度。由图可以判断( )A、如果光点 B 在屏上向右移动,可知液面升高 B、如果光点 B 在屏上向左移动,可知液面升高 C、如果光点 B 在屏上匀速移动,液面加速下降 D、如果液面上升,反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减小10. 如图所示,甲物质表示某种细胞外的物质,丙物质表示乙细胞接受甲物质影响后大量分泌、释放或产生的某种物质。下列依次对甲物质、乙细胞和丙物质的例举,合理的是( )A、抗原、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B、氨基酸、胰岛内的细胞、生长激素 C、葡萄糖、肌肉细胞、尿素 D、脂肪、唾液腺内的细胞、脂肪酶11. 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 B、2a% C、(100- 1.75a)% D、(1-0.75a)%12. 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甲队奋起直追。从甲队船头与乙队船尾齐平到甲队船尾恰好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40s。已知两船长度均为10m,此过程中甲、乙两队船速保持不变,乙队船速为7m/s,则甲队船速为 ( )A、6.75m/s B、7.25m/s C、7.5m/s D、7.75m/s13.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若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粒(如图所示),待充分反应后,发现两烧杯中固体均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 )A、一直偏向左 B、先偏向左后偏向右 C、一直偏向右 D、先偏向右后偏向左14. 如图所示,已知 电阻 A、B 间电压为18 V,则通过R0的电流大小是 ( )A、0.5 A B、 C、1 A D、1.5 A15. 有一包不纯的 K2CO3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CO3、Ba(OH)2、FeCl3、KCl、KNO3、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分析含有的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溶于足量水中,无固体残留,得无色溶液;②取上述溶液适量,先加入足量稀HNO3 , 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为确定Na2CO3是否存在,某同学准确称取6.9g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9.85g沉淀质量。经分析,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①杂质中一定有 Na2CO3和KCl ②杂质中可能存在KNO3 ③粉末样品中至少有2种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 的均匀桥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漂浮水面的浮箱C上。设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一辆质量为m 的汽车P(汽车P 可以看作一点)从A 处缓慢驶向B处,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则深度增加量△H(与汽车没有驶上桥面相比)与汽车 P 离开A 端距离x的关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
17. 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某同学看到了如下图所示几个视野,请根据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就以上看到的视野推测合理的顺序依次是。(2)、单是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③,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是。18. 有一种含2种元素的火箭燃料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将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写出装置乙中应该放入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2)、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 喝水鸟是一款玩具,其结构如图所示。给头部滴一次水,能发现玻璃管内乙醚逐渐上升,“鸟身”逐渐绕支点顺时针转动;当身体接近水平时,玻璃管底部露出气体,头部的液体又回到底部,“鸟身”逐渐绕支点逆时针转动恢复初始状态。若鸟身前放一杯水,使鸟头前倾时能够沾到,保持鸟头湿润,则此过程可反复进行,因此又被称为“永动鸟”。
请回答:
(1)、给头部滴水的目的是利用水蒸发热量,使头部温度下降,气压降低。(2)、喝水鸟并不是“永动机”,其转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能,转化为机械能。20. “春赏桃花夏吃桃,十里桃林采摘忙”,近些年,许多地区种植了蜜桃、油桃等。如图是桃的相关图片,请据图回答:(1)、乙图中的①是由甲图中的(选填序号)发育来的。(2)、新鲜的桃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萎焉现象,除水分散失的原因外,主要是桃进行了的结果。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闭 K2时,利用I、II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选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他的做法是。
(2)、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及观察到的现象是(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22.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为G的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能自由转动的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位置固定的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中点上使木棒保持水平,不计线重和摩擦,此时拉力F 的大小为。现将在木棒上的线套逐渐向右移动,要保持木棒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则悬线上的拉力变化情况是。(棒和悬线均足够长)23.(1)、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现用两种杀虫剂分别处理田块,Ⅱ号杀虫剂对甲、乙昆虫的毒性相同,Ⅰ号杀虫剂对乙昆虫的毒性比对甲昆虫的毒性更强。下列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Ⅰ、Ⅱ号杀虫剂单独作用对害虫数量的影响。(2)、如右图表示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虚线框内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据图可知图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24. 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如图1、图2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只有单质和氧化物两类物质,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则甲是。(2)、若甲、乙、丙三种物质属于盐、碱、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一种是纯碱,三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则乙是。25. 如图是质量为m 的液体密度计。下方由重物、玻璃泡构成,体积为V0。上方标有刻度的玻璃管可视为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1)、若在水中放入盐,则密度计相对水面将(选填“上升”“仍在原处静止”或“下降”)。(2)、写出密度计刻度密度值的表达式:。(3)、说明密度计刻度的特点:。26. 现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想测定该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A、D、E中分别盛放碱石灰,C盛放浓硫酸。实验中通过测量C、D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测定该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已知 )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其操作方法为。(2)、实验时,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 NaHCO3含量将(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若样品质量为w,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m2 , 由此可知混合物中 的质量分数为(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27. 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所用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小华进行了6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物理量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小灯泡亮度
1
0.5
0.18
不亮
2
1.0
0.24
很暗
3
1.5
0.26
较暗
4
2.0
0.30
较亮
5
2.5
0.32
很亮
6
2.8
0.35
特别亮
(1)、分析实验数据,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2)、小华利用数据顺利解决探究的问题。接着,小华想到用这电路也可以测量电阻丝的阻值。于是他用电阻丝Rₓ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只能将其拆除,在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连接的情况下,小华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请补充完小华的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ₓ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实验步骤:①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最小值,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I1;
② , 记下电流表示数I2。
表达式: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
28.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①~⑥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注: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植物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是(选填“d点之前”或“d 点之后”)。(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选填数字)过程。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夏天晴天中午田间植物通常会发生午休现象,这是因为。
29. 小金同学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特制作一个能够随着气温变化而自动浇花的“神器”——在瓶盖上扎有小孔的饮料瓶,如图甲所示。【提出问题】该装置真的能够实现自动浇水吗?
(1)、小丽认为图甲中的液体无法从小孔流出,其理由是小孔中的液体受到外界的作用。(2)、对此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研究】在20℃的恒温室内,往三个相同瓶内装入4/5 的水,留下1/5空气,并分别用30℃、40℃、5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周围,使瓶内温度发生改变,进行了Ⅰ、Ⅱ、Ⅲ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记录并绘制流水速度和进气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接着继续进行Ⅳ、Ⅴ二次实验,往瓶内分别装入3/5、2/5的水,都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周围,使瓶内温度发生改变。记录并绘制流水速度和进气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
【数据分析】瓶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对于曲线Ⅲ中A、B、C、D四个点,瓶内气体温度最低的是。
(3)、曲线OAB 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所表示的量是。组别
瓶内空气量
外界毛巾温度
I
1/5
30℃
Ⅱ
1/5
40℃
Ⅲ
1/5
50 ℃
Ⅳ
2/5
40℃
V
3/5
40 ℃
(4)、【实验预测】假设瓶子内的水量足够,且每天都是相同天气。结合供水的原理预测,该装置一周内每天流出的水量变化情况是____。A、一天比一天多 B、一天比一天少 C、每天一样多 D、都有可能30. 兴趣小组在做完盐的性质实验后,发现一瓶碳酸钠固体可能混入了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此,他们对这瓶固体取样后进行了探究。【实验验证】
(1)、操作E是。【实验结论】该瓶固体的成分是。
(2)、【实验拓展】兴趣小组还想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选填序号,可重复)。
a.称量装置丙。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3)、分析设计的方案,小柯同学认为,该装置还不足以得到正确结论,于是他将装置丙中盛放的物质改为 Ba(OH)2溶液。用 Ba(OH)2溶液替换丙中的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有____。A、Ba(OH)2溶解度大于 Ca(OH)2 , 能充分吸收CO2 B、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的质量,测量误差小 C、实验现象更明显(4)、若装置中缺少乙装置,测得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1. 某兴趣小组用二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 C 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 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1电路连接完整。(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2.0
0.20
2
2.5
3
2.8
0.28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5 Ω、10 Ω、20Ω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V。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
32. 富强电器厂设计了一种具有高、中、低温三挡的家用电热火锅,其发热部分的电阻丝如图所示。A、B、C为三个接线柱,B是电阻丝中点的接线柱。请帮助该厂完成以下工作。(1)、说明低温和中温两个挡位的连接方法(文字表述或画图连接均可)。(2)、如果要求低温挡发热功率为200 W,求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高温和中温两挡的发热功率分别应是多大。(3)、设计一份该火锅的产品铭牌。33. 天然碱的组成可以用 (a、b、c为整数)表示。为确定某天然碱样品的组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质量为4.71g的天然碱样品溶于水,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有下表所示关系:
盐酸质量/g
20
40
60
80
气体质量/g
0
0.44
1.32
1.98
[已知在盐酸不足时会发生反应:
求:
(1)、盐酸的质量分数。(2)、天然碱样品的化学式。34.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受到水平向右的力 F的作用,力F 的大小及物体A 的运动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1)、当t=7 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N,方向。(2)、如图丙所示,在A 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已知 C的横截面积为 长度足够,水够深。则当物体A 不受摩擦力作用时,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若物体A 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未画出),当物体A 不移动时,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