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抄写下面这首诗,注意每一行诗句居中,文字对齐,书写工整。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

  • 2.  
    (1)、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ㅤㅤ百年前,西方列强qīn lüè中国,一场大火让jīn bì huī huáng的diàn táng和无数的qí zhēn yì bǎo化为灰烬。之后,bú jì qí shù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tóng xīn xié lì捍卫祖国疆土,fěn suì了敌人的阴谋,中华民族再度强盛起来,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2)、上面语段中“温暖”一词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如下框),文段中“温暖”是第种意思,我还能用“温暖”的另一种意思写一句话:

    温暖:①指天气温暖。②使人感到温暖,温存。

  • 3. 在了解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活动中,我觉得以下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lǔ) 强迫 (rèn)丘 恩慧 B、(tī)透 消毁 眼(jiǎn) 忘确 C、(niù) 削弱 鳞(zhuǎ) 哽咽 D、(màn) 召集 (jiàn)隔 依偎
  • 4. 我觉得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百年前的中国,国家____,人们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和压迫者。如今,我们迎来了____,人民____,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A、内忧外患 兵荒马乱 太平盛世 政通人和 B、内忧外患 流离失所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C、生灵涂炭 流离失所 多事之秋 安居乐业 D、哀鸿遍野 兵荒马乱 多事之秋 政通人和
  • 5. 了解了百年历史,我能判断下面的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侵略者呕心沥血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简直是白日做梦。 B、抗战时期,我军战士足智多谋 , 发明了地道战,阻止了敌人的进攻。 C、中国科学家处心积虑 , 为了祖国的强盛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与青春。 D、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全国人民得意忘形 , 欢呼雀跃。
  • 6. 读诗词,我们不仅能了解历史,更能感受到古人藉由诗词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读懂图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积累

    古诗(一)

    宋 陆游《示儿》

    古诗(二)

    宋林升《题临安邸》

    古诗(三)

    降人材。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梳理

    我发现,以上三首诗都表达了 , 古诗(二)在情感表达上与前两首最大的不同是

    运用

    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情感的表达,我还知道虞世南用“”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赞叹;陶渊明用“”表达对时间的珍惜;梁启超用“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表达对少年中国的赞颂,对中国少年的讴歌。

二、阅读理解。

  • 7. 立志强国有我——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相关习题。

    【材料一】

    ㅤㅤ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堪忧。《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对比全国7~18岁儿童在2010年、2014年、2019年的体质与健康数据发现,青少年儿童的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女生和中学生有所改善;力量素质女生和小学男生有所提高,但中学男生持续下降;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中学生有所提高。干预与改善这些健康问题,体育是有效手段之一,学校体育是以体育人的主阵地,必须切实发挥作用。

    (《光明日报》,2022年3月15日)

    【材料二】

    ㅤㅤ有人曾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育课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材料三】

    ㅤㅤ体体育源于游戏,竞争与对抗是游戏的属性,在竞赛中体验体力对决、智力博弈和团队协作等是体育游戏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也是儿童青少年喜欢接受的教育方式。

    ㅤㅤ然而,目前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参与的比赛太少,“温柔”体育课大行其道。在这些“蜻蜓点水”式的体育活动中,生活与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紧张氛围下的抗挫、抗压能力得不到磨炼,集体竞赛中的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得不到培养,体育角色特有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无法体验,由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而建立的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培养不断弱化,相应地,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失去载体,育心目标难以实现。

    (《光明日报》,2022年3月15日)

    (1)、联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游戏的魅力在于竞争与对抗,游戏的来源就是体育,因此儿童青少年喜欢竞赛的教育方式。 B、体育是在学习紧张时用来放松的“调味品”,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C、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力量素质持续下降;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D、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阅读【材料二】,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试着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2024年巴黎奥运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建设体育强国,展示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与底气,你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强身”与“强国”有什么关系?
  • 8. 走进文学巨匠——阅读散文,完成相关练习。

    玉兰酥(节选)

    ㅤㅤ①玉兰酥是一种到嘴便化的酥饼,听听名称都是香的。它是早年我家独一无二的点心,是母亲别出心裁利用白玉兰花瓣,和了面粉鸡蛋,做出来的酥饼。

    ㅤㅤ②白玉兰的开放,都在中秋前后。那时母亲每天都到院子里看看,闻闻花香。只开一朵花,当然不能采下来的。直等它一瓣瓣谢落了,母亲连忙拾来,深怕花瓣着土就烂了,因为白玉兰花瓣是可以做饼吃的。母亲把它先放在干净篮子里,也不能用水洗,一洗香味就走了。等水分略干后,就用手指轻轻剥碎(也不能用刀切,怕有铁腥味)。剥碎后和入面粉鸡蛋中拌匀,只加少许糖,用大匙兜了放在浅油锅里,文火半煎半烤,等两面微黄,就可以吃了,既香又软又不腻口。熟透了的玉兰花瓣,有点粉粉的,像嫩栗而更清香。

    ㅤㅤ③如今每回想起清香的玉兰酥,与母亲所做的各种美味,心头就感到阵阵辛酸。母亲,一只辛苦的蜜蜂,终年忙碌无怨无艾,她默默地奉献一生,也默默地归去了。几十年来,我从未见过家乡的那种玉兰树,也无从学做香软的玉兰酥。中秋节一年年的度过,异乡岁月,草草劳人,心头所有的,只有无限的思亲之情。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ㅤㅤ①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ㅤㅤ②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ㅤㅤ③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作者:琦君)

    (1)、阅读两篇选文,完成玉兰酥与灰汤粽的制作流程图。
    (2)、对比两篇选文,完成以下练习。

    ①无论是玉兰酥还是灰汤粽,其实都蕴含着作者之情。

    ②这两篇选文,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抒情

    B.借助景物抒情

    C.借助具体事物抒情

    D.通过事情抒情

    ③两篇选文的第②段,都是在描写母亲制作美食的过程,这两处都运用了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是一个的人。

    (3)、根据两则选文猜一猜,下面哪则书评是对琦君作品的评价?( )
    A、一代代的青年读了她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 B、在平常无奇中蕴含真情,在清淡朴素中见出秀美。 C、他对苦难人生的礼赞,实际上是对生活中真善美的礼赞。 D、用平易的话语,讲朴素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
  • 9. 认识国之栋梁——阅读短文,完成相关练习。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

    ㅤㅤ①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ㅤㅤ②20世纪60年代初,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ㅤㅤ③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第九研究院。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ㅤㅤ④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ㅤㅤ【资料卡】“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不仅以其学术贡献令后辈们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赢得了身边人的爱戴。学生蓝可说,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儿子于辛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父亲的座右铭,父亲从我们小时起就教育我们“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

    (1)、阅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把于敏的部分人生经历补充完整。
    (2)、读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于敏和工作组的成员是如何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计算研究的,选择一个加点词语把你想象到的场景写具体。

    我选择词语: , 我想象到:

    (3)、结合文章内容和资料卡,说说你对于敏的认识。(不少于两个方面)

三、习作。(30分)

  • 10. 百年来,我们国家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人物,他们有些是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有些是默默耕耘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工人、农民、警察、教师等,他们像于敏一样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热血。二十年后,你也会走上工作岗位,也会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一番贡献。请你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你会从事什么行业?你从事的行业对比现在又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展开想象,向大家展示你未来的蓝图吧!

    ㅤㅤ要求:①想象合理,内容具体;②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