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北京时间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以总分359.10分的绝对优势获得金牌。在比赛过程中,全红婵和陈芋汐是绝对同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全红婵感觉水面是静止的 B、起跳瞬间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加速度相等 C、全红婵的速率越大,其惯性越大 D、下落和入水过程中全红婵可以看成质点2. 如图所示,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直线弹射起飞过程中,在1s内速度大小从零变为10m/s;一足球在草地上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在8s内速度大小从20m/s减为零。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舰载机的速度变化量比足球的速度变化量大 B、舰载机的平均加速度比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 C、题述中的“10m/s”“20m/s”均指的是瞬时速率 D、足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3. 靠墙静蹲是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动作要点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于大腿上,背部紧贴墙面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保持住处于静蹲状态,除了靠墙的静蹲,背靠瑞士球的静蹲也是经常看到的,如图所示为一女士借助瑞士球做靠墙静蹲运动,女士后背部保持挺直且倚靠在瑞士球上,瑞士球则倚靠在竖直墙面上,此时女士和瑞士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瑞士球总共受到3个力作用 B、女士的脚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C、女士对瑞士球的弹力是由女士的形变产生的 D、女士对瑞士球的弹力与墙壁对瑞士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 “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高处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则它落到地面的时间可能是( )A、 B、 C、 D、5. 汽车匀加速经过笔直的公路边的等间距的树木。设经过第1棵树时的速度为 , 经过第4棵树时的速度为 , 则它经过第2棵树时的速度为( )A、 B、 C、 D、6. 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上有一颗钉子,分两次用长短不同的轻绳将同一个足球挂在该钉子上,足球分别静止在A、B两点;绳子拉力分别为TA和TB , 墙对足球的支持力分别为FNA和FNB , 则( )A、TA<TB , FNA<FNB B、TA>TB , FNA<FNB C、TA<TB , FNA>FNB D、TA>TB , FNA>FNB7.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在t=2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2~4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24m C、在0~2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6m D、在4~6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3m/s2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部分3分,共18分。
-
8. 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可能随之改变 D、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9. 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则( )A、细线a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 B、细线c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C、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D、细线b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为G10.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不同车道上行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轴相切于6s处,则0~6s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位移大小为120m C、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40m/s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
1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 C、D、 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
(1)设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打F点时速度为vF , 则计算vF的公式为vF=(用T和图中已知物理量表示)
(2)图中d1=2.00cm、d2=4.50cm、d3=7.60cm、d4=11.30cm、d5=15.50cm、d6=20.20cm,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2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12. 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 B.木块的质量 C.砝码的质量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 , 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13.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边长AB=3m,BC=4m的矩形从A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5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求:(1)质点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形轻杆,圆心为O,其直径AB位于水平桌面上,原长为R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套在弧形杆上的C点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60°,重力加速度为g。求∶(1)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图画在答题卡);
(2)弧形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
(3)弹簧的劲度系数。
15. 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处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地面上有一长的小车,其前端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 , 小球抛出的同时,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4s,g取10 m/s2 , 忽略空气阻力及小车的高度,求:(1)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2)小球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大小x;
(3)当小车末端到达抛出点正下方时,便立即做加速度大小恒为 , 方向与此时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了让小车接住小球,试确定加速度大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