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

  • 1.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俯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嫦娥六号着陆过程的技术时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 C、嫦娥六号由图中A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 2.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出发,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的图像为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发后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t1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0 ~ t1时间内,甲、乙两车相距越来越远 D、t12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 3. “梦天”实验舱中宇航员用毛巾加工成球拍,可将水做成的“乒乓球”弹开,当水球以速率v1飞来时,航天员若将其以速率v2反向击回,在水球与球拍作用的时间t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所受弹力是由于水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水球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C、水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先相同后相反 D、水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v2v1t
  • 4. 为使舰载机在几秒内迅速停在航母上,需要利用阻拦索将舰载机拦停(如图甲),此过程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设航母甲板为一平面,阻拦索两端固定,并始终与航母甲板平行。舰载机从正中央钩住阻拦索,实现减速。阻拦索为弹性装置,刚刚接触阻拦索就处于绷紧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舰载机落在航母上钩住阻拦索时,仅受重力、阻拦索的拉力和航母甲板的摩擦力的作用 B、舰载机钩住阻拦索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阻拦索的拉力在变大 C、当阻拦索被拉至夹角为60°时,阻拦索的拉力与阻拦索对舰载机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舰载机钩住阻拦索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摩擦力一直在变大
  • 5. 古建筑复原,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凿子制作卯眼。如图甲所示为木工常用的一种凿子,其截面如图乙所示,侧面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θ。当在顶部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时,其侧面和竖直面对两侧木头的压力分别为F1F2 , 不计凿子的重力和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2tanθ B、F2一定大于F1 C、若F一定,θ角越小,F1也越小 D、θ一定,力F越大,F2F1之比也越大
  • 6. 某物理探究小组测量图(a)所示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①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b)在水平面自然平展,口罩总长度为50cm;②如图(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水平线同时缓慢向外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0.9N时,总长度为80cm。不计一切阻力,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

    A、图(c)中,每条弹性绳的形变量为15cm B、图(c)中,口罩两侧受到的弹力均为0 C、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6N/m D、若如图(d)所示,将口罩A端固定到竖直墙上,B端测力计示数为0.9N时,口罩总长度仍为80cm
  • 7. 两个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θ,其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增大,合力F一定减小 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随着F2增大,合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若F1和F2大小不变,合力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 N ≤ F ≤ 10 N
  • 8.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内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假设小轿车制动后即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轿车制动后7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 B、从驾驶员看到警示牌到小轿车停车,距离为90m C、小轿车运动到警示牌时的速度为20m/s D、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货车后58m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 9. 高铁站台上,候车线对准停车时各节车厢最前端的门口处。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若动车每节车厢长均为l,则(  )

    A、从1号车厢最前端经过5号候车线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t B、从1号车厢最前端经过5号候车线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为lt C、1号车厢最前端经过5号候车线时的速度为4lt 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lt2
  • 10. 无线蓝牙耳机摆脱了线材束缚,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为了研究在运动过程中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乙佩戴无线蓝牙耳机,甲携带手机进行检测。t=0时刻,乙在甲正前方8m处,二人同时沿同一直线向正前方运动6s,各自运动的xt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x为时间t内的位移),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时间为4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0-6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C、t=3s时,二人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3.5m D、该蓝牙耳机的最远连接距离为5.5m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按要求作答)

  • 11.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把纸带一端系在物体上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D.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填选项前的字母)

    (3)、计时器工作电源的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源的频率已变为52Hz,而仍按50Hz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4)、某次实验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计数点A、B、C、D、E、F、G,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数据可计算到得小车在D点的瞬时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 12. 小明同学发现手机软件有测角度的功能,于是结合软件的这个功能,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和一瓶矿泉水等器材设计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时,先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端挂一重物,最终静止于P点(图中未画出),如图①所示;然后再将两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B上,另一端彼此连接挂一重物,最终静止于O点,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AOBO与竖直方向的偏角αβ , 如图②所示。弹簧和水瓶始终不与竖直墙接触。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证图乙中两弹簧长度相同 B、测量弹簧的原长 C、测量图甲、乙中弹簧的长度 D、两次悬挂重物的质量相同 E、αβ角度相等 F、实验中结点P和O的位置相同
    (2)、该同学根据实验测量的结果,分别作出了图③和图④,其中正确的是图(选填“③”或“④”)。
    (3)、小明同学想继续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设计了如图⑤所示的实验。用铁架台将待测轻弹簧竖直悬挂,并将多个质量m=100g的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方,记录钩码数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并作出如图⑥所示的图像。据此可以得到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cm,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小明采用(3)中的实验方法,实际操作固定刻度尺时,刻度尺零刻度略高于弹簧上端,则实验得出的劲度系数将(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

  • 13. 某同学研究斜面上物体的受力。他把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30°的斜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画出此时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并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
    (2)、该同学把斜面倾角增大为β=37° , 沿斜面向下轻推物体,物体恰能匀速下滑,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sin37°=0.6cos37°=0.8
    (3)、该同学保持斜面倾角β=37° , 对物体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物体恰能匀速上滑。求拉力F的大小。
  • 14. 学校科技小组在离地面高度为h=15m的平台边缘用某装置发射小球,小球从平台上以v0=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出,装置在小球离开后撤走,小球最终落到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球上升的最大位移H;
    (2)、小球落地速度的大小v;
    (3)、小球运动到与射出点距离d=1.8m处可能经历的时间。
  • 15. 华南师大附中第70届校运会上,石牌校区高一9班以45.49秒的成绩打破男子4×100m接力乙组纪录。优秀的交接棒技术和策略,助力提升成绩。4×100m接力区长度d=30m , 接棒者可以在接力区内任意位置起跑,但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接力队比赛全程的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某班参加接力赛的四位同学,起跑阶段均视为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8m/s后,可以一直保持匀速运动直至完成交棒。接棒者通过在跑道贴胶带设置起跑标记,标记与接棒者距离L0=4m , 如图(甲)所示。比赛中,持棒者以最大速度奔跑至标记时,接棒者立即从接力区始端起跑并在接力区内完成接棒。赛道总长度L=400m

    (1)、若接棒者刚达到最大速度时完成接棒,求接棒者从起跑至完成接棒的距离s1及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1
    (2)、如图(乙)所示,接棒者改为在距离接力区末端xx>0处起跑,标记重置于其起跑处后方L0处,求接力队完成比赛最佳成绩tm , 并写出x取不同值时接力队完成比赛的最短时间t与x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