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 1. 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明同属于大河文明,古印度和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   )
  • 2. 日本在大化改新后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 3.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阿拉伯帝国已经普遍存在。(   )
  • 4. 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圆学说。(   )
  • 5.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6. 2月我国昌江核电厂“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标志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又出新成果,弘扬了时代精神。(   )
  • 7.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说明在我国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
  • 8. 法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厉行法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9. 传说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手杖称为蛇杖,古埃及医书《埃伯斯莎草纸》记载治疗之神托特曾化身法老。考古发现,埃及菲来岛和努比亚神庙的壁画中,都出现了手持蛇杖的托特神形象。材料说明(   )
    A、古代神话传说真实可信 B、王权辅助神权进行统治 C、古代文明存在局部交流 D、文献记载更具史料价值
  • 10. 下图反映古代某一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的是(   )

    A、古代罗马——元首制 B、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封建欧洲——庄园制度 D、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 11. 运用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史实结论(   )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权益

    B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成为后世亚洲法学的渊源

    C

    6世纪,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D

    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A、A B、B C、C D、D
  • 12. 下面图片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指中世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②体现西欧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C、③现象主要推动并获利的国家是法国 D、④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13. 时间轴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性进程的重要载体。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理性主义传播进程 D、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
  • 14. 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相应的历史信息,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下图所示漫画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后(   )

    A、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各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 D、推动了三角贸易的产生
  • 15. 查看目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本历史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①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116

    ②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122

    ③第二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建立…………………………………132

    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142

    A、中国辛亥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6. 美国诞生的历史是一部艰难的独立史。如图是美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阻力F2是美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B、图中c处战役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C、图中动力F1是法国大革命对其的影响 D、图中b处美国宪法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 17. 德国布维尔学者称“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法国托克维尔学者说“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中国王振国学者表明“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综合上述学者评价,说明法国大革命(   )
    A、具有世界性影响 B、促进启蒙运动发展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推动美国独立
  • 18.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法、意三国的雏形 B、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15-16世纪,达·芬奇创作了《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D、16-17世纪,早期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19. 从“红手印”开启改革序幕,到“红证书”土地确权,再到“分红利”增收富民,小岗村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变化。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②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③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完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根据下图信息可推断,这五年来(   )

    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②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④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基本同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1.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正确的是(   )
    A、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我国政府全力践行的宗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马上能解决 D、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22. 下侧漫画主要表明(   )

    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在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②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③学习相关法律有助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3.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制度。”2024年4月,3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乡立法联络站,了解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完成下题。
    (1)、材料中的“这个了不起的制度”(   )
    A、能够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B、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展现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D、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2)、材料中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
    ②推动政府机关依法决策、民主决策

    ③能赋予社会公众一定程度的立法权
    ④创新了民主立法的载体和实践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4. 浙江省绍兴枫桥镇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下是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该居民说事制度的流程(   )

    ①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②体现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诠释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的意志得到更好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5. 九年级同学就“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做的思维导图如下,请选出与思维导图中的①②③内容相符的选项(   )

    A、坚持党的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 B、坚持党的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协商 C、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协商民主 D、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民主协商
  • 26. 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民主的所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和途径,下列表格中正确的有(   )

    序号

    材料

    形式和途径

    杭州市就公交票价调整举行听证会,小芳妈妈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民主管理

    小强拨打拱墅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放学期间校门口拥堵不堪

    民主决策

    在西湖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小明爸爸投出了神圣庄严的一票

    民主选举

    良渚村建立“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民主监督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 27. 反家庭暴力法让家暴不再是“家务事”,新环保法被赞为“史上最严”,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关注“高空抛物”……70多年来,我国立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向民生细微处覆盖。这说明(   )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是强国富民的根本保证

    ③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

  • 28.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多种力量的推动,下面是九一班进行的“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因素”探究活动,请你帮忙设计相关的内容。
    (1)、【思想的解放】

    材料一大多数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中“这个时期”流行的思潮是什么?请写出该思潮引发的运动及起源国家。

    (2)、【文献的制定】

    材料二下表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英国

    美国

    法国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人权宣言》

    请完善空白处的内容并阐述这些法律文献产生的共同作用。

    (3)、【领袖的助推】

    材料三  小李同学根据这次探究活动整理的部分笔记如下。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领导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他是英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是改革家和解放者,为法国大革命后动荡的社会建立了现代化制度还将革命的新气象带到了整个欧洲。他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参与制定《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依据上述笔记内容,请你提炼一个“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因素”。

  • 29.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初三九班学子发起了研究经济学论文,揭开财富密码的活动。

    材料一  在历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财富逆转”(reversaloffortune)。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显赫一时的古文明地区,现在却是积贫积弱;而反过来,那些曾经一穷二白的地区,现在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例如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大的文明古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不仅发展停滞,还时常饱受战火的蹂躏。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二诺奖得主们做了几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A:15世纪开始,葡萄牙在巴西大量种植甘蔗,从而主宰蔗糖生产一个世纪。

    B: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黄金多达180吨。

    C: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

    D:17-19世纪的黑奴贸易使美洲的种植园经济日趋发达。

    E:176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材料三  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在“包容型制度”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则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而在“攫取型制度”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大多数人。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四  阿西莫格鲁提到,我们需要一种确保技术进步或资本积累的成果能够被广泛分享的包容性制度框架,以实现总体向上的生活状态。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1)、仿照例句,请举出符合“财富逆转”的国家或地区,正反各一例。
    (2)、结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将以下史实的对应字母填入要素图中。
    (3)、运用所学知识,以西方国家为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包容型制度”和“攫取型制度”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我的观点:(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 , 攫取型制度为

    (4)、运用“富强与创新”相关知识点,请你分别从政治、经济、战略、思想等角度,谈一谈中国是如何获取财富密码的。
  • 30. 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到达富强的彼岸。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构思维导图是单元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下图是小嘉同学做的思维导图:

    材料二  下表为浙江省政府的工作目标及内容

    工作目标

    工作开展内容

    以高质量为目标奋力冲刺

    浙江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采取规划引领、创新驱动、载体支撑、试点示范等四大举措,集中力量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进取

    浙江弘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四千精神”“三板精神”,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形成体制机制先发优势。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增进福祉

    浙江省继续以群众普遍有感有得为衡量标准,认真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助力人民离美好生活更近一步。

    材料三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实施当中要积极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要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

    (1)、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①②处填上恰当的术语。
    (2)、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工作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
    (3)、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企业如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推波助澜。
  • 3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要求?
    (2)、请从法治的要求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的必要性。
    (3)、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问题,无需上升到法律层面”。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