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水螅的触手上有刺细胞,能分泌毒液捕获猎物。下列哪种动物的捕食方式与水螅类似( )A、海葵 B、蜗牛 C、螨虫 D、企鹅2. 《越绝书》中记载:“水母目虾,南人好食之。”下列关于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身体背腹扁平 B、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3. 血吸虫和蛔虫都能寄生在人体并危害健康。这两种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是( )A、身体细长 B、消化器官发达 C、生殖能力强 D、靠足运动4. 关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某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 B、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如海蜇,可供人食用 C、部分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靠获取寄主的营养物质生活 D、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5. 下图为蚯蚓外形示意图,据此判断蚯蚓所属类群及其前端分别为( )A、节肢动物,① B、节肢动物,② C、环节动物,① D、环节动物,②6. 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实验材料
平均爬行速度/(厘米·分钟-1)
玻璃板
12
薄纸板
30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B、应选用大小相同的蚯蚓进行实验 C、为了提高效率,本实验只做一次即可 D、实验结束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中(2)、在实验过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用湿润的棉球擦拭蚯蚓的体壁,目的是( )A、降低蚯蚓体温 B、保证蚯蚓呼吸 C、辅助蚯蚓运动 D、刺激蚯蚓活动7. 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生物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一只蛞蝓(kuò yú)。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没有壳的蜗牛,有2对触角,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体表有无色黏液。根据特征判断该动物应该属于( )A、扁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8. 浙江诸暨被誉为“中国珍珠之都”,其山下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湖内养殖三角帆蚌来培育淡水珍珠。三角帆蚌中与珍珠培育相关的结构是( )A、鳃 B、外套膜 C、贝壳 D、斧足9. 我国已发现的软体动物种类达到4 000多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及陆地环境中。下列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乌贼的壳(海螵蛸)可入药 B、钉螺与蛔虫病的传播有关 C、扇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D、贝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10. 麻辣小龙虾色泽红亮、滋味香辣,成为舌尖上的美食。小龙虾属于( )A、线虫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11.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可促进人体的消化 B、蚯蚓能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 C、鲍鱼富含蛋白质,可以食用 D、蝉蜕可以入药,治疗疾病12. 下列关于动物特征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生动物都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扁形动物的食物从口吞入,残渣由肛门排出 C、线虫动物运动器官发达,都营寄生生活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使其运动更加灵活13. 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涡虫体表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蚯蚓的刚毛具有辅助运动的作用 C、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能力强 D、河蚌的贝壳能保护柔软的身体14. 飞鱼是一类能在海面上滑翔的鱼,下列关于飞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合理的是( )A、体色背深腹浅能减小阻力 B、流线型的身体利于捕食 C、有翼状的胸鳍有利于滑翔 D、体表覆盖鳞片能保持体温15. 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同一温度下应分别测量三只小鱼的呼吸频率,并取三次实验数据的( )A、最大值 B、最小值 C、任意值 D、平均值16. 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 B、是真正的陆地动物 C、皮肤可辅助呼吸 D、在陆地上产卵17.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农历蛇年,蛇是一种体表具有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动物,它属于(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18. 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又添新物种,2022年云南共发现了云岭蟾蜍等11种两栖类新物种和永胜龙蜥等8种爬行类新物种。利用表格法对两种动物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选项
云岭蟾蜍
永胜龙蜥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幼体和成体一般生活在陆地
B
卵生,无坚硬外壳
卵生,有坚硬外壳
C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D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可用肺呼吸
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A、A B、B C、C D、D19. 1986年在河南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它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骨制成的乐器。这种骨最可能来自( )A、草鱼 B、鹤 C、蛇 D、东北虎20. 家鸽是和平和友谊的象征,它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如图为家鸽呼吸和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结构b能进行气体交换 B、结构c能辅助呼吸 C、结构g很短,能随时排出粪便 D、结构e搏动频率高,有助于促进消化(2)、如图为家鸽骨骼模式图,牵动家鸽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2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B、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发达的臼齿,便于切断食物22. 下列关于蟾蜍和金丝猴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观点描述,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 B、产卵繁殖 C、体表被毛 D、体内有脊柱23.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猎人利用猎狗捕捉野兔 B、盲人利用导盲犬出行 C、利用青蛙来防治稻田害虫 D、养殖貂、貉、狐等以获得皮毛24. 长江江豚体型似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繁育后代 B、体温可以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C、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D、可通过肺从外界获取足够的氧气25. 苍耳的果实可通过钩刺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动物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物质循环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26. 金合欢是一种灌木,花为金黄色。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幼苗的生长状况
Ⅰ组:没有蚂蚁的幼苗
Ⅱ组:有蚂蚁的幼苗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不需要控制金合欢幼苗的健康程度 B、对照组是Ⅰ组,实验组是Ⅱ组 C、此实验的变量是金合欢幼苗 D、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金合欢幼苗的生长27. 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28. 如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变短 C、小鼠走迷宫行为与学习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 D、如果用小鸡进行相同的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29. 在2024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我国运动健儿潘展乐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
请回答:
(1)、运动员完成运动要依赖于运动系统,人的运动系统由、和肌肉组成。潘展乐做出图一示屈肘动作时,图二中的[]肱二头肌处于状态。(2)、运动员若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则容易出现脱臼现象,即图三中的[]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落出来。关节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在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包着[①]以及[]关节腔内含有滑液。(3)、游泳时需要不断地进行手臂的屈伸运动,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表示)。(4)、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此过程中,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系统的支配,以及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30. 昆虫种类繁多,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资料一:光点闪烁的萤火虫,装点夏夜。萤火虫从卵到成虫经历的各个发育阶段均能发光。成虫发光是为了求偶,同一片区域内有好几种萤火虫,它们通过各自的“灯语”——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各不相同,找到同类,避免浪费时间跟别的物种互动。
资料二: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辛勤劳动。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一个蜂群中数目最多的是工蜂,可有三四万只之多,雄蜂的数量较少,蜂王只有一只。我国蜂农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和促进蜜蜂对特定食物源(如油菜花)的识别和采集,进而生产特定品种的蜂蜜(如油菜花蜜)。
请回答:
(1)、萤火虫的卵能够发光,其发光行为是由决定的;从行为获得途径的角度看,属于行为。成虫通过发光来吸引异性,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行为。萤火虫可根据不同的“灯语”,如 , 判断对方是否属于同一物种。(2)、蜜蜂群体中有明确的 , 属于行为。蜜蜂在蜂农引导下生产特定品种花蜜,从行为获得途径的角度看,属于行为。(3)、当一只工蜂找到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个体间能够进行。除动作外,动物的和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3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传染病。截至2024年7月31日,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12例、境外输入病例19例、省外输入病例2例。为防控伊蚊,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
(1)、科研人员猜想伊蚊可通过区分人和动物,利用图一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伊蚊都是由(填“同一批”或“不同批”)虫卵孵化出来的且大小及健康状况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猜想正确。(2)、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二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最能吸引伊蚊的是a和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三所示的三组实验。①本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分别在A、B、C三组实验中的情况。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4)、结合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提出科学防蚊的对策是:利用引诱伊蚊并杀灭。32. 古诗词创作取材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瑰宝,文学研究小组同学在阅读古诗词时发现很多诗词中都融入了动物元素。请回答:(1)、“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鹟儿。”珊瑚是数以百万计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珊瑚虫的身体呈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进出。(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袁枚的《所见》。蝉的体表有 , 该结构具有保护和减少体内蒸发的作用。(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身体呈型,用呼吸,体表有覆盖。(4)、“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老虎居于寒冷深山,捕猎动物为食,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是:体表被 , 体温 , 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