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
1. 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 晚清驻外使臣通过与外国的交涉购买外国先进的军舰和枪炮弹药,在工作之余他们还翻译编写军事书籍,并引进招募外国军事技术人才。他们的这些做法是( )A、兴办洋务的需要 B、革命运动的需要 C、传播维新思想的需要 D、学习政治制度的需要3.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清政府开始了一阵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清政府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B、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C、削弱地方势力以巩固中央 D、镇压边疆的农民运动4. 下面是列强在近代强迫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5.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一豪言壮语出自( )A、黄海海战 B、鸦片战争 C、威海卫战役 D、天津保卫战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李鸿章选择了办洋务,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四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建立中华民国 B、推翻清朝反动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7.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效仿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在农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发展”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红军长征8. 育才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可能是( )A、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B、中央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与失利 C、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黄埔军校与北伐胜利进军9.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10.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百团大战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11. 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 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2.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狮过大江 C、关门打狗锁锦州 D、蘑菇战术胜陕北13. 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继承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他们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后产生的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4.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来到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和平曙光出现 C、毛泽东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D、国共合作谋和平15.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海权和海防战略,就是中国人醒了,不管这个朝廷有没有醒,中国人醒了,之后才会有辛亥革命,才会有这么多的……”材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B、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C、促进民族觉醒 D、开启中国近代化16. 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扩大到240余万人,其中130万人都压在中国战场,约占54%,而南进和驻守本国的兵力只有80万。据此表明( )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7. 解放战争时期出现“解放区的妇女为解放军赶做军鞋、淮海战役时的支前民工忙”的情景,这最能说明( )A、解放区物资极度匮乏 B、民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持 C、人民群众求和平反内战 D、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18. 清帝宣告退位,新政府的成立,意味着一个更为重大的历史转折,这不是数千年来一个王朝替代另外一个王朝的轮回,也不是政治权力一家一姓的再次转换,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化。材料表明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意义是( )A、成立了中华民国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19. 彭德怀指出:“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很大打击……此战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20.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副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 )A、男尊女卑 B、新旧并呈 C、封闭保守 D、自由博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陷入深渊】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1)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三大丧权辱国的条约依次是什么?
【民族抗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法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2)依据材料指出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什么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爱国运动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民族解放】
南湖红船,党梦想起航的地方,百万雄师过大江宣告了蒋介石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湖红船见证的事件的伟大意义?说说你对“蒋介石时代的终结”这句话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
2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红色基因研究性学习,他们搜索了以下主幅图片。(1)、给以上三幅图片概括出一个最恰当的研究主题。(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的“家”的名称以及最终探索出的革命道路?(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共同影响。23.中国传统文化自汉朝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到了晚清出现了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到现在……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探索近代化的过程……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1)根据样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空格中补充相关知识。
晚清以来文化自信的重建
文化自信重建层面
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
精神层面
历史事件
①
戊戌变法
②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李鸿章
③
孙中山
④
救国主张
⑤
变法图强
民主共和
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6日,九江教育会及南伟烈学校、省立第三中学学校等校,联名致电北洋政府,要求释放北京被俘学生、拒签巴黎和约,随后,南昌、赣州、吉安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的行列。
——摘编自《红色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江西学生运动声援的历史事件。并谈谈你对江西学生运动的认识。材料二 北伐战争中,江西工人阶级积极传递情报、阻断敌人交通通信、协助运输物资、慰劳军队,甚至直接参军参战,加速了北伐战争在江西战场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述江西工人阶级在北伐战争中所起的作用。(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