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步 懒

     大 停 虚

  • 2. 文学常识填空。
    (1)、顾颉刚,字 ,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三皇指的是 , 五帝指的是
  • 3.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1)、事实和证据的(渊源 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 亲身)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2)、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根源)?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言自明 不攻自破)了。
  • 4. 填空。
    (1)、我们常说的“四书”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大学》《孟子》,还有《》《》两部。
    (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①;②

二、阅读理解

  • 5. 阅读顾颉刚《怀疑与学问》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是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下面是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2)、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请问用了哪个事例论据?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4)、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语言综合运用

  • 6. 请你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分句,形成一个排比句。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 7.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 8. 芝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一次,一位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不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到的不知的部分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 9.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新时代的研究者,重要的是。然而,问题意识缘何而来?我们常说开拓创新,开拓和创新的起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所谓新观点、新见解,离不开对旧观点、旧见解的怀疑和批判。人类文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传承和积累,但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也离不开质疑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