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年9月1日,升入七年级的我们正式成为一名初中学生,开始了初中生活。初中阶段的生活 ( )
①是人生最初始的阶段
②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③使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对我们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 金秋九月,我们满怀希望跨进初中校园。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要 ( )①从小事做起,我行我素
②珍视当下,把握机遇③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
④忘记过去,塑造新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为了能使我的目标实现,我制订了一个三年的学习规划。制订这样的规划( )①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②要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③要先束之高阁,以后再实施
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单位、各学校积极组织读书学习活动。这是因为学习 ( )①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②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③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④带来了更多选择,一定能让我们取得成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七年级(1)班班长小虎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但在第一学期的优秀班干部评选中却落选了。小虎很不解,从侧面了解情况后,发现同学们都认为他说话刻薄、态度专横。小虎在第二学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与同学坦诚交流、态度谦和,终于当选为优秀班干部。小虎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客观地认识自己
②对于他人的评价必须要言听计从③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正确认识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 进入初中,我们越来越关注自我:“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探寻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 ( )①有助于促进自我发展
②有助于超越他人③有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有助于引人关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获得了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初中学生旭旭,总会定期总结自己在学习和成长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寻找自己与周围其他优秀同学的差距,从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可见旭旭 ( )①借助他人评价来客观认识自己
②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③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正确认识自己
④具有接纳自己的勇气和智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不同年龄有不同年龄的神韵,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是我们人生独一无二的旅程,闪光时凸显灿烂,平淡时凸显从容。这启示我们 ( )A、分析别人意见,激励自我 B、放大自身优势,相信自我 C、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D、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9. 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对材料点评合理的是 ( )①学习就是接受和掌握,并不包括探究、思考
②学习就是阅读
③学习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
④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曾在汶川地震中感动全国的“敬礼娃娃”郎铮,以637分的好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认为自己比较适合报考国际政治相关的专业,未来想从事公务员一类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回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启示我们 ( )A、正确认识自己,可以考上名校 B、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 C、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D、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11. 不同的人对“梦想与现实”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以下甲、乙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甲: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乙:美好的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①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③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
④梦想只有从小努力才能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可见,学习 ( )①并不局限在学校
②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③应该到社会大课堂中读好“无字之书”
④就是读书写文章才思泉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2023年9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最新中考改革政策。本次改革主要聚焦某些学科为追求满分,让学生反复刷题、负担过重的问题,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成为身心健康、乐学爱学的好少年。面对改革,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牺牲休息时间学习
②提升学习兴趣
③合理规划、劳逸结合
④坚持题海战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从大山深处而来,向广袤宇宙走去;从云南施甸县的一个小镇,成长为中国航天员。”这一路他的坚持与蜕变,让我们看到了被读书照亮的人生。他就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材料启示我们 ( )①学习改变命运,收获极大的名利
②学习增强能力,增长智慧③学习带来机会,过上悠闲的生活
④学习成就梦想,打开生命的视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氛围学子”形容那些可能并不是很认真,但是凭借自己若有所思的表情和桌子上摆放的学习工具,散发出刻苦学习气场的学生。你觉得他学习刻苦,但实际上他手拿书本眼看字,心里想着别的事。以下对于“氛围学子”的建议,合理的有( )①要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②要理解学习的苦与乐③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④要有自觉、主动的态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早期人类最重要的证据是( )A、化石 B、电影 C、纪录片 D、文献17.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18.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19.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等部落频繁交往于长江流域 B、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华夏族 D、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融中逐渐形成的20. 考古研究发现,陶器作为容器可以储存大量动植物资源,作为炊煮器具能够扩大人类可食用资源范围。此外,陶器的发明客观上降低了人群流动性。这表明,陶器的使用( )A、推动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提高了古人的审美意识 D、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21. 如图是在浙江发现的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碳化稻米,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A、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 B、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 C、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 D、使用耒耜提高了水稻产量22. 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的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系统,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该考古发现体现了(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D、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23. 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财富多少 B、品行高尚 C、治水有功 D、家庭谱系24.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25.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邻居是( )A、地球和金星 B、地球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地球和水星26. 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 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27.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与本初子午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0°经线 B、180°经线 C、90°W经线 D、160°E经线28.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的地理坐标是(30°N,120°E)。读经纬网地图完成。(1)、杭州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2)、图中阴影区域甲和乙在地球上的实际范围大小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确定29. 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探测器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体现了( )①大国担当精神
②共同发展理念
③开放包容态度
④共同富裕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8分,33题11分,34题9分,共40分)
-
30. 初中三年是孩子的黄金期,也是人生重要的分岔口。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了一次以“初中三年规划”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我的初中三年规划书
我的梦想:
短期目标:
中期目标:
长远目标:
为什么要学习:
31. 以下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体育健儿的奋斗素材,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素材一:2024年8月4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樊振东夺得冠军,成为
世界乒坛第11位“大满贯”选手,终于实现了那个“长远的,不会改变的,像一
个灯塔”的梦想。回想起3年前在东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上失利的场景,樊振东认
为正是那段挫折让自己变得成熟,他认为如果没有东京的那次失败,恐怕也没有
今天的突破和成长。
素材二:2024年8月1日,19岁小伙潘展乐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以46秒4
0的成绩斩获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而面对不少西方媒体的质疑,潘
展乐在接力比赛中游出了45秒92的分段成绩。尽管不是个人单项比赛的成绩,
但这一速度足以用实力狠狠打脸质疑者。
素材三:21岁的郑钦文怀揣着对网球的热爱和对国家荣誉的向往,在巴黎奥运会
网球女单决赛中勇夺金牌,创造了中国运动员的新历史。在奥运赛场上,她挥洒
汗水,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一路拼搏,最终站在了
最高的领奖台上。
从上述素材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材料一道理。
材料二道理。
材料三道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
材料四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运用的是历史研究中的哪一重要手段?材料中的“动物化石”说明了北京人是如何获取食物的?从材料中“灰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2)、根据材料二,说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分别使用的石器是什么?哪种石器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请说明原因。(3)、材料三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其“普及”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4)、材料四中的“轩辕”指哪位传说中的人物?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33. 读地球局部地区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A点的经纬度是B点的经纬度是(2)、就半球而言,A,B,C三点全部位于(填南或北)半球,C点位于(填东或西)半球(3)、从低、中、高纬度地区看,A点位于纬度地区;C点位于B点的方向。(4)、①,②,③地中你认为地的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