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练习(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加点字注音。

    翎毛

    木木

    大鹢老

    鹭鸶

    老鹳

    鳜鱼

    隴踵

    愕然

    蓼汀

  • 2. 古今异义
    (1)、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寻觅 古义:今义:
    (2)、大圣见了,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起,高叫道(高 古义:今义:
    (3)、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规模 古义:今义:
    (4)、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纵 古义:今义:
  • 3. 文学文化常识。
    (1)、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填朝代)杰出的家,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该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3)、四大名著:罗贯中的《》、的《》、吴承恩的《西游记》、的《红楼梦》。
  • 4.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
    (2)、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 )
    (3)、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

二、阅读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____”。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认真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动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②忽睁睛抬头观看……定了神,仔细再看……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

    (2)、选文中画线句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3)、请把石碣上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花果山福地

    下联:

    (4)、结尾处写石猴为王、群猴悦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三、语言综合运用

  • 6. 生命与生命相遇,常常会创造出美好的世界。两月相处,四鸽齐飞,人生与鸟性的美好或许深深地感染着你。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瞬间,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 7.  语文学习要学会诗意地表达。请参照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个句子。(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涟漪——清风与湖面相遇后露出的微笑。

    备选词语:彩虹  晚霞

  • 8. 《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在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认为“进退两难”,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孙悟空几经挫折最后在托塔天王和哪吒的帮助下拿到真扇,灭了火焰山的火,扫平了去西天取经的障碍。师徒四人面对困难的不同态度,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