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3.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同步练习——华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复习巩固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条直线相交至少有两个交点 D、线段 AB 就是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
  • 2.  下面说法与所示的几何图形相符的是(    )

    A、P在直线n B、直线OA和直线m表示同一条直线 C、P在射线OB D、直线OA与直线PB都经过点O
  • 3. 下列四个生活中的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方向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 “如图是一个正方形,把此正方形沿虚线AB减去一个角,得到一个五边形,则这个五边形的周长____原来正方形的周长,理由是____”此题中横线上应填写的正确答案是(    )

    A、大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小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大于,垂线段最短 D、小于,垂线段最短
  • 5. 如图,已知四条线段 abcd 中的一条与挡板另一侧的线段 m 在同一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

    A、a B、b C、c D、d
  • 6. 如果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6cm,BC=2cm,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8cm B、4cm C、8cm或4cm D、无法确定
  • 7. 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B=4cmBC=1cm , 则线段AC的长是( )
    A、2cm B、3cm C、2cm或5cm D、3cm或5cm
  • 8. 已知线段AB=5cmBC=4cm , 且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线段AC的长度为( )
    A、1cm B、1cm或9cm C、2cm或8cm D、9cm
  • 9.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下图是贵州一座横跨峡谷的大桥,天堑变通途,径直的大桥极大程度地缩短了大桥两端的路程,其中“径直的大桥缩短了大桥两端的路程”所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10.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如图,要把一根挂衣帽的挂钩架水平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个钉子.用你所学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 11. 平面上有四个点MNEF , 按照以下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连接NM , 并延长NM至G,使MG=MN
    (2)、作射线ME
    (3)、作直线MF , 并在直线MF上确定点H,使得NH+HE最短.
  • 12. 已知线段ab如图所示,根据下列要求,依次画图或计算.

    (1)、根据下列步骤画图,并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线段OA

    ①作出射线OP

    ②在射线OP上依次截取OB=BC=CD=a

    ③在线段DO上截取DA=b

    (2)、若a=2b=3M是线段OA的中点,求线段OM的长.
  • 13. 如图,在直线上作线段AB=a , 再在线段AB上作线段BC=b

    (1)、用含ab的式子表示出线段AC的长;
    (2)、若MAC的中点,N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二、能力提升

  • 14. 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15 B、21 C、28 D、36
  • 15. 已知线段AB=24 ,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AC上的三等分点,则线段BD的长的最大值为( )

    A、16 B、18 C、15 D、20
  • 1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则AC>AB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 C、若点C在直线AB上,则AC>AB D、若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能AC=AB
  • 17. 线段AB=6 , 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若BD=3AC , 则CD=
  • 18.   2023年5月9日,湖南湘江新区大王山欢乐云巴正式对外运营. 一张云巴票就能领略沿途10余个景点,感受大王山人文风情.如图,乘云巴从山塘站出发,沿途经过7个车站方可到达观音港站,那么运营公司在山塘站,观音港站两站之间需要安排不同的车票种.

  • 19. 如图,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且2AB=BC=3CD,若A,D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6,点E为BD的中点,则该数轴上点E表示的数是.

  • 20. 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PPB的中点.

    (1)、如图1,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且MP=5cm , 则线段AB的长cm , 线段MN的长cm
    (2)、如图2,若点P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且AB=12cm , 求线段MN的长;
    (3)、若点P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且AB=a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

三、拓广探索

  • 21. 如图,将一段长为100cm绳子AB拉直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折叠处长度忽略不计),使绳子与自身一部分重叠.若将绳子AB沿N点折叠后,点B落在B'处(点B'始终在点A右侧),在重合部分B'N上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2∶3∶5,BN的值可能为

  • 22. 如图

    (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分别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2)、【模型构建】若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端点),则该线段上共有条线段
    (3)、【拓展应用】若有8位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即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请你应用上述模型构建,求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 23. 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度量线段长度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以及线段的和差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简易的测量线段长的方法.

    如图,如果我们没有带合适的测量工具,那么用我们身体的“尺子”来测量不失为好方法.然而每个人“1拇”,“1肘”,“1柞”的长度不尽相同,所以测量者可先测量出自己的“1拇”,“1肘”和“1柞”究竟有多长.

    现在我们来进行以下实践活动:

    ①与同伴合作,用刻度尺测量每人的“1拇”,“1肘”,“1柞”的长度.

    ②分别选择我们身体中的“尺子”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与宽,课桌的长、宽、高,教室中黑板的长与宽等.再用刻度尺量一量,评价上述测量的精确程度.

    你的身体中还有哪些“尺子”?把你在户外使用上述测量方法的典型案例记录下来,在适当的场合与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