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由此可知租地农场( )A、出现的背景 B、引起的社会矛盾 C、变化的过程 D、得以发展的原因2. 13、14世纪,西欧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上述内容表明( )A、城市兴起 B、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C、富农兴起 D、城市经济繁荣3. 《神曲》描绘了地狱像一个大漏斗,共9层,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主教、僧侣、教皇等),受到各种酷刑折磨。该作品( )A、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B、总结了作者详细的生活经验 C、抨击了教士生活的贪婪与腐朽 D、批判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陋习4. 《蒙娜丽莎》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妇女形象。画家结合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的表现规范,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迷人的微笑,将光影与空间有机结合,使得画面和谐、统一。对于该画作的历史价值解读正确的是( )A、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遗产 B、反映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社会风貌 C、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追求 D、见证了意大利城市工商业的繁荣5. 12世纪后,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学说,《天文学大成》中也论证了地球是一个球形,因此当时有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探险家哥伦布就怀着这样的信念而想要开辟去印度的新航道。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得益于( )A、商业的促进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对黄金的追求 D、地圆学说的促进6. 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风光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7. 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8. “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材料表明A、殖民掠夺是西方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 B、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识 C、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 D、荷兰最早成为“日不落帝国”9. “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A、增加资本积累 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10. 詹姆士一世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的至高地位,认为国王是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这表明( )A、詹姆士一世遵从“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B、议会制度基本确立 C、詹姆士一世实行君主专断政策 D、征税权掌握在国王手中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处于“临朝不理政”,且不能随意中止法律的地位。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制度废除 B、王权受到限制 C、推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三权分立12. 下面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独立宣言》 B、第二届大陆会议 C、《权利法案》 D、波士顿倾茶事件13.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A、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C、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D、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14. 他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杰斐逊15.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摘自《人权宣言》)结合所学,可知该“宣言”( )A、反对公民拥有私有财产 B、认为所有公民没有差别 C、主张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D、受《拿破仑法典》影响16. 拿破仑亲自督促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在参政院召开的107次讨论会中,他直接主持了55次。这体现了拿破仑( )A、维护封建专制 B、坚守共和政体 C、重视法制建设 D、对抗反法联盟17. 18世纪中期,英国工厂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0年到1830年间,工厂从乡村转移出来,逐渐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B、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应用 D、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18. 资本家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并实行细致的分工,建立了有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的生产组织形式。此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手工工场的集中生产 C、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D、集体农庄的劳作方式19. 某文献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此处“掘墓人”是指( )A、庄园农奴 B、市民阶层 C、黑人奴隶 D、无产阶级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B、是唯一科学的理论 C、促使工人运动产生 D、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二、材料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3、14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材料一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材料中“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的是当时流行的哪一思潮?材料二 18世纪法国主要思想家的代表著作及其思想主张。
思想家
代表著作
主要思想主张
伏尔泰
《哲学通信》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倡导自由、平等的权利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提倡分权制衡的原则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人民主权,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相同点?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于哪一年发生?它们之间有何联系?(4)上述材料、问题表明促进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威廉和玛丽加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的阶段。
材料二 法国大事年表(1789年—1804年)
时间
历史事件
1789年7月14日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8月26日
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4年7月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795年
拿破仑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
1799年
拿破仑发动政变
1804年
拿破仑称帝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哪些手段来推翻和改变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取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法国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答两点即可)
材料四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前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从17世纪中期起,英国已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1662年成立了欧洲第一个正式科学研究机构——英国皇家学会,1665年出版了科学技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并从事机械装置和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材料二中图A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并据材料二、三,谈谈它对当今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