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戴口罩”“勤洗手”“要消毒”及“常锻炼”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下列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长度为15dm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min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约为1nm D、“常锻炼”:初中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
  • 2. 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机械运动的是(  )
    A、百花盛开 B、冰雪消融 C、夜色朦胧 D、飞沙走石
  • 3.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吃月饼和赏月是南北各地过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早在明代《西游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式“如图所示是小明妈妈买的月饼。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月饼的直径约为(  )

    A、7.5mm B、7.5cm C、7.5dm D、7.5m
  • 4. 某餐馆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为客人送菜。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托盘里的东西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机器人 B、餐桌 C、用餐的客人 D、在服务台等候的另一个机器人
  • 5. 关于误差,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B、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仪器,就可以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就是错误
  • 6. 如下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运动时间一定时,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D、运动路程一定时,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 8. 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所有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 9. 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的响度相同 B、丙、丁的响度相同 C、甲、丙的音色相同 D、甲、乙的音调相同
  • 10. 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关于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声速最快 B、次声波响度最小 C、声音频率一段高于20000Hz D、人无法听见超声波

二、双选题(本大题为双选题,共6分,少选扣1分,错选扣3分)

  • 11.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中“飞花令”环节在节目中非常受欢迎,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中“琴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 12. 小明和小王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王在0~2s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王在2~4s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前2s内小明比小王速度快 D、在0~4s内小王的平均速度为2m/s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每空2分)

  • 13. 给下列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你的物理书的宽度约为18;八年级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

  • 14.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形成如图所示的“三舱三船”组合体,即空间站三个舱段、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在对接完成后,“神舟十七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的,“三舱三船”组合体相对于地球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 15.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越 , 声音的越高。

  • 16. 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通过路程之比3∶1,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17. 在今年的“5·12”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地震预警的原理。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频率低于Hz的次声波,并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且破坏性较弱,当我们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可以利用电磁波抢在横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灾害损失。我们可以借助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由此可知横波的速度为km/s , 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m。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18题4分,19题6分,20题8分,21题10分)

  • 18.
    (1)、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
    (2)、图乙中,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s。
  • 19. 如图所示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进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变 , 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通过进一步科学推理可知,不能传声。

  • 20. 为研究声现象,小晨同学进行以下实验:

    (1)、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产生,用乒乓球是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则音叉发出声音的更大,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
  • 21.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挡板,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如果测得图中AB段小车运动时间tAB=1.6s ,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2题6分,23题8分)

  • 22. 在中长跑等运动中,配速通常是指运动员运动1km所需要的时间。此方法是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时间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在一次越野跑的比赛中,某同学的配速为4分10秒,则他在此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若此次越野跑比赛距离约为28.8km,若这位同学保持第一问中的平均速度完赛需要多少小时?
  • 23. 天际岭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我国跨度最大的城市隧道。一辆洒水车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隧道前鸣笛,司机在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3)、如果洒水车距隧道口540m时,步行于隧道中某处的小乐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如图),她若立刻向隧道左或右两个方向跑向隧道口,当洒水车到达小乐所在的隧道口时,小乐都能好跑出隧道并进入到开阔地带,避免水藏到身上。如果小乐跑动的速度恒为2.5m/s,试求该隧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