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上考点突破训练:数轴的左右跳跃、双动点、折线、动态定值模型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8 类型:复习试卷
一、数轴的左右跳跃模型
-
1. 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上,先对A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第二次从B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C,第三次从C点出发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第四次从D点出发向左移动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E,………以此类推,按照以上规律第( )次移动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0.A、7 B、10 C、14 D、192.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1次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 第2次将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 第3次将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 …,按照这种规律移动下去,至少移动次后该点到原点O的距离不小于41.3. 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运动,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表示第 n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给出下列结论:①;②1;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4. 如图,已知:a、b分别是数轴上两点A、B所表示的有理数,满足|a+20|+(b+8)2=0.(1)、求A、B两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2)、若C点在数轴上,C点到B点的距离是C点到A点距离的 , 求C点表示的数;(3)、点P从A点出发,先向左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如此下去,依次操作2023次后,求P点表示的数.5. 如图,将一辆小车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小车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其中点A , 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 , b .(1)、若将小车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7;若将小车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a= , b= .(2)、若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若|x+a|+|x﹣b|=42,则x的值为 .(3)、动点P从点A出发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恰好从B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经过多少时间时,PQ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
二、数轴的双动点模型
-
6. 如图,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15,9,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开始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当点P,点Q和原点O这三点中的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时,则满足条件整数t的值( )A、22 B、33 C、44 D、557. 如图,在数轴上,点 , 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 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从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出发沿数轴在 , 之间往返运动当点到达点时,点表示的数是 .8. 如图,点和点在数轴上,点在原点的左侧,点在原点的右侧,点表示的数是6,用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点和点之间的距离,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当动点到达点时, ,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用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1)、当点在点的右侧且时,.(2)、当点在点的左侧且时,.9. 已知a、b为常数,且关于x、y的多项式-3) 的值与字母x取值无关,其中a、b分别为点A、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 动点E、F分别从A、B同时开始运动,点E以每秒6个单位向左运动,点F以每秒2个单位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a、b的值;(2)、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E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 点F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当E、F相遇后,点E继续保持向左运动,点F在原地停留4秒后向左运动且速度变为原来的5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E、F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不必写过程) .
三、数轴的折线模型
-
10. 数轴上A , 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6 ,5,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以点C为折点,将数轴向左对折,点B的对应点落在数轴上的B'处,若B'A=1,则点C表示的数是 .11. 一条数轴上有点A、B、C(图①),其中点A、C表示的数分别是-14、6,现以点B为点,将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对应的点M落在点B的右边、点C的左边,并且C、M两点的距离是6(图②),则点B表示的数是( )A、-6 B、-7 C、-5 D、012. 如下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7,点B表示的数为-1,点C表示的数为9,点D表示的数为13,在点B和点C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我们称点A和点D在数轴上相距20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D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它们在“水平路线”射线BA和射线CD上的运动速度相同均为2个单位/秒,“上坡路段”从B到 C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一半,“下坡路段”从C到 B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2倍. 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动点Q从点C运动到点B需要的时间为秒;(2)、动点P从点A 运动至 D点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当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求出动点P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13. 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成员自主开展数学微项目研究,他们决定研究“折线数轴”.探索“折线数轴”
素材1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点B,点C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9,点B表示12,点C表示24,点D表示36,我们称点A与点D在数轴上的“友好距离”为45个单位长度,并表示为 .
素材2 动点P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初始速度沿着“折线数轴”向其正方向运动.当运动到点O与点B之间时速度变为初始速度的一半.当运动到点B与点C之间时速度变为初始速度的两倍.经过点C后立刻恢复初始速度.
问题解决
(1)、探索1 动点P从点A运动至点B需要多少时间?(2)、探索2 动点P从点A出发,运动t秒至点B和点C之间时,求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探索3 动点P从点A出发,运动至点D的过程中某个时刻满足时,求动点P运动的时间.四、数轴的动态定值(无参型)模型
-
14. 如图,已知A,B(B在A的左侧)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4,且AB=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M,N始终为AP,BP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秒,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
①B对应的数是2; ②点P到达点B时,t=3;③BP=2时,; ④在点 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15. 已知a、b满足 , 且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1)、则a= , b= , c=.(2)、点D是数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点E、点F分别为CD、AD中点,当点D运动时,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3)、若点A、B、C在数轴上运动,其中点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和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m使得m·AB-2BC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请求出m和这个不变化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 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20、40,在 A、B两点处各放一个挡板,M、N两个电子小球同时从原点出发,M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N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运动,碰到挡板后则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当两小球第一次相遇时都停止运动. 设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那么:
(1)、当0<t<10时,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可以表示为;(2)、小杨同学发现:当0<t<10时,2MB-NA始终为定值.小杨的发现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M、N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为6?请直接写答案.17.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结合.一般地,数轴上越往右边的点表示的数越大,例如:若数轴上点M表示数m,则点M向右移动n个单位到达的点N表示的数为m+n,若点M向左移动n个单位到达的点表示的数为m-n.如图1,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与点A距离18个单位,且在点A的左边,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 , 点P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①求点P运动多少秒追上点Q?②求点 P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相距6个单位?并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
(3)、如图2,若点P,Q以(2) 中的速度同时分别从点A,B向右运动,同时点R从原点O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QR-OP+mOR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其中QR 表示数轴上点Q与点R之间的距离,OP 表示数轴上点O与点P的距离,OR表示数轴上点O与点R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