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取10mL加入90mL无菌水中,然后将稀释后的培养液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规范操作置入血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五个中格(共80个小格)内的细胞总数为56,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0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
    A、4.48×108 B、2.24×108 C、1.02×108 D、0.7×108
  • 2.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计数 B、先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滴加培养液再放盖玻片 C、完成滴加培养液的操作后立即开始计数 D、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增大稀释倍数再计数
  • 3.  某同学使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在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他所选的5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1、0、7、0、2。则该同学下一步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重新制作装片观察计数 B、计数5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直接进行估算 C、重新选取酵母菌数量相对较多的小方格进行计数和估算 D、改为计数5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再决定后续的操作
  • 4.  微生物计数时除血细胞计数板外,还常用细菌计数板。某研究小组将大肠杆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后,采用下图所示的细菌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02mm,计数室为16×25型)进行计数,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32、35、36、3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计数时先滴加一滴清水于玻片中央,再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 B、细菌计数板相较于血细胞计数板而言,可对细胞较小的原核生物计数 C、细菌计数板计数法统计的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能比实际值大 D、此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约为:2.82×1010个/mL
  • 5.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2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对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10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A、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放盖玻片后滴加样品 B、试管Ⅰ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相同 C、长时间静置后为减少误差应振荡样品 D、试管Ⅰ内的种群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6.  某同学将一小瓶酵母菌母液平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各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丙组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酵母菌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组可能放在低温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新陈代谢弱、繁殖能力低 B、乙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更换了培养液,再继续培养 C、利用台盼蓝只能进入活细胞的特性,统计被台盼蓝染色的酵母菌数,使数据更加准确 D、和本实验设计不一样,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只需要实验组
  • 7.  欲探究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图中横坐标表示的不同取样时间 B、实验中每次取样前均应振荡试管,否则统计结果会偏大 C、在较高营养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才会呈现“S”形增长 D、实验结果可说明马铃薯溶液比5%葡萄糖溶液更适宜培养酵母菌
  • 8.  酵母是酿酒、发酵食品的重要原料。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时, 同时采用相同实验条件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酵母培养(如图) 培养的结果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C、试管③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②不同 D、试管④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②开始下降
  • 9. 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 10. 下图为血细胞计数板正面和侧面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B-K-25”表示规格,其中的“25”表示每个中方格内的小方格数 B、血细胞计数板的厚度小于普通载玻片,便于显微镜观察 C、先滴样液后盖盖玻片计数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大 D、将台盼蓝与菌液1:2混合计数以区分细胞死活,相当于稀释了3倍
  • 11.  在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及酒精浓度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O~M时期酵母菌种群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M点后发酵瓶中无氧气,酵母菌只进行酒精发酵 C、N点时酵母菌种群密度最大,此时限制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为非生物因素 D、P点后酒精浓度基本不变,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比N点时低
  • 12. 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菌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菌计数时先滴酵母菌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培养后期,酵母菌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 13. 某同学欲探究营养物质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变量处理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1

    培养液10mL,加入0.1g干酵母,环境温度25℃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2

    培养液10mL,加入0.1g干酵母,环境温度5℃

    实验3

    A、a、b曲线对应组的K值不同,是因为营养物质成为环境阻力 B、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再进行抽样检测 C、实验3的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5℃ D、实验1与实验2以温度为自变量进行相互对照,对应的实验结果应为曲线a和c
  • 14. 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25×16)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数目,记录数据并比较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初始接种量不影响酵母菌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 B、应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并用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 C、酵母菌用台盼蓝染色后,应将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若平均每个中方格内有24个酵母菌,则1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6×108

二、非选择题

  • 15. 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 ℃,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 制作好临时装片。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

    ②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当对菌液进行 , 一般适宜的范围是5~10个菌体/每小格。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可依据“”的原则计数。

    ③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计数室的总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 mL培养液中酵母细胞的计算公式:1 mL培养液中酵母细胞个数=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3)、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

    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 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时结果如图,若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个。

  • 16.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回答: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把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将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2)、在培养后期,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3)、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①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法。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17.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该兴趣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图丙表示根据每天统计的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其λ值(λ=当天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天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2)、在取样前应轻轻试管。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3)、在计数前,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计数时,若图甲只有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个。
    (4)、比较图乙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A、B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种内斗争的强度依次是。(填“A>B”“A=B”或“A<B”)。
    (5)、图乙中,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填“相同”或“不同”),可能的原因为
    (6)、图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b段,种群数量逐渐增多 B、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C、b→c段,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D、a点和c点的种群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