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茶叶采摘一段时间后切面会变褐色,主要原因是植物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出多酚氧化酶(PPO),使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5
6
7
8
PPO
2mL
--
2mL
--
2mL
--
2mL
--
①添加试剂
酚类底物
--
2mL
--
2mL
--
2mL
--
2mL
②混合振荡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③保温处理(5min)
0℃
20℃
40℃
60℃
实验结果
+
++++
+++++
++
注: 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褐色越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设计0℃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B、本实验的步骤合理,通过实验能得到预期结果 C、根据实验结果分析,PPO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0℃ D、制作绿茶时,先高温炒制茶叶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变色2. 淀粉酶是人体消化液中重要的消化酶,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是实验组,与其他组进行对照,目的是测定胰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 B、乙和丙进行对照,说明芦丁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 C、丙和丁进行对照,说明维生素C可以缓解芦丁对胰淀粉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 D、甲和丁进行对照,推测维生素C对胰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3. 下图1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图2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1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图1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的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C、从图2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 D、从图2中可以知道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4. 图中甲、乙两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条件下,一定量的H2O2酶催化2mL的H2O分解的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曲线。若在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条件,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可通过适当降低pH提高H2O2分解速率 B、反应前增加H2O2的量,图甲A点上移,图乙B点不移 C、反应前增加H2O2酶的量,图甲A点不移,图乙B点上移 D、甲、乙两图达到最高点后不再上升的限制因素不一样5. 淀粉酶有多种类型,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可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对这两种淀粉酶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终产物中有葡萄糖,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 B、对照组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处理1h后,其空间结构完全遭到破坏 C、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低于α-淀粉酶,在人体胃内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粉酶 D、Ca2+、淀粉与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6. 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溶度Mg2+
+
+
+
-
-
高溶度Mg2+
-
-
-
+
+
产物
+
-
-
+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RNA是酶P具有催化活性必需的成分 D、蛋白质与RNA组分在低浓度Mg2+条件下的催化作用表现为相互促进7. 下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适温度下,酶提高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 B、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幅度会增大 C、b点时向体系中加入少量同种酶,反应速率加快 D、c点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8. 某生物实验小组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已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一个多步反应,会依次形成较大分子糊精、小分子糊精、麦芽糖,加入碘液后的溶液颜色分别是蓝紫色、橙红色、黄褐色(碘液颜色)。下列有关变量及部分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温度和反应时间都是自变量 B、检测淀粉水解情况前需先终止反应 C、终止反应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极速升温使酶变性 D、比较各组最终的溶液颜色无法确定酶活性的强弱9.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cm3瘦肉块+4mL蒸馏水
①
2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37℃
水浴;pH=8
3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37℃
水浴;pH=1.5
4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0℃
水浴;pH=1.5
A、①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8 B、本实验的自变量有不同的温度和pH值 C、2、3试管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D、增加胃蛋白酶的用量能缩短反应时间10. 学生兴趣小组利用含过氧化氢酶的新鲜红薯片进行实验:学生向两组试管加入H2O2溶液,再向组别二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红薯片,一段时间后,测量并统计两组试管的氧气增加量平均值。该实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见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氧气增加量(cm3·g-1)
组别一
组别二
0
0.03
1.61
30
0.05
1.69
40
0.34
3.15
50
1.15
4.92
60
1.67
2.87
A、组别一和组别二加入的H2O2溶液的量是不同的 B、组别二在加入红薯片后再把温度调整到预设温度 C、组别一的结果说明加热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过氧化氢酶在60℃时的活性比在30℃时的活性低1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匹配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酶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相匹配的是( )A、利用淀粉、淀粉酶、碘液和不同pH缓冲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胃蛋白酶、牛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验证酶的高效性 D、利用蔗糖、蔗糖酶、淀粉酶和本尼迪特(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二、非选择题
-
12. 下图1为某实验小组用两种淀粉酶进行实验的结果变化情况,图2为两种淀粉酶催化等量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 , 在检测本实验的因变量时,可通过检测来计算酶的相对活性。(2)、图2中反应速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曲线(填“Ⅰ”或“Ⅱ”)所代表的酶的相对活性较高;若在A点时适当增加淀粉的量,则B、C点均会向移动。(3)、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相对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萌发天数为3、4、5天的质量相等的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并去除淀粉后制成提取液a、b、c。实验分为四组,操作及结果如下:
步骤
甲管
乙管
丙管
丁管
①加淀粉溶液(mL)
1
1
1
1
②加缓冲液(mL)
1
1
1
1
③加样
0.5mL提取液a
0.5mL提取液b
05mL提取液c
d
④60℃保温适当时间,煮沸后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③中加入的d是;步骤④煮沸的目的是;该实验结果表明。
(4)、研究表明,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萃他丁可完全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淀粉酶相对活性的变化,请完善实验思路:取适量的萌发天数为3、4、5天的小麦种子提取液,将每一种提取液等分为两份,分别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实验组的处理是 , 依次向各组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和淀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并计算各组的反应速率。若实验结果为 , 则可表明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淀粉酶相对活性都逐渐升高。
13. 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放在盛有新鲜肝脏匀浆的培养皿中,浸泡1min,夹起滤纸片,贴靠在培养皿壁上,使多余的匀浆流尽。将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一侧内壁上,再加入10mL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小室塞紧(图甲)。实验时,将反应小室置于水槽中,将反应小室旋转180°,使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滤纸片,同时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气体(图乙)。(1)、实验一:滤纸片数量为3片,每隔30s读取量筒中水平面的刻度一次,2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如需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如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科学(填“是”、“否”),原因是。(2)、实验二:滤纸片数量改为6片,重复实验一。实验目的是探究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二所得的曲线A。(3)、若某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分为两组,A组的滤纸片在新鲜的肝脏匀浆液中浸泡1min,B组的滤纸片在FeCl3溶液中浸泡1min。则该小组的探究的课题中,自变量是 , 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在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温度和pH等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14. 马铃薯块茎内富含过氧化氢酶。为探究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处理:用打孔器将马铃薯钻出长圆条,再将圆条横切成许多等大的小圆片。
(1)、操作步骤:①取四支注射器,编号为A、B、C、D,把马铃薯小圆片各10片分别放入上述注射器中。
②四支注射器各吸取5mL的pH为5、6、7、8的缓冲液。
③再用针筒吸入 , 用橡胶盖密封针嘴。
④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2)、请回答下列问题: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 本实验设置的对照类型是(填“空白对照”、“相互对照”)。
(3)、小组成员对C组每隔一段时间所收集的气体体积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5
10
15
20
25
收集的气体体积mL
0
1.0
2.0
2.5
3.0
4.0
4.5
5.0
5.0
该实验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反应速率将(上升/下降/不变),分析其原因是。
(4)、若实验反应过于迅速不利于记录数据,可采取的措施是。15. 动物的肝脏中富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某研究小组欲利用过氧化氢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请利用所给的材料用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2%的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二氧化锰,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要求与说明。已知 ,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底物和催化剂加入的具体量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①取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 , 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向上述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
③观察各试管中。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预制及结论:①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各组生成物氧气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②分析由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无关变量有(写出两个即可),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 原因是。16. 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 可以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该题注意区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请你帮助完成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
(1)、实验目的:;(2)、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数量足够)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实验步骤:
①将稻米事先浸入有1%的愈创木酚,具体做法是 , 然后分别用移液 管往两支试管中加1%的愈创木酚,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震荡20下,静置一段时间,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的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摊开,后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H2O2)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有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③一段时间后,。
(3)、实验结果:。(4)、实验结论: 。17.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
试管
A
B
C
D
E
F
1.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mL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
+
-
+
-
-
5.加入蒸馏水1mL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
摇匀,50—65℃水浴中加热2min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本实验的变量是。(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3)、上述实验中,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能/不能)。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