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
1. 请用楷书书写,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摘自《我的中国心》 书2. 关注温图公众号,阅读下列活动公告,积极报名。ㅤㅤ让我们走进那段rè xuè fèi téng____的光辉岁月。革命先辈【坚 艰】苦fèn zhàn____,即使fěn shēn suì gǔ____,依然zhuàng liè háo mài____、宁死bù qū____。今天,中国高举胜利的【旗 棋】帜,屹立在世界东方,让我们铭记这份丰【攻 功】伟绩。
(1)、看拼音写词语。(2)、在【】里选择正确的字。3. 下列“颜”字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颜”意思不相同的是( )A、和颜悦色 B、喜笑颜开 C、颜精柳骨 D、鹤发童颜4. 与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相对应的图片是 , 与“金沙水拍云崖暖”相对应的图片是。5. 小红参加本次革命主题演讲,下面不适合作为演讲稿材料的是( )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C、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前线指导和研究抗击疫情。 D、小说《红岩》中,重庆渣滓洞的革命同志用“狱中联欢”的形式和敌人作斗争。6. 将下列内容按开国大典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宣布成立
②升旗鸣炮
③阅兵盛况
④群众游行
⑤宣读公告
A、①⑤③②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④⑤③7. 一幅幅难以磨灭的革命画卷永留心中,按要求做好记录。【画面一】说罢,他(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画面二】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以上两个画面,属于整体描写的是画面 , 属于个体描写的是画面。(2)、读画面一,从加点词中我感受到。(3)、读画面二,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词语,下列词语最不符合的是( )。A、排山倒海 B、激情澎湃 C、万众欢腾 D、秩序井然(4)、看完展览,妈妈对我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改写成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5)、小温在日记中写道:我不会忘记 , 不会忘记。8. 链接课内,跟着课本刻录红色记忆,完成填空。(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 , 传到 ,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2)、《七律•长征》中所写“红军不怕远征难,”;“更喜岷山千里雪,”向我们展现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从这首诗中,我读出了。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
灯光(节选)
ㅤㅤ①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ㅤㅤ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ㅤㅤ③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ㅤㅤ④“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ㅤㅤ⑤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ㅤㅤ⑥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1)、在文中的“□”中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2)、找出选文第④自然段中描写郝副营长动作的词。想象孩子们未来在灯光下学习的画面:。(3)、读短文划线部分,选一选a.对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灯光的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郝副营长崇高而伟大的理想。
B.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许多革命先辈奋斗、献身的伟大动力。
C.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郝副营长注视着图画默默沉思。
D.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b.对选文第⑥自然段中火光的描写理解不恰当的是( )
A.郝副营长用生命点燃了微弱的火光,照亮胜利的道路,架起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B.这火光与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联系紧密,但与之相比,太过渺小,意义微弱。
C.“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构思巧妙、感人至深,意蕴深远。
D.读到此处,我联想到了曹植的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 阅读。飞夺泸定桥(节选)
ㅤㅤ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 拦);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振 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ㅤㅤ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 功)。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ㅤㅤ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ㅤㅤ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2)、找出第①自然段中两个比喻句,读一读,我想到了《七律•长征》中的诗句“”我从中体会到。(3)、读选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a.“千钧一发”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事情很重要。
b.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字“飞”,联系上下文可以改成“冲”,表达效果更好。
c.第②自然段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向我们展现了勇夺泸定桥的英勇画面。
d.给第③自然段取一个四字小标题“敌军溃败”,非常恰当。
(4)、选文第②自然段描写了渡桥的战斗场面,但这里只写了人物群体,没有“点”上的细节描写。选择一位战士,展开合理想象,写写他是如何浴血奋战的。11. 阅读。走进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1)、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周末下午5点,小瓯正在革命烈士馆参观。
②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毛主席手书“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③展厅内展出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烈士事迹、史料和遗物等。
④来到展厅,小温不停拍视频,记录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发朋友圈。
⑤六(5)中队在纪念馆内购买了花圈和挽联祭奠英烈。
(2)、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肖肖同学点击了网页中的(栏目),进行网络献花、鞠躬,并写下留言表达对英烈的追思:。三、习作。(30分)
-
12. 在“礼赞百年,童心向党”教育主题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爱心义卖、运动会、合唱比赛、“六一”活动、社会实践……请以“难忘的活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把活动过程写清楚,既要关注整个场景,又要注意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