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6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 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然而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 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无论去哪里深造,都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 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喝一杯白开水、吃两片面包,为 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 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嫉妒: 

    ②轰 动 :

    (2)、本文的两个人物是            和 ,短文写了的故事。
    (3)、徐悲鸿被激怒是因为那个外国学生 (    )
    A、没有礼貌。 B、说徐悲鸿的画不好。 C、瞧不起中国人。 D、认为徐悲鸿不值得达仰看重。
    (4)、“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 。联系全文可知,外国学生所说的 “泰山”指的是 
    (5)、联系上下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 2.  课外阅读。

    立志读尽人间书

    ①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地,小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②小苏轼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于是骄傲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小苏轼便在自己书房挂出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③一天,有位远道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向小苏轼求教。老人说:“这本书很多字我不认识,我问了几个文人,也都不认识。大家都说你是神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小苏轼听了,十分得意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几个字吗?我肯定行!当他翻开书,看了老人圈画的一些字,立刻呆住了。他对这本书很是陌生,____没有看过,____书里面很多字都不认识。这时,他恍然大悟,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惭愧地摇了摇头。

    ④自这件事后,小苏轼醒悟了: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忽然想起自己写的那幅对联不太合适,便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扔掉。就在动手的一瞬间,小苏轼忽然停住了手脚。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在这幅对联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了两个字,变成了下面的字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⑤小苏轼仔细端详一番,满意地打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学习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满意地笑了。

    ⑥苏轼从小常常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做学问上知错就改,刻苦勤奋,这让他受用终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精通:

    ②恍然大悟:

    (2)、请找出在文章第①自然段中画出表现小苏轼自幼“聪明过人”的语句。
    (3)、文章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如果;就
    (4)、文章第④自然段“自这件事后,小苏轼醒悟了: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真不应该骄做自满”中的“这件事”指的是:
    (5)、小苏轼后改的对联在原来上下联前各加的词语分别是
    (6)、文章第⑤自然段中“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满意地笑了”中,母亲“满意地笑了”的原因是
  • 3. 阅读《唯一的免费生》完成练习

    唯一的免费生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南开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教师教得好,学生成绩优,但是考试难,课业重,学费很贵。

    当时周恩来跟着伯母过日子,家境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俭朴,他常常带一小罐咸菜当菜吃;仅有的一件蓝布长衫,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习每一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所以作文写得非常出色,全校作文会考,他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都对他十分敬佩,老师们也赞叹不已。他那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全体老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地讨论,一致要求免收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天津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选文来源网络)

    (1)、天津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教得好 B、学生成绩优 C、学习较轻松 D、学费比较贵
    (2)、短文写了周恩来当时的几件事,不属于文中描述的一项是( )
    A、周恩来的家境十分贫困 B、周恩来学习勤奋刻苦 C、全校同学都敬佩周恩来 D、周恩来经常帮助同学
    (3)、文中是怎样描写周恩来学习勤奋刻苦的,请把句子摘录下来。
    (4)、你还知道关于周恩来的哪些事?请写出一件。
  • 4. 课外阅读。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故事。他叫杜子威,原苏州医学院院长,著名脑外科专家。他出生于日本,在东京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任职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但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归国多年,以(辛勤)的汗水换取了累累硕果,在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脑神经研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分别换两个其他的词语,重新进行搭配。

    (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辛勤)的汗水

    地伸出了大拇指 的汗水

    地伸出了大拇指 的汗水

    (2)、文中主要讲了杜子威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出来。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写法,表现了
    (4)、杜子威在医学上作出了哪些贡献?
    (5)、第2自然段主要体现了杜子威( )的优秀品质。
    A、勤俭节约 B、刻苦钻研 C、热爱祖国 D、乐于助人
  • 5.
    航天英雄翟志刚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成功出舱。他左手扶着舱外把手,右手挥动着五星红旗,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翟志刚也因此成为世人瞩目的英雄!你可知道,这位英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翟志刚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是一名飞行员。有一天,翟志刚驾驶教练机进行飞行训练,遇到大雾天气。地面指挥部要求翟志刚紧急迫降,但飞机跑道却“消失”了。这次飞行训练的基地位于群山之中。翟志刚如果计算不好着陆位置,教练机很有可能撞到山上,机毁人亡。作为一名新飞行员,他能应对这次突发情况,安全降落吗?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雾越来越浓,翟志刚驾驶着教练机在空中盘旋,怎么也找不到跑道。他试了几次向地面俯冲,却始终看不清跑道。在这危急时刻,他利用驾驶室中的仪表数据,结合平时熟记的相关参数,再次尝试降落。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时,翟志刚驾驶教练机呼啸着冲破浓雾﹐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顿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欢呼雀跃,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就这样,凭借过硬的飞行能力和综合表现,翟志刚从飞行员逐渐成长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此后,他不断经受新的挑战与考验。有一次,翟志刚蒙住眼睛,进行转椅训练。随着转速不断加快,他感到眩晕、恶心,脸色变得苍白,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着,一直没有喊停。训练结束时,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日复一日,经过各种高强度训练,翟志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后,翟志刚仍坚持训练。别人问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坚定有力地回答:“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1)、短文写了关于翟志刚的四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按照时间顺序给第1题中的四件事排序:
    (3)、把这四件事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6.  课外阅读。

    志向

    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里萌发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 , 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

    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增长。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寻求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 , 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萌发”在文中指

    ②“一尘不染”一般指 , 在文中指

    (2)、画线句子是对李大钊的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件事,请你读一读,填一填,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很小的时候,李大钊的心田里就萌发了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

    ②读小学时,李大钊对老师说,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 7. 课外阅读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诗人。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要轮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用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行贿。

        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内百姓的疾苦、要求写下来,并附上自己的治理方案,便准备动身。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您进京不送礼 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手下人说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给短文的第4、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疾”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 , 再查音节。“疾”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急速;猛烈;②痛恨;③疾病;④痛苦。“疾苦”一词中的“疾”应选第种解释。

    (3)、于谦到京城接受考查时,带的东西是(  )。
    A、金银财宝  B、地方特产   C、两袖清风
    (4)、“乌纱帽”在短文中借指 , “两袖清风”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5)、请你关注短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 8.  课外阅读。

    成全别人的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在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个姑娘露出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心想,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个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下,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三月里的一天,“我”乘车(     )
    A、去买一份报纸。 B、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C、去公交车站等朋友。 D、去医院看病。
    (2)、“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这位老人和这个姑娘是(     )
    A、母子关系 B、父子关系 C、邻居关系 D、父女关系
    (3)、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4)、与文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我心想,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B、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个姑娘表示感谢。 C、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D、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5)、在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让座的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正确的是(     )
    A、微笑→露出笑容→尴尬 B、尴尬→微笑→露出笑容 C、微笑→尴尬→露出笑容 D、露出笑容→尴尬→微笑
    (6)、从让座的姑娘的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7)、“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什么?第二个“善良”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9. 母亲——延安

        闪过去一座山,又一座山,终于看见层层相接的窑洞了。延河水唱着歌向前流去,蓝天下,宝塔山放着光辉。啊!母亲延安,你多年不见的儿子回来了,又投进了你温暖的怀抱。

        喧闹的锣鼓唢呐声响起来,陕北大秧歌扭起来,____我们被热情的人群簇拥着向大街走去。“这是胜利桥。”延安人骄傲地告诉我们:“这是1952年造起来的。”我们走上桥,顺着直通大街的路上望去,变了,一切都变了。延安啊,我对你是这样熟悉,而现在却又如此地陌生。在这里出现了在某些中小城市看到的虽小但非常热闹的街道景色。在笔直而又平坦的街道两旁有各种商店,扩音器里不断传出优美的歌声。长途汽车满载着旅客,明亮的车窗里闪耀着人们满意幸福的目光。所有这一切让我无法辨认。但我又怎么会不认识你呢?在街道南端的山坡上的窑洞,那不是过去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吗?在街道的中心,靠西边山下的房屋,那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吗?

        我们走进延安城里,这里出现了奇迹!真正的延安城原来在这里,我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仿佛突然间回到北京的街巷,大街是那么宽阔,崭新的楼房林立。更使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夜晚的灯光,正从街道、房屋、窑洞中亮起来。当年窑洞里的小油灯不见了,代替它的是无数明亮的电灯。

        延安,你为祖国经受了何等的艰难困苦,你为祖国哺育了多少优秀儿女,使祖国不仅有睛朗的白天,也有明亮的夜晚。延安,你就是明灯,永远照耀着祖国大地!

    (1)、在横线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光辉    怀抱    儿女

       大地    唢呐声    目光

    (2)、作者一回到延安就看到了
    (3)、你认为下面哪句话填写在短文的横线处更合适?为什么?

    A.这是1943年的“红火”情景。

    B.这不是1943年的“红火”情景吗?

    (4)、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10. 素材二: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体会人物的家国情怀。

    “以身许国”的科学情怀

    ①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成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还意味着我国成功打破了当时美苏的核垄断。而为了这一天,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付出。王淦(gàn)昌就是其中的一员。

    ②王淦昌在德国留学期间,曾有人对其劝说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又没有你需要的科学研究条件,何必要回去呢?”王淦昌却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现在,我的祖国正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

    ③1960年底,王淦昌从苏联奉调回国。同年三月,当时担任二机部长的刘杰与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前来与其谈话,并传达中央领导决定。他毫不犹豫地迸出一句话:“我愿意以身许国!”于是,他更名为王京,献身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隐姓埋名整整17年。

    ④对于科学研究,王淦昌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拖沓(tà)。他时常叮嘱大家:“必须做到万无一失。”1969年,在王淦昌的带领下,一些科研工作者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的准备工作。一次在戈壁滩花岗岩层里的平洞实验,由于任务紧、工程大,科研工作人员与战士们一起在坑道里并肩作战。然而,那里的通风条件不够,不时地冒着氡(dōng)气【注】 , 浓度超剂量不断增加⋯⋯在发现问题后,王淦昌立即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并积极组织昼夜防护检测。令他想不到的是,其做法却遭到一些科研工作人员的批判。他立刻反驳道:“这是科学,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

    ⑤王淦昌曾做过许多极富创造性的工作,他曾两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一些人预测道:“如果他继续在原来的科研领域工作,将有可能叩开诺贝尔奖的大门。”对此,王淦昌却淡然一笑,并说道:“人之一生,还有什么比把自己的微薄之力贡献给祖国更有价值,还有什么比看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更值得自豪呢?”

    (选文有删改)

    【注】氡(dōng)气:一种化学元素,具有放射性,吸入体内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1)、请你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导图,概括文章中关于王淦昌的事件。
    在德国留学期间1960年底1969年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王淦昌的人物形象。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的“以身许国”? 请简要概括。
    (4)、新考法 情境对话 读完素材,聪聪和妙妙备受触动,展开了讨论,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补全他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