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我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图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舟七号发射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中所示的(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2)、天舟七号发射后至淄博市中考这段时间内,同学们发现下列符合当地生活的现象是(     )
    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昼一直比夜长 C、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夜一直比昼长
    (3)、天舟七号发射后至淄博市中考这段时间内,淄博市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短 D、短→长
  • 2. 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研学活动,司机利用高德地图搜索导航路线顺利到达目的地。下图是本次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小题。

    (1)、点击导航地图中“+”后,地图中的事物变得更详细,范围变得更小。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2)、带队老师要求同学们找出清水河水上漂流活动最惊险刺激的河段,该河段是(     )
    A、 B、 C、 D、
    (3)、同学们登临观景亭,不可能体验到的是(     )
    A、仰望飞瀑 B、远眺湖景 C、游人戏水 D、俯瞰奇峰
  • 3. 下图是甲、乙两个国家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国原住民是黑种人 B、甲国生产的矿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国家 C、甲国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形成三个不同牧羊带 D、乙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分布东北部工业区
    (2)、甲、乙两国出口量较大的农产品是(     )
    A、小麦 B、稻谷 C、咖啡 D、天然橡胶
  • 4. 每年3月,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的棉农已经开始浇灌,准备棉花的春播。下图是中国三大棉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棉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棉区全部位于内流区 B、受冬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长江流域棉区主要位于湿润区 D、黄河流域棉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2)、对图中三大棉区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疆棉区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黄河流域棉区容易受寒潮的影响 C、长江流域棉区容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D、三大棉区降水丰沛,利于棉花生长
    (3)、若夏季风弱,夏季风向北移动慢且在南方滞留,容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 5. 某骑行爱好者5月初从杭州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用时半个月到达北京。下图是京杭大运河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骑行者在④路段可看到的主要农业景观有(     )
    A、青稞地 B、橡胶园 C、甘蔗园 D、小麦地
    (2)、骑行者在北上途中,很可能遭遇到的困难是(     )
    A、①段—春雨淅沥,路面湿滑 B、②段—寒潮来袭,积雪封路 C、③段—雨林茂密,骑行受阻 D、④段—山高路陡,颠簸难行
  • 6.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其居住地区大多产茶。“姑娘茶”是当地名贵的茶品,由布依族姑娘采用清明节前的茶叶精心制作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姑娘茶”产区种植茶叶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气候暖湿,排水条件好
    (2)、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当地依托茶叶发展经济的建议有(     )
    A、提升茶叶包装,拓宽销售渠道 B、增施化肥农药,提高茶叶产量 C、提高种植技术,保护茶山生态 D、大力开发茶山,增加种植面积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 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10周年。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链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北起我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2024年3月5日是瓜达尔港到喀什的输油管道开通2周年。

    材料二:下图“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甲),麦加大清真寺(乙),中南半岛地形图(丙)

    (1)、“海上丝绸之路”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联系的大洲有。起点在我国泉州,图中北回归线西部植被以荒漠为主,而同纬度的泉州却四季常绿,原因是
    (2)、甲图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可以不必绕道A海峡,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
    (3)、2024年3月,一艘商船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出发西行,经停中南半岛时,发现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其生产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由丙图可知,该半岛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4)、3月初,商船行至B海附近,发现C半岛上有很多穿白色长袍、戴白色头巾的人在乙图中的建筑里朝觐,可以推断他们主要信仰教,商船继续北行,穿过D运河驶入地中海,最终到达威尼斯城。
    (5)、简析从喀什到瓜达尔港的交通建设,需要克服的恶劣的自然条件。
    (6)、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双方是一项“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和陕西省是传统农业和能源大省,近年来两省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材料二:山西省朔州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逐步从“煤都”向“绿都”转变。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

    材料三:下图示意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图和生态建设示意图。

    (1)、山西省行政中心是。山西省和陕西省都有丰富的、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从自然资源可否再生的角度看,两省的能源矿产属于资源。
    (2)、在榆林市过度开采煤矿、修路等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项治理措施
    (3)、两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图8示意图中a、b、c三地如何布局更加合理,将备选项①②③对应三地合理布局:a , b , c

    备选项:①修建水平梯田、建设林果基地②植树造林、种草③打坝淤地

    (4)、分析榆林地区生态治理后,对榆林当地河流水文特征影响
    (5)、两省正努力实现传统能源工业转型升级。朔州市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因为朔州市降水少,晴天多,可开发利用(新能源),因为朔州市离冬季风源地近,可开发利用(新能源)。
  • 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23年4月1日起,石家庄到香港实现7小时30分钟通达,全国66个火车站可直通香港西九龙站,极大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的人员流动、经贸往来。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位置极其优越。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广深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等交通网,把大湾区城市连接在一起,“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目标逐渐实现。

    材料三:2023年11月,国家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竹代塑”,即用竹类产品代替塑料制品的产业活动。塑料以石油为原料,与之相比,竹子是优质的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应用涉及建材、家具及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竹子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排水良好、偏酸性肥沃土壤。竹子生长快,3—5年即可成林,产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广东省广宁县竹林面积108万亩,拥有全中国最大的竹海。

    材料四: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和广宁县位置、地形比例及气候特征示意图。

    (1)、“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级城市群,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省,填简称)的9市组成,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东)侧。
    (2)、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后与(铁路线)高铁连通,实现北京到香港的高铁直达。
    (3)、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产业的促进作用。
    (4)、丰富的物产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分析广宁县种植竹子的优势自然条件。
    (5)、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影响。简述发展“以竹代塑”可以带来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6)、广宁县存在规模偏小、成本较高、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消费者对竹产品认识不深等问题。为促进广宁县“以竹代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1项合理建议。